“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唐偕隱 > 第228章 面聖(丁)

第228章 面聖(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風浪淘沙 盜情記 綜武:開宗立派,弟子都是大魔頭 執符尋仙 執符人 修煉從躺平開始躺贏 兩界:從凡人世界開始萬古長青 龍骸 乾坤生死界 超級家丁 玄幻:長生從吸收妖魔開始 閽人 蓮臺之上 煙雨江湖之江湖傳說 九天玄祖:結丹九千年 勝幽 西山刀 劍氣流 洪荒:我開局變了成鳳凰蛋 重生之如何在漢朝科學修仙

王致君一見兄弟屍橫就地,悲恨交織,雙鐧怒砸。只聽咯啷一聲,王撫寶劍脫手。王致君一心報仇,趁勢欺進,雙鐧不離王撫腦門左右。王撫無可退避,橫起一槍抽在王致君戰馬身上。馬匹受痛,人立而起,王致君橫踩馬背,猱身而上,雙鐧指向王撫眉心。只是他慢了一步,要害暴露在外,被王撫一槍刺穿胸腹,哇一聲吐血而死。

天子駕下,文臣惶恐、武將驚懼,任憑王撫陣前叫罵,都是深深低頭,不敢應聲。皇帝在車中傳出聲來“戰況如何?我軍是否得勝?”駱奉先不敢應答,對面則傳來王撫得意的笑聲“李豫(唐代宗名字),你坐龍椅時間不長,只是氣數已盡。我勸你自己出來受降,若勞煩老子動手,只怕你死得不體面!”

皇帝良久無言,似有哽咽之聲,文臣武將為之動容。正當此時,傳來一陣朗朗的笑聲,打破闃寂。笑之人乃是澗石。

澗石不顧禁兵在前、鋼刀在頸,說道“一幫昏聵文臣懦弱武將,真是尸位素餐、一無所用。”李納聞言大怒,寶劍出鞘,喝道“先殺了你這不詳之人。”澗石早已不顧生死,挺起胸脯厲聲質問“聖駕之前,你拔刀弄劍,難道是要倒戈叛逆、行刺皇上?”李納頓時慌亂不堪,跪倒在地,口呼萬歲,竭力辯解。

駱奉先朝澗石五人看了一眼,目光在偶耕、牧笛身上停下,說道“這幾個確是不祥之人。若不是他們,今日劫難定然不會生。理當斬除。”殷仲卿應聲道“斬除妖人,祓除不祥,保吾皇龍體萬全、社稷永安!”

澗石大喝“且慢!我既然闖入行營,便不打算活著出去。如今強敵在前,請容我出陣決戰,死在敵將槍下。”殷仲卿責問道“你若跨上戰馬、舞起刀槍,行起倒戈之事,怎生是好?”澗石冷笑道“大唐名臣名將盡在此處,我縱然倒戈,奔不出三步,也會被你們斬落馬下。”

元載輕捻鬍鬚,朝駱奉先眼神示意,意欲容他一試。駱奉先沉吟半晌,命禁兵放開澗石,允許他出陣交戰,但只可帶短劍,不得持長兵,以防倒戈作亂。澗石甚是惱火,心中再次浮現嶼蘅的面龐,一時陷入絕望,唯求死,於是跨上馬鞍,便要出戰。

偶耕此時被禁兵按在地上,忽然掙扎站立,說道“敵將武藝太高,你不是對手。”澗石茫然道“死在戰場,總比死在劊子手刀下更好。”偶耕一時大受鼓舞,說道“說得好!我與你一起去!”澗石看了看偶耕,又看看牧笛、崑崙奴、槐犁,飽含愧疚說道“我要你們同行,卻是連累了你們。”

偶耕回頭對牧笛說道“澗石兄弟上戰場,我雖內力已失,但不能袖手旁觀。此去有死無生,就此與你作別。”牧笛道“你只管去吧。我們都是不祥之人,活不過今日。你先走一步,我隨後就到。”崑崙奴、槐犁聽了,掩面而泣。

駱奉先、元載都無退敵良策,只得由他二人,權且一試。殷仲卿說道“若能斬將搴旗,爾等罪行可以從輕落。若戰敗或是投敵,就地將你們正法,還要滅掉你們的親族!”

偶耕走向李納,借他寶劍一用。李納怔怔地將劍遞給他。偶耕道謝,牽過驊騮馬,翻身上鞍,疾衝而出。澗石也急急上馬,舉劍衝殺。

王撫叫罵半日,甚是無聊,冷不丁見兩個無名之輩出來交戰,略一驚異,更是鄙夷。不料驊騮馬快如閃電,須臾已到身旁。偶耕大喊一聲“看劍!”寶劍遞出。王撫大駭,閃身躲避,只覺身邊一團紅雲掠過,自己險些被那股勁風颳倒。

這一劍給王撫一個下馬威,但他同時看出對手不過仗著馬快先聲奪人,其實劍招平平、手上無力。他順勢轉身,使出一招回馬槍,槍尖裹挾風聲,直刺偶耕咽喉。

偶耕躲避不及,只得橫劍格擋,這一招倉促使出,全無章法,更無半點內力。槍劍相交,劍刃折斷,劍柄脫手,而長槍的力道不減分毫。幸虧是驊騮馬快,偶耕才躲過槍尖,撿回一命。

驊騮馬一步躍開數丈遠,王撫追之不及,張口叫罵,可令人奇怪的是,竟然不出聲音來。偶耕勒住韁繩,回頭看時,只見王撫兩眼圓睜,身子僵直,在馬鞍上搖晃兩下,竟然直挺挺栽倒下去。

偶耕聽到身後一聲長嘶,回頭看到澗石勒住戰馬,右手擎著一件物事兀自前指——就在剛才,是他掏出鐵菡萏,瞄準王撫,一擊致命。澗石唯恐沒有射中,連續扣動機括,鐵菡萏膛內卻無彈丸,而王撫已經在地上死透了。

射生軍中有一裨將,見主將陣亡,當即下令放箭。偶耕急驅驊騮馬,一眨眼欺到身旁,一伸手竟將裨將拖下馬來。裨將懸在半空,抽出腰中寶劍胡亂揮舞,在偶耕臂膀上劃出一道傷口。偶耕一陣劇痛,幾乎撒手,澗石催馬趕到,一劍劈出,正中那人咽喉。

頃刻之間,主將、裨將雙雙陣亡。五百射生手士氣低落,天子禁軍卻精神大振。此時長安令也在駕前,大聲呼喝“殺敵報國,更待何時!”領著數十殘兵衝殺而出,人人爭先、個個殊死。李納一見,自然不肯落後,領著王升、趙勃快馬上前,殺入射生軍陣中,殺死敵兵無數。

射生手潰敗,放倒旌旗、丟棄兵刃,跪地投降。殷仲卿奏道“當盡數處死,以儆效尤。”長安令諫道“敵酋已除,宜收撫兵卒,不宜多殺。”皇帝聽從長安令的意見,命他收編、安撫射手軍。長安令召集兵馬,清點人數,三百有餘。

偶耕、澗石迴歸本陣,躍下馬來。牧笛急忙為偶耕包紮傷口,崑崙奴、槐犁圍住澗石,稱他們大難不死,又誇說鐵菡萏厲害之極。駱奉先嫌惡他們聒噪,命兵士將他五人擒獲,就地斬。

牧笛嘆息一聲,低聲對偶耕說道“救那群昏君庸臣又有何用?到頭來還要受他們的刑法。”偶耕無語,唯求一死。澗石則是怒氣不息,衝殷仲卿啐了一口,說道“我們斬殺敵將、扭轉局勢。大人在聖駕之前允諾,要將我們從輕落,為何一轉眼便不認前言?”

殷仲卿張目結舌,無可辯駁。駱奉先喝道“爾等擾亂京師、行刺重臣,罪不容姑——快快問斬!”李納率領幾個兵將便要行刑,卻聽龍車之內,傳出皇帝的聲音“他二人救駕及時,功勞卓著,還望駱大人饒得性命。”駱奉先不敢違抗,命兵士解開澗石一行,又叫他們叩謝聖恩。

五個人一字排開,跪在龍車前。皇帝隔著車簾,一一問過他們的姓名、籍貫以及祖蔭。聽牧笛說是侯希逸之女,皇帝誇讚不絕,又說她父親是大唐棟樑之才,如今失了藩鎮,朝廷將另有官職委任。

皇帝問到偶耕、澗石、崑崙奴、槐犁,才知他們乃是流離之民,既無恆產,更無祖業,不禁大為感嘆。澗石心下寬慰了些,說道“大唐疆域遼闊,民人富而好禮、勇而知恥。渭南數百鄉民,足以集結成軍,光復長安。”

皇帝轉憂為喜,有意委以重任,但內閣重臣盡在左右,他雖貴為天子,也不能自專天下大事,只得吞聲。澗石又道“郭令公正在西南二十里外山神廟中恭迎聖駕,懇請吾皇更勿見疑,即刻啟程。”

元載擔心元季能的傷勢,一直悶然不語。駱奉先見澗石言辭懇切,不似有詐,又見崑崙奴、槐犁以郭子儀玉璜相示,這才相信他們,便奏請聖上移駕山神廟。長安令整頓軍馬,射生軍加上皇帝帶出來的禁軍,約有四百,縱然再遇敵情,也可以抵抗一陣子了。

皇帝車駕往西南行進,不多時便到山神廟中。郭子儀出院迎接,君臣敘禮,自然有說不盡的繁文縟節。皇帝十分悔愧,不該疏遠了郭子儀,令駱奉先等一干宦官執掌權柄。然而事到如今,宦官大權在握,大唐朝政不穩,他除了隱忍,別無他法。

當晚,山神廟中支起帷幕,皇帝與文臣武將計議大事。眾臣奏請皇帝巡遊陝中,暫避吐蕃軍的鋒芒。當場議定郭子儀帶來的數百兵馬全數交由駱奉先掌管,由駱奉先督領軍馬,護送君臣去往陝中,郭子儀留在長安城外,窺探敵情、以備不虞。

如此安排,明顯是駱奉先將郭子儀排擠在外、踩在腳底。郭子儀出得帷幕,心中不快,唯有望月浩嘆。澗石與之密語,悉知原委,憤然起身,去找長安令,請他進諫。長安令皺眉道“郭令公受到傾軋,實非社稷之福。只是我官卑職小,宰相又一心記掛少爺傷情,在聖駕面前不一語,此事卻是十分難辦。”

二人正在密談,忽然山神廟外喊聲大作、殺聲連天。二人衝出營門,只見大隊人馬掩殺而至,口中叫喊不停,喊的卻是吐蕃言語。長安令傾耳而聽,說道“定是吐蕃兵獲知訊息,前來劫駕。”

文臣武將在睡夢中驚醒,率領士兵迎戰。郭子儀跨上戰馬,號令全軍三百射生手為左軍,三百陝中軍為右軍,一百禁軍為中軍,列于山神廟外,全力迎戰。一時間,山谷之中戰鼓如雷、飛矢如蝗。

夜空之中,郭元帥的大纛高高舉起,帥字旗在火把的照耀下光彩灼灼。

喜歡大唐偕隱請大家收藏大唐偕隱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特種兵回到古代 我成了崇禎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