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漢起 > 第570章 二袁和

第570章 二袁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從養十兇開始,肝成仙道至尊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臧洪叛離,曹操、袁譚在兗州、青州迅失敗,皇帝東歸被奪…

一系列噩耗,飛快生、應接不暇,氣得袁紹吐血,也將袁紹動作遲緩、不善於機變的缺點猛然間放到極大。

“冀州豈非處於劉備與公孫瓚南北夾擊,腹背受敵!”袁紹冷靜之後,迅展現了極強的政治手腕,親自給袁術寫了一封深情並茂家信:

先,回憶兩人幼時在父親膝下一起玩耍,青年時一起爭取叔父袁隗的支援踏上官宦之道,又一起投入大將軍何進麾下。何進被殺,兩人同仇敵愾,冒天下之大不諱清洗宦官,共起義軍於關東討伐董卓……

袁紹指出“弟與我之爭,不過兄弟之間較長短,論高低而已”與幼時爭取長輩的重視、青年爭奪郡縣風評豪傑青睞、中年爭取官職地盤並無不同。

兄弟兩不論誰獲勝,終究是袁家獲勝,袁家之天下。一筆寫不出兩個“袁”字,終不至於把對方趕盡殺絕,只不過“伏低做小,牽馬稱臣而已”,“成者面南稱孤道寡,敗者亦不失侯爵之位。”

而劉備與你我之爭不同,實乃生死之爭!袁家若敗與劉備,你我必不能苟且偷生!

何哉?

昔,劉邦為豐邑鄉人驅趕,惶惶如喪家之犬。項梁給援軍五千使其復振。項羽與劉邦約為兄弟,共扶楚王,伐暴秦。

項羽救趙,拋生求死,破釜沉舟,終滅秦軍三十萬主力於鉅鹿。

秦之亡,實賴項羽,故天下諸侯尊為共主,稱霸王。

項羽入關中,設宴鴻門,有人勸殺劉邦,項羽顧念結義之恩、同僚之情,有婦人不忍之心,以劉邦為漢中王……

後項羽終為劉邦敗於垓下,分屍無數,祭祀不存。

劉邦何曾顧念兄弟之情?何曾顧念鴻門刀下留人之恩?

思及前漢後漢以來,劉氏皇帝多殺功臣,可見刻薄寡恩,素無信義,由來已久,自高祖始!

弟顧念兒女之親,劉備未必記得昔日之情。

今,盧植劉備、公孫瓚擁三州之地,數十萬之兵,可攻豫州、淮南而不攻,非唯慮賢弟擁兵二十萬,亦因愚兄屯兵在北,可攻其後。若冀、並破敗,而弟不救,劉備定回師南下以攻豫、揚……

你我兄弟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願雌伏於下,尊君為族長、大將軍,並割兗州以贈,虎牢之東、大河之南唯君處置,只望共擊青、徐,共破劉備……

“來人,將此信送去豫州與我弟”袁紹想了想說,“派一隊騎兵,務必送到,將馬留給公路!”

……

出身四世三公袁家嫡系的袁術,從骨子裡散出高傲的味道,在一開始就定下迎接皇帝,挾持皇帝,替代皇帝,三個階段、三大目標。

聽聞劉備做了太尉、安東大將軍、齊侯,盧植做了司徒,蔡邕做了太傅上公,把持朝政,奉天之以令不臣,而自己只是後將軍,袁術向皇帝求大將軍之位

蔡邕、盧植、劉備商議後,不許,只給袁術增加封戶,給袁耀提升職務。

“荒繆,可恥,滑稽…”

袁術大怒之極,恰巧收到袁紹之信,就越心態爆炸

“袁氏四世三公,故吏滿天下,仁德澤四方。董卓亂雒陽,而我與孫堅討之,破其大將,追亡逐北,遂光復神都。

蓋論董卓西遷敗亡、李傕郭汜破落……功大莫過於我,亦得天下仰望,百姓所歸,當是時,謂天下之定不過反掌之間!

後策劃皇帝東歸諸事,供應雒陽糧草,亦少不了我之功勞,而盧植、劉備、蔡邕有何功乎?

盧植,不過一邊僻窮儒!

劉備,初不過微末小吏!

蔡邕,數次流放幾死!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持劍笑塵錄 重生:至尊魂師 不負大明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