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拯救大明:崇禎 > 第159章 內鬥內行者

第159章 內鬥內行者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人仙無敵 南宋豪俠傳 聖主仙穹 修仙:我的詞條全是神通 帝隕十四洲 綜武:父親沒了,獎勵滿級神功 西北有神州 人字頂天 從嬰兒開始悟道修行 花開劍起,猛虎下山 綜武,大宋皇子的我總想闖江湖 綜武:人在丐幫,掛機就能變強 潑刀行 長門山 殭屍:九叔的記名師侄 琵琶劍歌 斬魔,我是認真的 修不了仙那我可就修武了 反派逼我成仙 武俠世界行

兩千年封建社會,也就劉邦和朱元璋成功了。哪怕是叛變的黃巢起義將領朱溫,也不算成功。蛻變成封建主的朱溫還是那麼殘暴和“短視”。

把農民起義的侷限性徹底爆。

歷史上李自成雖然滅了朱由檢的明帝國,但沒啥用,忽視來自東北的八旗軍的威脅就是最大的愚蠢。

很多人都說,如果不是松山之戰(1643年,洪承疇13萬明軍精銳救援錦州的戰役),徹底把皇太極耗死。雖然明軍被八旗軍全軍覆沒。但也把皇太極耗死了。

偏偏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和兒子豪哥為了爭權奪利陷入內訌。沒有乘勝追擊,被李自成撿了便宜。因為洪承疇大軍全軍覆沒和潼關之戰,孫傳庭全軍覆沒以後。整個北方,還剩點戰鬥力的就只有吳三桂這位”大漢奸“執掌的關寧鐵騎了。可是已經軍閥化的關寧鐵騎,早就失控了。

和歷史上不一樣,現在吳三桂祖大壽的關寧鐵騎被唐王馴服的服服帖帖,哪裡敢軍閥化。老實的幫助明帝國鎮守遼東(燕國)負責是不是教訓,”曾經“叛變大明的朝鮮李氏。

沒辦法啊,小冰河時期,北方雖然地廣人稀,也就勉強夠吃,想要吃飽。還得學習皇太極父子——去搶。

偏偏靠海,受到溼暖季風滋潤的朝鮮半島,剛好日子過得不差,有”小江南“的美譽。

然後找燕京朝廷要救濟糧的燕國和魯國將士們,就只能按照朱由檢在地圖上隨便一劃,一條”三八線“就出來了。允許他們掠奪李氏朝鮮,這是必然的。現在可不流行不徵之國。朱元璋那一套早就被廢的七七八八。自己都吃不飽,不去搶,還能怎樣。

畫一條三八線,主要是怕分贓不均,自己人打起來。畢竟燕國大將軍袁崇煥和魯國大將軍毛文龍可能是宿命,怎麼看都看不過眼。

魯王和燕王不斷調解都沒用。他們帳下的驕兵漢奸那也是一堆。燕國的驕兵悍將就是歷史上軍閥化的關寧鐵騎那一系。比如祖大壽吳三桂等人,毛文龍帳下也是歷史上很著名的一群人,比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人。不要問朱由檢為什麼不用這些人。實在是信不過。想想歷史上這兩夥人失控以後,對大明帝國的危害。也難怪他會把他們甩給兩個藩國。眼不見心不煩。

如果敢造反,朝廷有的是手段滅掉他們。

沒道理現在一手王牌還打輸了。

自然,他省心了,燕王朱隸鍵和魯王朱以海卻不省心了。尤其是全國裁軍以後,兩國自負盈虧的軍隊就要削減到五萬一下。實際上他們能養活的常備軍軍隊不會過兩萬。

主要是沒錢啊。明末時期,可是有軍餉的職業軍。不給錢,大戰積極性就算了。只要不是被人入侵了,過來燒殺搶掠,威脅自家妻兒老小和家產安全。肯定要抵死反抗一波。

按照這個邏輯,朱由檢日子是好過的。

但實際上勤政愛民的他還是很忙碌。

比如國內都大規模減稅了,殖民地要不要。殖民地減稅,那麼怎麼安排。

最終情況還是圍繞”土地稅“進行減稅。至於好不容易,殺了那麼多人才成功全國徵收的工商稅收,呵呵,一毛錢都不會減少。這是調解貧富差距的一個國家手段。

哪怕東林黨餘孽再怎麼民間鼓吹。朱由檢,都不會鬆口。

這次全國減稅,圍繞的是攤丁入畝四個字。核心就是全國性下降到”十稅一“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畝產兩百斤糧食,只需要繳納2o斤就可以了。

攤丁入畝以後,不計算每戶人口,只計算跑步掉的土地的田畝產出。如果到了崇禎12年,都還沒有自己的土地,那他也沒辦法了。你願意當農奴和佃戶,皇帝也沒辦法。

實際上在秦嶺淮河以北,農業稅再度被他下降到了可有可無的2o稅一,也就是2oo斤產出,只需要繳納十斤糧食的稅。

張居正的錢幣徵稅,也被他廢了,改為實物和錢幣通用徵稅,原則上老百姓覺得那個划算就那個。比如當地鼓舞賣不出好價錢的澳洲,北美等地,大多選擇把糧食拉到官府交稅。

但是在南京直轄的南方,經濟比較達,主要是糧商集團必究牛逼。他們現把糧食賣給糧商更划算,然後只需要把銀子交給官府,也可以。

相比起拉到各縣,各鎮稅務部報稅。肯定拿銀子過去省力。

至於朱由檢為什麼要這樣。主要是由於,朝廷太缺糧食,與其被糧商訛詐,還不如直接讓老百姓繳納糧食稅收。另一個就是房租糧商打壓收購價格。畢竟如果低於官府的收購價格,他們肯定不要指望能收到糧商。這也是一種壓制各地商人集團囤積居奇的好辦法。

最關鍵還是海運達以後,從殖民地調運糧商變得容易了。

自然這一年開始為了保護國內的糧價,朱由檢開始調整稅收。大概是3:3:4原則。大概就是三都(燕京,南京,澳洲長安)將稅收分成三份。3o%,留給各地截留自用。3o%由三京朝廷呼叫,最終剩下的4o%,由中央朝廷統一用於全國性呼叫。

在把八旗軍趕出漠北以前。呵呵,各地政府就不要想了。以朱由檢為核心的朝廷一直處於”掠奪性“收稅的目標。

有點錢都拿來打仗和救災,移民了。哪有錢給各地政府自己福利,搞基建,想多了。

但這一年開始,6o%可以留下來了。自然此時他鎮守燕京,就意味著主要是針對南京朝廷和澳洲長安兩大朝廷。他們可以按照比例截留6o%,其中一半是各省,各縣按照比例截留的。剩下一半,可以以他們朝廷進行整體佈局使用,不要擔心被燕京朝廷突然抽調走。這意味著中央朝廷放權了。

實際上這個比例,溫體仁等人是拒絕的。因為北方各省,全是虧損的。全國結餘最狠的就是南京朝廷,執掌秦嶺淮河以南的九省版圖和富庶的南洋,印度等殖民地,哪怕移交了4o%,他們也是”富得流油“。

其次是遙遠的澳洲。四面海運,海6軍加起來只需要不到十萬人。這和天選之國美帝國,不是驚人相似。鬼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起,美帝國防軍長期都只有不到十萬人。只要他們不想著擴張。那麼這些軍人足夠自保了。澳洲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入侵,在動員也來得及。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澳洲沒有太大的軍費需求。在周邊都是一群弱雞的時候,哪怕是荷蘭這個海上霸主,也沒膽子跨越萬里入侵澳洲。這種壓力,比1982年馬島戰爭英國壓力還大。

太遠了,沒有蒸汽機船的時代。打贏了都沒用,人家要是不求和,跟你死磕,耗下去,你連補給都困難。

就好像朱由檢從來沒想過繞到西半球去幹涉歐洲的三十年戰爭程序。太遠了。還沒有電話電報。靠著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拿到的一點情報。早就混吃等死了。

至於張獻忠等人跑去”遠征“。

主要是大明帝國士紳,勳貴,信不過他。又不好卸磨殺驢。畢竟也幫了他們太多。挑起拉丁美洲各種判了的這個傢伙。絕對是個禍害。把他運到歐洲繼續禍害別人。他壓根就沒安好心。

很明顯,張獻忠等人也知道。因此帶著幾萬軍民,66續續移民蘇格蘭以後,就選擇靜觀其變,儲存實力,同時摸清楚歐洲,尤其是英倫三島的局勢。最終現,你妹啊,天助我也。英國居然四分五裂,最強的英格蘭,分成國王派(王黨軍)和議會派(議會軍)現在是劍拔弩張。另一邊蘇格蘭居然獨立了。獨立了也就算了。這個歐洲小國,居然戰鬥力還比較渣渣。另一邊就是感覺把家屬從美洲運過來,怕受制於人。自然也沒有忘記\"購買”奴隸。也就是密河總督去年組織四十萬大軍東征,把本世紀初好不容易組織的北美13州的移民,囚犯,要麼殺了,要麼趕走。要麼投降淪為奴隸。

這些人怎麼處理。答案是殺。

喜歡拯救大明崇禎請大家收藏拯救大明崇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現代修道士實錄 英雄聯盟之我的電競夢 黑夜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