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唐偕隱 > 第186章 法會(乙)

第186章 法會(乙)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風浪淘沙 盜情記 綜武:開宗立派,弟子都是大魔頭 執符尋仙 執符人 修煉從躺平開始躺贏 兩界:從凡人世界開始萬古長青 龍骸 乾坤生死界 超級家丁 玄幻:長生從吸收妖魔開始 閽人 蓮臺之上 煙雨江湖之江湖傳說 九天玄祖:結丹九千年 勝幽 西山刀 劍氣流 洪荒:我開局變了成鳳凰蛋 重生之如何在漢朝科學修仙

殷仲卿腹中算計該分得多少錢糧,心中一喜,手舞足蹈起來。駱奉先看見,冷笑一聲,說道“殷大人休要高興太早。來日與匈奴十萬大軍交戰,還需勞煩你帶兵上戰場。”

殷仲卿聽罷此言,大受驚嚇,顫聲道“我腹中無策、手下無兵,如何上得戰場?”駱奉先道“你大可放心。能帶領軍馬、又得老夫信任的將領,數來數去,不過是澤潞節度使李抱玉而已。然而若只他一人,畢竟獨木難支,還需你從旁協助。你且放心,攻城血戰用不上你;挖溝壘壁、醫治傷員,你卻堪當任用,凡有戰士,這些可是油水豐厚的美差。”元載從旁說道“駱大人這是叫你領軍銜、吃軍餉呢。”殷仲卿恍然大悟,立即躬身拜謝。

元載又道“河北群雄,如魏博田承嗣、相州薛嵩,也堪稱驍勇。”駱奉先道“河北諸鎮,不起兵造反,朝廷便可燒高香了,焉能指望他們起兵勤王?”元載點頭稱是,繼續說道“緇青李正己,也算得悍將。他嫡子李納正在長安,拔擢為郎,駱大人選他在軍中歷練歷練,倒是美事一樁。”

駱奉先點點頭,說道“李正己趕跑了侯希逸,在緇青平盧逍遙自在,卻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他那不成器的兒子,倒是十分乖覺。你舉薦他帶兵,甚合我意。胡亂建些功勳,回去也好承襲祖業。”

澗石在櫃中聽到此處,又是灰心,又是欣喜。灰心的是李納有門閥、有靠山,拜將封爵如同探囊取物,而自己乃是鄉野之人,何日方能出人頭地?欣喜的是自己已獲郭子儀器重,將來領兵殺敵,亂軍之中胡亂殺了李納,一來報仇,二來也算為國除奸。

澗石正在尋思,忽聽駱奉先詢問侯希逸近況如何。元載道“侯希逸中箭受傷不輕,回得家中臥床休養,並無異樣。”駱奉先道“侯希逸拿他庶出之女戲弄老夫,真真可惱。還望元大人尋出他的把柄來,在聖殿之上參奏一本,老夫再在聖上面前動動唇舌,定要他家破人亡。”

元載道“此事卻有些為難。侯希逸早年統兵大破安祿山,先帝關愛有加,將他圖形凌煙閣上。先帝器重的功臣,如今又無過犯,恐難以將他治罪。”駱奉先覺得元載的話甚是有理,只是此仇不報,惡氣難消,尋思半晌,復又問道“明日法會,侯希逸捐出錢糧多少?”

元載記不得這麼細緻,殷仲卿卻道“侯希逸捐錢一千緡,糧食一百石,除此之外並無其它。”駱奉先心頭生喜,說道“他節度緇青平盧也有多年,捐資卻也忒少。你們再去上門索取,他若不肯追加財物,便算是不盡忠報主、不竭誠報國,奏明聖上,不愁不判他一個罪名。”元載、殷仲卿拱手領命,俱各稱妙。

三人敘些閒話,門外有侍衛稟報,道是聖上宣召他們掖庭相見,詢問法會籌備情況。三人急忙整理衣帽,出得齋堂,乘轎而去。

日近黃昏,又到飯時,澗石、嶼蘅只得縮在木櫃中一動不動,聽眾僧誦經、用飯。飯畢,負責看守齋堂的老和尚獨自留下,整頓桌椅,並在香案上供奉餅果。忽有官兵進入,問他波斯邸送來的三箱寶貨現在何處。老和尚順手一指,如實作答,官兵說道“待到天黑,將寶貨運走。”

官兵已出齋堂,獨留老和尚坐在蒲團上,口中唸唸有詞,乃是向佛祖禱告,乞求狐仙不要現身。澗石聽得真切,心中尋思“若縮在櫃中不出來,搬到那三位大人家中,便是死無葬身之地。這老和尚害怕狐仙,何不裝個狐仙嚇唬他?”想到這裡,冷不丁在嶼蘅肩上掐了一把。嶼蘅受痛,輕哼一聲,一縮手,手肘撞在櫃門上。櫃門微微搖動,出吱呀的聲音。

齋堂本來寂靜,突然傳出異響,嚇得老和尚心驚膽戰。他疑是狐仙,又怕是老鼠,端著燭臺朝櫃子走來。澗石見燈光迫近,故意又掐了嶼蘅一把,嶼蘅恚怒起來,說道“你不要性命了麼?”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老和尚真以為是狐仙現世,要索他性命,嚇得燭臺撒手,躺倒在地。

燭火熄滅,齋堂瞬間漆黑一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澗石一把推開櫃門,扶起嶼蘅令她先出。老和尚雙腿已經嚇得癱軟,陡見櫃中浮出一個女子身影來,不是鬼魅又是什麼?他想張嘴呼喊,卻無半分氣力,“狐仙”二字尚未說全,已經暈死在地上。

澗石拉著嶼蘅跨出門檻,迎面正是一隊官兵拉著馬車從寺院門口進來。出是出不去的,齋堂也萬萬回不得,二人於是伏下身子,在齋堂外廊柱間的暗影之下進退趨避,尋求藏身之地。

官兵從澗石的身邊大步跨過,卻都沒現他二人。澗石拉著嶼蘅想要逃走,見齋堂之內重燃燈燭,傳出驚呼之聲。官兵將老和尚澆醒,老和尚睜開眼睛,指著大開的櫃門,戰戰兢兢說“狐……狐……”

帶頭的官吏已知不妙,大吼一聲“胡你姥姥!”當即下令捉拿盜賊。寺院住持也被驚動,跑到齋堂,一面叫僧眾協助捉賊,一面請官兵不要聲張。而澗石拉著嶼蘅快步急趨,躲進了寺院深處。

寺院一時雞飛狗跳,人人皆知犯下大事,卻又不敢大聲喧呼,因為丟失國寶的罪名誰也擔待不起。澗石不敢遲延,拉著嶼蘅蹲身而逃,不覺已到正殿之下。

正殿高崇巍峨,中間是大門,兩邊各有一道側門。二人倚在粗壯的簷柱下向外張望,只見寺院內人頭攢動,和尚、官兵舉著火把四處翻查。澗石心道滿院子都是人,況且燈火通明,要想逃出去那是萬萬不能,不如險中求勝。想到這裡,探出手去推那側門。側門竟是虛掩,溜開一道縫來。澗石心頭一喜,小心翼翼拉著嶼蘅從門縫裡鑽進去,復又將門掩上。

正殿之中,燈燭長明,卻是空無一人。澗石、嶼蘅也不參拜佛祖羅漢,也不品評牌匾楹聯,而是滿世界尋找藏身之所。眾僧徒為了明日的法會,將大殿裝點得格外隆重,真個是靈幡飄空、布幔垂地,花山聳立、燭海浩漫。澗石見大佛兩側,簾幕低垂、布幔重疊,便擁著嶼蘅爬過蓮臺,在那簾幕後面躲下。

二人剛剛蹲下,殿門便被推開,七八個僧人進來察看。住持也進得殿來,對著佛祖道了幾聲“罪過”,吩咐兩名弟子在此守夜,說是齋堂內出了情況,大殿之中決不可出半點岔子。幸好那幾個和尚只知道蹲在蒲團上低頭唸經,並不朝蓮臺背後察看。

澗石、嶼蘅在佛像背後蹲了一夜。次日天明,寺門大開,八方信徒、遊客一擁而入,將寺院堵了個水洩不通。寺院之中多的是官兵,他們個個甲冑在身、兵刃在手,在進出的通道上嚴加把守,嚴防亂民鬧事。

午時一到,法會開始。滿寺院的僧人、信徒肅然直立,雖是初冬寒涼時節,人身上的汗臭卻一陣一陣飄進大殿。寺院中央立起一個壇場,先是幾個得道高僧登壇講經,接著是寺院住持領著眾人誦經,隨後是元載宰相現身,登上高臺禮佛禱告,祝願大唐國泰民安、四海昇平。

兩個時辰過去,法會禮成。擁擠在院中的信徒、遊客紛紛進入正殿拜佛上香。煙氣繚繞,燻得嶼蘅珠淚連綿,澗石急忙捂住她的口鼻,生恐她嗆出聲來。他隔著簾布向外張望,大殿內外卻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真不知他們要拜到何時。

祝告之聲、誦禱之聲以及衣履之聲,穿過彌散的香火,越過厚重的簾幕,傳到澗石和嶼蘅耳中。澗石低聲嘆息“回紇、回紇十萬大兵侵吞疆土、直逼長安,我大唐君臣和子民卻有心在這裡燒香拜佛。”轉面見嶼蘅雙娥微蹙,正在出神,於是拍拍她的肩膀。

嶼蘅兩眼盯著簾幕外面,示意澗石不要作聲,又頓了片刻,方才說道“祭壇之下,彷彿有人絮絮叨叨說些閒話。”澗石大奇燒香禮佛,也算得莊重之事,怎會有人在佛像面前胡言亂語?他側耳而聽,果然在人潮的聲息之中,聽出有人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喜歡大唐偕隱請大家收藏大唐偕隱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西遊之絕世武僧 從坊市開始苟道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