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唐偕隱 > 第250章 鳳翔(乙)

第250章 鳳翔(乙)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噬道仙蹤 仙路塵埃 永珍之始 兩世永生 一劍斬流年 武道俠心 全民修仙:開局覺醒混沌青蓮 仙道刀皇 玄冰神衛 月辛凡,我就叫這個名字 守此眾生 扼天厭道 我也可以成仙嗎 風浪淘沙 盜情記 綜武:開宗立派,弟子都是大魔頭 執符尋仙 執符人 修煉從躺平開始躺贏 兩界:從凡人世界開始萬古長青

澗石已然罪孽深重,而他剛剛親手殺死“雨哥”夫婦,令他的罪孽更深一重。他內心充滿痛苦與惶惑,而唯有在戰場上殺敵,他才能將這一切盡皆忘卻。想到這裡,他拱手說道“願受郭令公驅遣。”

郭子儀點點頭說道“切記,遇著匈奴兵馬,便迅掉頭逃回來,不可須臾延誤。”澗石略加思索,便知郭子儀用意,領著鄉民往北而去。

行進五六里,果然遇見吐蕃兵——他們大殺一場,昏天暗地,擄掠所得甚為豐厚,正待起鍋造飯,卻見澗石前來襲擾。勃突尼當即下令全殲來敵。他手下吐蕃兵剩下兩千,氣勢洶洶掩殺過來。澗石謹依郭子儀吩咐,掉頭便跑。勃突尼不知有詐,窮追不捨,誓欲一舉全殲。

澗石向南逃出十餘里,來到一處,兩面皆是高山,中間唯有一條狹道,狹道兩邊俱是荒草。澗石一見狹道,便知郭子儀所用何計,率領鄉民擠進狹道,向山谷深處奔逃。狹道彎曲逼窄,因此行得緩慢。吐蕃兵馬追到,一見鄉民近在咫尺,絲毫不猶豫,湧入狹道,繼續追趕。

狹道漸至盡頭,前面是高山阻住去路。眾鄉民頓時惶急不堪,回頭看時,只見吐蕃兵步步逼近,殺氣騰騰。

狹路相逢勇者勝,眾鄉民正待回過頭來殊死一戰,狹道兩側山峰上陡然號令聲起,帶著火束的箭矢撲簌簌落下。日間的幾點冬雨,根本未將荒草淋溼,火星挨著枯草,瞬間便燒成火堆,形成一片熊熊火海。

勃突尼大叫一聲,才知中計,可大火已在整個山野蔓延,濃煙捲上天際,山谷之間,吐蕃兵已經亂作一片,哭喊之聲震天動地。

勃突尼掉轉馬頭,帶著一隊輕騎,捨生忘死衝出火海。兩邊山峰上戰鼓擂響,郭子儀的兵馬衝殺下山,聲威雄壯。峽谷間兩千吐蕃兵被燒死的、踩踏而死的、自盡而亡的不計其數。澗石精神大振,喝道“殺他個乾乾淨淨!”領著眾鄉民衝回狹道,殺敵無數。

澗石討了一匹快馬,急追勃突尼。追至天黑,終於追及。勃突尼身後的輕騎全部陣亡,他已是孤身一人,形如喪家之狗。

勃突尼勒住戰馬,轉過頭來,用馬鞭戟指澗石,說道“你們唐人譎詐多詭,我才落得此敗。來日再調集兵馬,我們坦坦蕩蕩打一場,分個高下。”澗石將滿腔怨恨傾注在他身上,咬牙切齒道“你乖乖投降便罷,如若不然,叫你死得慘烈!”

勃突尼微微一笑,用馬鞭指著西北方,說道“你往西面看,我吐蕃大軍,何止二十萬?更與回紇結為盟友,你們唐朝江山已是唾手可得。我勸你投降,隨我同去邏些城(吐蕃都城),有你享不盡的福分。”

澗石見他敗亡之際,竟還如此趾高氣昂,不禁怒上心頭,喝道“死到臨頭,還敢嘴硬!”勃突尼輕蔑道“此地只你我二人。你沒有幫手,妄想打得過我?到底是誰死,恐怕不是你說了算吧。”

澗石回頭一看,身後果然沒有一兵一卒跟隨,頓時心頭一懍只顧追逐敵酋,自己居然也脫離了大軍,成了孤家寡人。他壓住心頭惶恐,將馬趕近,說道“既如此,我與你公平較量。你的盔甲遮罩全身,刀砍劍刺皆不能入,就算贏了我,也顯不出你們吐蕃人的本事。”

勃突尼仰天一笑,說道“吐蕃人天生勇武,豈能佔你們唐朝人的便宜?我脫下盔甲便是。”一面說,一面去下頭盔,他的整個頭臉以及半邊脖子這才袒露出來。

澗石與勃突尼正面相對,渾無懼色,按照約定,也將頭盔擲落在地,順手來解自己身上鎧甲。

勃突尼立於馬鞍,見他解甲,說道“我的鎧甲比你厚實,若要解去,卻費事些。”說著,便低頭去解鎧甲。

澗石見他低頭,猛然間抽出袖劍,用盡全身力氣向他頭骨擲去。就在這一瞬之間,夜空之下鮮血四濺,短劍嵌入勃突尼的頭骨。他一聲悶哼,栽下馬去,在大唐的疆域內留下一具屍體。

強敵已然除去,澗石依然悶悶不樂王獻忠逃走了,豐王不知何往,即使殺盡吐蕃兵,如何才能救回嶼蘅?正在愁煩,忽聽兩百鄉民在身後呼喊——他們一路尋不見澗石,皆是十分焦急,漫山遍野呼叫他名字。澗石只得收住哀愁,循聲而去,與鄉民相會。再次清點人數,兩百鄉民只剩一百六十人,其餘不是戰死就是逃走。

郭子儀大勝一場,命將士依山面川紮營,營帳外點起火把,命精壯士兵嚴加值守。澗石與郭子儀相會,郭子儀命澗石燈下修書,敦促李抱玉渡過滻水,合擊吐蕃兵。郭子儀特別交待“事不宜遲,囑咐李抱玉,千萬以國事為重。”

澗石本是才思敏捷、走筆如飛,此時卻心事重重、下筆屢錯。郭子儀取過他艱難寫就的信箋,在火把下看了兩眼,也無心思刪改潤色,便命信使火送到李抱玉營中。

翌日,李抱玉一萬大軍渡過滻水,與郭子儀會師。他在行進途中擒住了偶耕、牧笛、崑崙奴,仍是打定主意,要將他們獻與駱奉先落,因此皆囚在軍中。崑崙奴眼尖,在囚車裡認出對面軍陣之中的郭子儀和6澗石,張口大叫起來。

澗石聽到呼聲,看到他們,便向郭子儀求情,請他出面解救自己的好友。郭子儀為之說情,李抱玉見郭子儀身領重任、手握重兵,不敢不賣他個面子,這才放了偶耕三人,任他們與澗石相會。

郭子儀與李抱玉閒談幾句,忽而北面馬蹄急促,朝廷信使飛奔而來。信使氣未喘勻,便急匆匆稟報“大事不好。僕固懷恩勾結回紇,又誘引吐蕃大酋結息、贊摩、尚悉東贊,舉兵二十萬大舉犯境,京師再度告急!”

李抱玉聞言大驚,說道“長安南面的數萬吐蕃兵馬尚且難以抵禦,僕固懷恩聯合吐蕃軍馬大舉進犯,我等兵力不足,不如退到滻水東岸去吧。”郭子儀道“關內許多藩鎮,若是一同起兵勤王,合計也有數萬兵力,未必不能抗衡吐蕃、回紇二十萬大軍。”那信使說道“郭令公所言極是。皇帝已下詔書,令諸鎮兵馬嚴守關內諸郡,合力殺敵。郭令公、李大人也在徵調之列。”

信使取出朝廷文書,當眾宣讀。根據皇帝調遣,郭子儀屯兵涇陽,距長安最近,乃是朝廷最後的屏障;李抱玉與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馬璘軍馬會合,向西進,馳援鳳翔。鳳翔乃是長安西面的重鎮,先帝肅宗在位時,將其稱作“西京”,與長安東西相應。

信使讀罷文書,擦去額上汗水,說道“西面戰事吃緊,豐王李珙卻是個吃裡爬外的東西。他混在吐蕃軍中,為他們講述我大唐的山川形勢、城防守備,幫他們圍攻鳳翔,惟願敵人贏、我們輸。”

澗石一聽到鳳翔,頓時心驚“豐王在鳳翔,南浦雲自然也在鳳翔,嶼蘅十有八九便在鳳翔。更何況,黃四叔說我的父親、叔叔都被押往鳳翔,充作軍中僕役。我若不去鳳翔,怎能甘心?”他正在想心事,郭子儀說道“聖命不可違背,只是眼前尚有數萬勁敵,盤桓在長安城南,實為大患。我與李大人合力剿滅,自當就位!”信使當面作揖,急急轉回長安。

郭子儀、李抱玉兵合一處,有兩萬之眾。而吐蕃小相勃突尼雖死,吐蕃大軍另有將領,他們浩浩蕩蕩與郭、李對峙,人數上仍佔上風。

郭子儀因與澗石、偶耕等人商量,詢問計策。偶耕不懂戰事,無從置喙;牧笛乃是節帥之後,略通一二,皺眉說道“以二萬對他數萬,還要戰決,著實困難。”

澗石尋思半晌,說道“吐蕃兵人數眾多,然而郭令公聲威雄壯,氣勢上並不輸給他們。我們大聲鼓譟,多設疑兵,吐蕃軍定然不攻自破、望風而逃。”

郭子儀聽從其計,便建議大軍西進,與吐蕃兵正面相拒。李抱玉親附駱奉先,卻知在統兵打仗方面,皇帝倚重的人卻是郭子儀,對郭子儀存有幾分敬畏,並不與他執拗。“等打退吐蕃,回到長安,老子再在駱大人面前挑唆幾句,叫你這老骨頭不得好死。”李抱玉如是作想。

兩萬唐兵、數萬吐蕃兵在長安城南對峙。唐軍陣前,“郭”字帥旗高舉,便讓吐蕃兵心生畏懼,不敢貿然出擊。澗石再次獻計“我們只顧大張聲勢,白天鑼鼓齊鳴,晚上放火燒山,不出三日,吐蕃必然疲敝。”

郭子儀採納澗石的計策,三日三夜,鑼鼓、火光不絕。吐蕃軍馬大為驚恐,以為唐朝天下兵馬從四面八方雲集,嚇得連夜撤逃,去往鳳翔與大軍會合。

李抱玉本來甚是忐忑,見澗石頗有謀略,便相信了此前殷仲卿的誇讚之辭。郭子儀對澗石、偶耕等人讚賞有加,帶他們來見李抱玉,當面又是一番美言。郭子儀又道“長安南面的吐蕃兵馬已經清除,你我身負君命,敢不盡心盡力?兵貴神,老朽自當前往涇陽,還請李大人火馳援鳳翔。”這是皇帝的旨意,從郭子儀口中說出,李抱玉絕無膽量反駁。

喜歡大唐偕隱請大家收藏大唐偕隱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我能看到修仙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