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漢起 > 第501章 切割北海國

第501章 切割北海國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朙誅魔衛 飛刀的傳奇 潁淮風流 封神:從天庭天兵開始 天運理 海桑花 妖族屠人,我神話大羅鎮萬族! 踏空行 蕭嵐傳 我也想堅強,但老婆是惡龍 請帝尊出世! 這個先生不教書 突然可以修仙,開啟巔峰人生 斬妖人的斬妖劍 仙本是道 洪荒之太歲問道 踏京 神庭千變 大乾英雄傳奇 靈氣復甦之大夏執符人

孔融為北海相,聞名東土,然而志大才疏,或者說嚴重偏科,文化滿點,治政平庸,軍事技能不及格,以至於北海黃巾肆虐不能治。

劉備是個以人為本的仁義上級,最喜歡用人用其長既然孔融喜歡文化和辯論走火入魔,無心軍政,北海庶務中最煩劇的就交給其他人好了,也算孔融在經書中夾帶私活的交換。

劉備絞盡腦筋出了三策,這三策既能將北海納入麾下,又不至於讓孔融跳腳罵娘。

第一,劉備讓北海本地豪族們舉薦郡功曹一名北海王修,這人最勤快敬業、細緻周到,起床跟打鳴雞比早、睡覺與程式設計師比晚,對上官還非常恭敬,與懶散愛酒、大而化之的孔融簡直是絕配。

第二,新設北海西部都尉,以關羽假都尉,負責向西進攻黃巾,收復北海郡治劇縣周邊,都尉都有轄縣以供糧草緇重、駐紮兵丁,為了打下劇縣自然要畫三、四個縣出來,孔融目前控制不了北海西部,與其讓黃巾肆虐,不如任劉備施為了。

青徐黃巾,勝則圍攻郡縣,敗則遁逃山嶺,青徐兗豫四州交接處多山嶺,泰山、蒙山、嶗山、魯山、沂山、徂徠山、昆嵛山、九頂山、大澤山等,皆週迴百里以上的大山,便於隱藏逃竄。加之黃巾又與臧霸、孫觀等泰山諸帥私下聯絡,因此能散而復聚,不斷威脅郡縣,屢剿不滅。

關羽勇武有韌性,但之前多是作為偏裨之將統帥大軍一部,缺乏獨領一軍作戰的經驗,正好可以用戰鬥力不那麼強的黃巾軍磨磨刀、鍛鍊鍛鍊大部隊指揮經驗。此外,關羽特別不喜歡孔融這般清談儒生,還可對孔北海多加限制。

第三,設立河堤都尉,統籌兩郡的膠萊河疏通、河海堤、橋樑修建,來往船隻管理,以徐嶽假都尉。

徐嶽達成了多年以來的願望,對劉備簡直千恩萬謝,以飽滿熱情投入到膠萊河建設當中。

河堤都尉並不佔北海各縣的財賦,修建水利工程是利國利民、改造農田的大好事,百姓無比支援,孔融看不出來有什麼該反對的。

當然,疏通河渠、修建河堤不是一兩個月就能完成的,徐嶽一面搞建設,一面聚集壯丁流民屯田生產,反正春耕播種之後,婦女兒童老人都可以照顧田地,基本上不會耽誤時間。而且誰也不會對糧食有意見,只會爭屬於誰。

劉備不會告訴孔融北海東部的膠東、即墨、壯武、挺縣觀陽等長期受到東萊郡庇護,與他有緣,這就是埋藏在三策後面的第四策。邴原等人分析,要是使出來,孔融定然一拍兩散,於是只好暫緩。

。。。

孔融自幼冬夏苦讀,熟悉經典,能夠滔滔不絕高談闊論幾個時辰,劉備自然性趣缺乏,請鄭玄、鄭益恩父子、邴原、酈炎、盧養等人與之坐而論道。

不論他們如何辯論,劉備只抓一個最終審定權,雕版印刷之前,必須由劉備刪改定稿並簽字。經學原文很高深,十年2o年也研究不透徹,但加上句讀、註釋之後就淺顯易懂,《論語》《大學》的部分章節甚至可以用作啟蒙教材。

印刷術最大的作用,是使書籍從黃金價格淪為青銅價、葵菜價,有助於擴大識字人口基數,提升人口素質。

人要全面展,不僅要學習儒家著作,更要形成科學的觀念。

印刷識字基礎讀物、基礎科學知識是另一大作用,由大數學家劉洪、墨者徐嶽、劉備、任旐、國淵等人組織編寫的《小學科算》囊括了阿拉伯數字、加減乘除、正負數、分數、小數、開方、方程、基礎幾何等數學,日曆氣候、月令農時、地理、繪圖等基礎知識。

鄭玄、劉熙等正在編纂的《小學解字釋名》則是一本通俗的基本字典詞典。

酈炎、盧植盧養父子與劉備正嘔心瀝血合著《千字文》《三字經》,擬將一二千多個常用字和基本道德、常識修養濃縮在內。

《千字文》《三字經》《小學科算》《小學解字釋名》,以及編纂後的《大學》,《孝經》《論語》的少數篇章將成為五年小學教育基本教材,成為每一名縣鄉里亭基層小吏,每一名隊率以上軍官,每一名啟蒙幼兒的必讀物,當然,官吏、軍吏都有很繁重的工作,兼職學習,學習內容隨專業、年齡不同各有刪減側重。

展經濟貿易是物質基礎,強軍強械是軍事基礎,從娃娃抓起,從基層官吏將吏抓起,提高文化科技水平,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打牢青州幽州系的精神基礎。重視以人為本的劉備,從來都物資精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至於騎步兵,那是右腳,水軍則是左腳。

。。。

前年(中平五年),青徐多地海侵、洪水,糧食大幅度減產,劉備當時為東萊太守,持續以2oo到1oo錢每石的高價買糧食,全國百姓因此大規模擴大糧食種植面積,以至於去年夏秋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幽州、冀州、揚州等地糧食價格低到5、6o錢每石以下。

西漢、東漢有平準令,隸屬於大司農,貴則賣之,賤則買之,不僅對糧食如此,對布匹等亦如此,起到調節市場的作用。

曹操的父親曹嵩擔任大司農時,之所以的家資巨億,除了貪汙受賄外,一個更高明、更難以察覺的手段就是平準。例如將糧食在1oo錢時高價時賣出,在7o錢時低價時買回,本來一石毛利賺3o錢,曹嵩卻在賬目上寫成95錢賣出、75錢買回,1o錢透過回扣等方式流入自身腰包。

曹嵩雖然貪財,亦是能吏,總能有所盈餘,這也是他能長期擔任大司農不倒的原因之一。黃巾之亂後到現在,大漢的財政愈敗壞,平準令能夠操作的空間愈小。

去年,雒陽極為動亂的朝局,使得大司農根本無心思管平準這事情。各地百姓怨聲載道,紛紛咒罵東萊,咒罵劉備前年高價買糧給他們造成麻煩,有些豪族,甚至去靜海、黃縣、雒陽堵門。

那時,王榮尷尬又傷心“氣死個人啦,我們確實曾經用高價買糧食,可這不能成為繼續逼迫我們用高價買糧食的理由啊!那些人太不要臉!”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橫行江湖:我從華山來 大秦有盛世 大唐第一閒人 焚天路 手握山河,揹負始皇傳承,吾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