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縱橫西漢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司馬遷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司馬遷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挽劍愁眠 凡人之屍道成仙 別嚇壞我的小心臟了 仙道扶搖 都市之龍逆武神 綜武:滿級嫁衣神功,舉世無敵! 清明修煉手冊 修真大資本家 我的系統能緊急避險 不準說我師弟惡貫滿盈 綜武,在下武當宋青書 小小江湖 亂舞禁區 慕容復:其實我並不想要當皇帝 綜武紈絝人生 夢歸景遙 武俠之我是大反派 貧道是個演員 修仙,我有雙重天命 大乘期大佬轉生成蛇

話說馬括的一句牢騷,把司馬遷給引了過來。司馬遷落座之後,朝著自己剛才坐的桌子一招手,道“田兄,這邊有高人啊,咱們來這裡坐。”

那人聞言也不惱怒,跟著就過來了。

“這是吾兄田仁。”司馬遷介紹道。

馬括和羅傑夫對著司馬遷只是拱了拱手,說了聲“幸會”之後,便沒再說話。

不是沒話說了,而是內心無比地震驚,不知道該說什麼。司馬遷是誰啊,那是一位震爍古今,史學界的宗師呀!

可以不客氣地說,漢朝可以沒有劉徹,但是沒了司馬遷,就要失色不少。沒了劉徹,還可以有劉二徹,劉三徹,說不定乾的還要比劉徹好。

劉徹之所以可以成就不世武功,和文景二帝積攢下的財富有些直接的關係,不僅僅是物質財富,更多的是政治財富。正是文景二帝不遺餘力地削蕃,基本解決了內亂的隱患,讓諸侯王失去了造反的實力,才使得劉徹可以全力對外。

不是文帝和景帝軟弱,劉恆和劉啟做夢都想揍匈奴,景帝劉啟甚至都穿上鎧甲手擒寶劍要上朝去了,最後卻硬生生地忍住了,攘外必先安內,無奈啊!

可要是沒了司馬遷,後世的史官就沒有了氣節,沒有了至高無上的標榜,我華夏文明不知道要失去多少瑰寶!

須知我華夏文明最寶貴的財富便是“史”,史便是前人的智慧,我華夏子民坐擁數千年先民智慧,一脈相承,回到世界之巔只是時間問題。

落後只是暫時的,輝煌才是常態。

如今面對這樣一位如何誇讚都不為過的“聖人”,馬括心中的震驚可想而知。

經過幾次烏龍事件之後,“久仰大名”的話他們可是不敢亂說了,因為許多在後世大名鼎鼎的人,在現在還是個無名小卒,亂說話很容易露出馬腳。

田仁大咧咧地過來一落座,和馬括羅傑夫看了個對眼,只見三人都是面露震驚之色。

司馬遷好奇地看著這三個人,道“你們認識?”

馬括和羅傑夫趕緊拱手道“原來是田大人,失敬,失敬!”

原來這個田仁,是跟隨衛青出征時的一個參軍,馬括和羅傑夫被衛青召見的時候見過幾次,只是這位田大人不怎麼言,也沒被衛青點過名字,因此馬括不知道他的姓名。

田仁可是對馬括太熟悉了。羅傑夫在田仁眼裡最多算個眼熟,可馬括就不一樣了。幾番策對,就連衛青都讚歎不已。雖然當著面沒怎麼誇馬括,背後可是說了不少讚賞的話。

田仁見是馬羅二人,道“馬大舌?羅傑夫?”

羅傑夫點了點頭,馬括道“在下改名叫馬括了。”

田仁道“你二人為何來到此處?”

按地位,田仁在馬括二人之上,因此直接問話倒也不算失了禮節。

“我二人從定襄回上黨家中辦了些事,如今奉大將軍之命來邯鄲辦事。”馬括答道。

田仁點頭道“我也是剛奉大將軍命來邯鄲。”

馬括和田仁對視了一眼,便沒有再說下去。馬括是來執行秘密任務,不知道田仁的底細。儘管他非常想讓田仁幫他一起打探訊息,怎奈還是謹慎為好,萬一田仁和自己的任務有衝突,反而弄巧成拙了。如果誤了大事,衛青那裡可就交代不過去了。

田仁也作同樣想,他是衛青心腹,馬括和羅傑夫可是地地道道的新人。這次馬括的任務,或許是衛青為了考驗他們也說不定,自己還是先完成自己的任務,對馬括他們不要胡亂插手,畫蛇添足了。

田仁和馬括做同是想,一時之間思緒亂飛,不知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場面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司馬兄也在大將軍帳下任職嗎?”馬括知道司馬遷是史官世家,沒聽說過帶兵打過仗,一時好奇,便問了起來。剛好也可以遮掩一下跟田仁對話的尷尬。

司馬遷笑道“遷乃一介布衣,如今正在周遊天下。剛好到了邯鄲城,又恰遇好友田仁田大人。今日閒來無事,便來這裡聽書。”

司馬遷之所以能完成《史記》這樣的皇皇巨著,可不僅僅是史官世家這麼簡單,他本人從青年時代開始便周遊天下,幾乎將華夏國土走了個遍,詳細考察了各地民情,蒐羅了無數野史傳說,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素材。

所以,《史記》可不僅僅是整理史料那麼簡單,裡面還有海量地考證,辨析工作,當然,還有司馬遷非凡的文采。

正是因為《史記》耗費了司馬遷一生的時間和心血,比自己的親兒子都要珍貴,才使得司馬遷寧願忍受宮刑這般奇恥巨辱,也要含恨將書寫完。

此時的司馬遷正是意氣風,為人豪邁,一副青年才俊。雖然沒有官身在身,其實是人家根本就不在乎,司馬遷現在的生活主題便是考查各地民情,偉大的《史記》已經在勾勒之中了。

“剛才聽聞馬兄對歷史之事彷彿有些精妙的見解,遷特來請教一二。”司馬遷也是自來熟,剛說兩句話就自稱“遷”了。

馬括趕緊謙虛道“括信口胡說,讓司馬兄見笑了。”馬括有樣學樣,自稱了一聲“括”。

司馬遷已經不僅僅是歷史界的大神了,那可是一尊真神,在這位史學真神面前吹歷史,馬括可沒什麼優越感。

“馬兄客氣了,‘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說得甚是精闢啊!不知是馬兄所作賦中之語,還是有感而,順口而出?”司馬遷問得很是恭敬,如果馬括真有這麼一篇賦的話,司馬遷就要求覽全文了。

西漢時期流行作賦,就像唐代流行寫詩,宋代流行寫詞一樣,文人們有什麼感慨都是寫一篇賦來抒。像劉邦的《大風歌》,都可以算作是一篇極短的賦。

“在下所知只此兩句,還是在家鄉長平縣一山中聽一隱者所說,至於隱者那裡有沒有整篇,那就不知道了。”

整篇是有的,只是馬括不敢說。這句原文出自明朝第一大才子楊慎所作《二十一史彈詞》中,秦漢篇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五霸七雄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這要整篇說出來,還不知道犯不犯忌諱,萬一因為犯個忌諱掉了腦袋,可就虧大了。同樣,此賦一說出來,必定會經過司馬遷傳頌,光為天下知,馬括文豪的名氣肯定聲名鵲起,到時候自己寫不出別的好文章,身敗名裂也是分分鐘的事,那可就成也剽竊,敗也剽竊了。

其實最主要的是,馬括也背不出原文。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逆天鐵騎 蜀陵 明末:靈氣復甦 北魏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