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唐偕隱 > 第241章 同仇(甲)

第241章 同仇(甲)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玄幻:長生從吸收妖魔開始 閽人 蓮臺之上 煙雨江湖之江湖傳說 九天玄祖:結丹九千年 勝幽 西山刀 劍氣流 洪荒:我開局變了成鳳凰蛋 重生之如何在漢朝科學修仙 異事檔案館 桃花王爺 載入大帝模板,截胡太清立人教 繫結直播系統我要瘋狂卷錢 天青仙途 金雕俠侶 我在異世居然成了個墜子 從大唐斬妖開始,逐鹿成神 請神赴死 我本紅塵客,自在逍遙仙

滻水東岸,虎躍龍驤,一派雄渾景象。澤潞節度使李抱玉奉了天下兵馬監察使駱奉先的調遣,調集本鎮軍馬西進,浩浩蕩蕩來到滻水之濱。李抱玉駐馬河畔,望著西面形勢,凝神不語。

此時長安街頭的瓦礫、灰燼已經清掃,皇帝鑾駕回到京城,滿朝文武恢復了上朝、退朝的重大儀禮,諸事一如往昔。駱奉先大權在握,號令天下雄兵;郭子儀再受排擠,只得隱忍不,但求全身保命。

諸鎮節度使受了徵召,紛紛出兵西討。數日過去,零零星星打了幾場勝仗,6續傳來捷報。駱奉先穩坐朝堂,面有悅色;宰相元載帶領群臣,在天子面前稱頌不絕。

吐蕃兵馬並非朝廷的文書中寫的那樣羸弱不堪,而是湧向長安城西面、南面,大肆劫掠、橫行無忌。勃突尼探知郭子儀失了軍權、受了冷遇,有恃無恐,抱定信心,必能再破長安、征服大唐。他率一支軍隊遊走在滻水西面,將集結在滻水東岸的澤路軍馬看得輕了。

李納跟在元載門下,有意立些軍功,為將來承襲緇青平盧節度使之位打些基礎。元載收了其父李正己不少好處,自然有意玉成美事,便推薦他投往李抱玉軍中。李納拿著元載親筆題寫的舉薦信,帶著王升、趙勃來到滻水邊,拜見李抱玉。李抱玉知李納頗有來頭,鄭重接見,妥善安置在軍營之中。

殷仲卿也來到李抱玉帳下,告訴他6澗石領著三百鄉民已渡過滻水,殺死吐蕃兵馬無數。李抱玉聽罷,微微一笑,當晚便命軍中文職起草奏摺,將澗石的功勳記錄在自己名下,又不忘為李納美言幾句。奏摺馳報長安,元載連夜呈遞給皇帝批閱,龍顏大悅,盛讚李抱玉用兵如神、青州子弟勇悍過人。

吐蕃軍馬在長安南面橫行無忌,不把駱奉先都統的天下兵馬放在眼裡。李抱玉駐軍滻水之東,逡巡不進。殷仲卿問是何故,李抱玉道“吐蕃雖從京城撤出,但是餘威尚在;去而復返,其勢尤壯。我們渡河追擊,難保取勝。如今天下藩鎮派兵趕到,拱衛長安,等別的藩鎮兵馬先與他們打幾仗,消磨他們計程車氣,我再兵攻擊。”

殷仲卿心裡明白李抱玉顧惜自己的兵力,不敢跟吐蕃兵硬碰硬,他要等到別的藩鎮軍馬與吐蕃兵打得你死我活之後,再大舉突襲,坐收漁人之利。想到此,別無他言,連聲稱讚李抱玉謀略深遠。

李納受了李抱玉之恩,這幾日每每聽見殷仲卿提及6澗石,而且不乏誇讚之辭,心中不忿,便自告奮勇,請求渡河,說是非但可以殺敵建功,還可以一舉收了對岸的三百鄉民。

李抱玉聽罷,忖道“這小子不知死活,竟敢強度滻水,不妨許了他。他若得勝,老子又是一封文書上報朝廷,功勞仍歸我澤潞方鎮;他若不勝,只將罪名轉給他老子李正己去擔待,老子除了陪上幾個兵,也無多少損失。”當即點頭,許他一百兵馬,收編對岸三百民兵,若能同吐蕃兵打一場勝仗,另有重賞。

李納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即渡過滻水,領兵上岸。西岸河灘不遠處的黃土地上,便駐紮著三百鄉民組成的軍隊。

陳開山、6澗石在西岸等著澤潞軍馬過河,把眼望穿,不見河東動靜。誰知這一日,竟稀稀拉拉渡過一百兵力過來。二人不解何意,便領著三百軍民列陣相迎。陣前一見是李納來到,雙雙黑了眼圈、瞪裂眼眶,若不是國難當頭、敵寇在前,二人不顧一切也要把李納砍作肉泥。

李納趾高氣昂,張口便道“我奉了澤潞節度使李抱玉大人之命,特地渡河告諭你等你們擅自集結,不受方鎮節制、不尊朝廷號令,便是叛軍,人人該誅、個個當斬。現有一條明路指給你們,若歸附澤路藩鎮,即可將你們編入行伍,吃軍餉、領軍俸。”

“吃軍餉、領軍俸”這六字說得格外響亮,這是飢寒交加、貧病交困的鄉民們奢求不來的夢想。六個字將陳開山打動,他嘴巴微張、喉結抖動,便要答允歸順。三百鄉黨如果能夠“吃軍餉、領軍俸”,什麼喪妻之仇、殺子之恨,他都可以含淚忍下。

澗石深惡李納,唯恐他一語將陳開山迷惑,立即高聲斷喝,義正詞嚴“打吐蕃的時候不見你們,現如今打了勝仗,你們倒耀武揚威來了?”

王升、趙勃見澗石態度強硬,鋼刀出鞘,喝道“若敢違抗,就地處死。”他二人態度蠻橫,李納得他們庇護,更加露出飛揚跋扈的姿態。但三百鄉民皆是關內硬漢,在氣節面前,“吃軍餉、領軍俸”忽然變得輕如鴻毛。他們見這三人太過囂張,頓時義憤填膺,紛紛挺起刀槍,以示相抗。李納一見,頓生畏懼,嚇得不敢作聲,他帶來的一百兵士也俱是膽寒。

陳開山還欲從中說和,澗石則高高昂著頭,與李納對視,眼裡透出兇光,說道“陳叔叔,你的妻兒皆是被他害死。你難道就不報仇嗎?”

陳開山頓時老淚縱橫,說道“老漢何嘗不想報仇?老漢恨不得一刀砍死這狼崽子!但是三百鄉黨隨我起事,終須有個歸宿。老漢不能對不住鄉黨,對不住祖先!”說到這裡,涕泗交加、不能自已,三百鄉民皆為之動容。

牧笛見他哭得傷心,從旁勸道“三百鄉黨隨你起事,為的是殺敵報仇。投降這個心狠手辣的惡少,違背三百鄉黨的初衷,又有什麼好處?他如此蠻橫無禮收編我們,將來怎會善待我們?”崑崙奴應聲道“就是,就是!這小子一心使壞,這次定然沒安好心。”

陳開山聽在耳裡,甚覺有理,於是收去淚水,抬起眼來望著李納,眼中充滿怨毒。

李納原以為三百烏合之眾,輕易便能說服收編,誰料這些鄉民不僅人窮,脾氣更臭。他心中忖度雖有王升、趙勃在此,敵不過他們人多,切不可魯莽行事。正待退縮,但一看澗石滿臉鄙夷之色,頓時心氣不順,說到“澤路兵馬奉命西征,我領兵巡河,先到西岸。你們都是聰明人,料你們不敢和澤潞兵馬為敵。”

陳開山啐了一口,說道“老漢只殺吐蕃兵,不殺大唐軍民。你們若是識相,滾回河東,莫在這裡礙手礙腳。等吐蕃敗回老家去,老子再和你慢慢算賬!”

李納心中舒了一口氣,只要三百鄉民不動手,自己便性命無憂。可是他轉念一想過河收降不成,灰溜溜逃回河對岸去,不僅是向6澗石示弱,也會在李抱玉面前丟盡顏面。想到此,李納大手一揮,號令一百軍馬離了河岸,向西挺進九里,與吐蕃靠近——他們要在西邊的原上紮營過夜。

三百鄉民讓開一條路來,任由李納率著一百軍馬向西進。陳開山眼望李納率兵遠去,又想起妻兒慘死情狀,渾濁的涕淚潸然而下。

澗石一心掛念嶼蘅,倒將青州紫帳山積下的仇恨看得淡了,並不把李納十分放在心上。不覺已是黃昏,眾人開導陳開山,便安排兵士值夜,一面提防河東面的李抱玉渡河來攻,一面防範李納率軍夤夜襲擾。包括澗石在內的三百民兵盡皆參詳不透,李納到底是腦子裡哪根筋不對,居然向西九里,和烏泱泱的吐蕃兵臨近。

轉眼便是夜中,冬風淒冷,烏雲凝結,滻水兩岸黑沉沉一片。崑崙奴、槐犁睡不著,遠離軍營,在河邊上升起一堆火。牧笛畏寒難眠,攜了偶耕同去河邊,與他們對坐,一同烤火。

河水潺潺,冬風吹過篝火,火堆裡不時有火花爆出,嗶嗶作響。牧笛靠近火堆,一不小心,袖子被燒出一個小孔。她向火細看,袖上用粉線繡成的花蕊正好被燒透,心中頓時不悅,便埋怨起崑崙奴來。

崑崙奴雖是侯府家奴出身,此時倒也不怕牧笛,瞪起眼睛爭辯起來。可是話不到三句,背後黑影之中驀地伸出一隻手來,將他拉到河岸上,力大無窮、迅捷無比。待要掙扎,一柄利劍已經橫抵咽喉。

槐犁尚未反應過來,黑影之中又竄出一人,將他制服。正要叫嚷,黑影中那人說道“誰敢出聲,老子一刀割了他!”槐犁張口要去咬,喉嚨上驀地涼,乃是一把匕,他頓時收住口。

偶耕大驚,一把攬起牧笛,退後五步,定睛看時,只見火光明滅之中,崑崙奴、槐犁被摁在河岸上,無法動彈,兩個人形的黑影已將他們牢牢制住。牧笛驚問“你們是誰?”一個聲音立即答道“再敢多問,老子就是一刀!”那聲音故意壓低,卻飽含勁力,說話之人顯然頗有武藝。

牧笛立即住口,雙手不自覺抓緊偶耕的手腕。偶耕側耳而聽,站得直挺挺的,說道“你們是黑衣人頭領。深夜到此,意欲何為?”

喜歡大唐偕隱請大家收藏大唐偕隱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西北寧王江川傳 戮仙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