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唐偕隱 > 第185章 法會(甲)

第185章 法會(甲)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誰教他修仙的! 人在西遊,鎮魔司主 科學修仙從解剖開始 修道成仙?我可是認真的! 龍象霸體神訣 劍指京城,世子他權勢滔天! 劍令逸傳 苟在魔門修仙長生 這仙路漫長又多難 洪荒:不庇人族?那就別想成聖! 我有一劍,可誅萬魔 家族修仙:開局獲得盜墓指南 邪仙行 原來我是神界大主宰 躺平長生志 風貓劍 諸天縱橫:從東方不敗開始 竹霧記 山海引路人 仙子想進步,發我好人卡

大雲經寺在長安負有盛名。武則天時,僧人薛懷義譯製《大雲經》進獻,稱頌聖後之德。武則天大喜,頒此經,並詔告各地修建雲經寺。太宗時,玄奘取經回長安,便在大雲經寺內分經。寺院在西市南面的懷遠坊內,常年香火鼎盛、遊人如織。

拉著澗石、嶼蘅的馬車從北往南,駛入寺院正門,在齋堂前停了下來。早有官兵在寺院四周看守,一夥僧眾從禪堂走出,將三個木櫃卸下,搬進齋堂。

澗石、嶼蘅在櫃中暈頭轉向,不知身處何地,只聽見外面有人不停吆喝,參雜以唸佛之聲。他們的身子連同櫃子重重震顫一下,出一聲轟鳴,旋即有腳步聲遠去,接著傳出關門、鎖門之聲。澗石聽腳步聲,斷定已無旁人,便探出頭來,去大門背後,透過門縫向外觀瞧。

寺院之中,有一隊官兵,披甲執銳,正在驅趕遊客。不多時,遊客去盡,官兵並不散去,依然在院牆四角把守。眾僧人在院中穿梭,有的掃地,有的打水洗地,有的張羅綵綢、香案之類物事,甚是繁忙。

澗石躡手躡腳回到櫃中,嶼蘅詢問外面情況。澗石連連搖頭,只說不妙。二人對語數句,竟在櫃中昏昏睡去。

一覺醒來,也不知是何時辰,忽聽門外有人掏弄鑰匙。澗石低聲道“我索性衝出去將開門之人打暈,你趁亂逃出,我們仍在波斯邸相會。”不等嶼蘅攔阻,已然探出身去。

齋堂兩扇大門咣噹一聲開啟,兩個僧人領著眾官兵跨入。澗石吃了一驚,趕緊縮身回來,將櫃門關緊。幸得前面有個木櫃將他們擋住,來人未曾看見。

官兵進入齋堂坐下,早有寺院住持走了進來,寒暄兩句,彼此道聲辛苦。閒坐片時,有僧人送上齋飯。澗石聽他們在外面捉筷掇碗、啜湯吃菜,猜是晚飯時分,不禁腹中飢餓。

官兵飯畢,僧人方才進入齋堂用飯。大雲經寺眾僧人魚貫而入,齋堂之中鐘聲響起,誦經不絕,約摸半個時辰過去,眾僧人方才坐在麻團上用飯。齋飯已畢,眾僧離席,仍是鎖上房門。

澗石再次探身而出,只見齋堂已漆黑一片,唯有香桌上一燈如豆,供著一盤餅饢、一盤鮮果。澗石透過門縫朝外望,院中燈火輝煌,那些官兵不曾離去,而是舉著火把徹夜職守。

廊簷之下,燈火輝煌,眾僧搬桌子、挪椅子、掛靈幡、扎黃綢,十分忙碌。此時齋堂之中無人,澗石索性將另兩個木櫃開啟,一櫃之中乃是珊瑚,另一櫃中乃是象牙犀角。雖是寶貨奇珍,倒不如幾張飛錢來得實在。澗石便去香案上將餅饢、鮮果取入櫃中,與嶼蘅一同享用。

翌日清晨,眾僧仍入齋堂用飯,香案上不見供果,都以為是被老鼠吃了。佛門弟子慈悲為懷,不能捕鼠殺生,只得堵鼠洞、封窗眼,防止老鼠再次入侵。可饒是如此,次日香案上的供果仍然不翼而飛。掌管齋堂的老和尚急忙告知住持,猜度是進了狐仙。住持素不理會怪力亂神之事,只顧唸佛打坐,功課一畢便為即日舉行的法會操心,哪有閒工夫去追問什麼狐仙?

如此五日過去,澗石、嶼蘅在木櫃之中著實悶。正尋思如何脫身,齋堂大門再次開啟,門口傳來住持的聲音“三位大人裡面請。”接著是一串腳步聲由外而內,在齋堂四壁激起迴響。

澗石凝神而聽,不禁大奇他聽其中一個說話之人乃是當朝宰相元載。

與元載一併進入齋堂的,還有兩名大臣,澗石並不相識,一個是宦官、右驍衛將軍駱奉先,另一個是光祿卿殷仲卿。

朝中重臣蒞臨寺院,住持看得極其鄭重,一路緊緊跟隨,答對如流。他走到澗石藏身的櫃子旁邊,恭敬說道“波斯使節為此次法會贈送的三箱寶貨就在此地,特請三位大人驗視。”說著,便有二三僧人走到櫃邊,準備開啟櫃門。

澗石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大氣也不敢喘出。再看嶼蘅,她倒頗為平靜。正以為闖了大禍、難逃死命,卻聽元載在外面說道“番邦異域有何奇珍?我們不看也罷。”僧人這便收手。澗石的心突突亂跳,仍自難以平復。

元載又道“我與二位大人在此商議軍國大事,懇請住持長老暫行退避。”住持唸了一聲佛,便領著弟子出屋。齋堂大門吱呀一聲關閉,連官兵、侍衛也退出門外。齋堂空空,只留下元載、駱奉先、殷仲卿三人。澗石與嶼蘅躲在櫃中,屏氣凝神,靜靜聽他們說些什麼。

駱奉先先說道“今日聖上宣我,特地告知這大雲經寺的法會明日如期舉辦,只是聖駕不親自前來了。”元載道“近來長安城中刺客橫行,王侯公卿各懷異心為禍作亂。聖上不出宮牆,也是為了確保龍體萬全。”駱奉先道“宰相所言極是。這大雲經寺的法會,全仗你我三人操辦了。”元載與殷仲卿一起恭維“全仗駱大人運籌帷幄。”

聽得他們一番言語,澗石在櫃中忖道“難怪寺院裡的和尚這般忙碌,原來這場法會竟是朝廷舉辦。若不是長安刺客橫行、人心惶惶,皇帝都要親自出面了。”

元載道“二日前得聞軍報,朔方叛軍僕固懷恩之子僕固瑒進攻榆次,卻在軍中被部下刺死。”駱奉先道“此事我已知曉。這次又是澤潞節度使李抱玉立下功勞。他的舍弟李抱真從僕固瑒獄中逃出,臨行定下妙計,與僕固瑒手下幾名小將裡應外合,殺了這小賊,去了老夫心頭大患。”

元載又恭維兩句,說道“僕固懷恩失了愛子,十分痛恨,招誘吐蕃十萬軍馬大舉進犯。長安以西諸多州郡,已被逆賊侵佔。長安危亡,大臣們俱是惴惴不安。”駱奉先道“危急之際,聖上重新啟用郭子儀。只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他去了陝中這些時日,也不知將天下兵馬召集得怎樣了。”

殷仲卿諂媚道“郭子儀仗著一把年紀,徒有虛名在外。要說到國之股肱,全仗駱大人臨危受命、力挽狂瀾。”駱奉先心中甚喜,嘴上卻謙退道“我這把老骨頭,承蒙聖上不棄,委以軍國重任,少不得獨領天下大軍,與僕固懷恩周旋周旋了。哪怕粉身碎骨,也是做臣子的對主上應盡的心意。”元載、殷仲卿連聲誇讚。澗石聽在耳裡,心中罵道“宦官當權,能臣良將受盡排擠,是以國力不振,外敵侵侮、內賊作亂。”

駱奉先道“我待要督領雄兵,外禦敵寇、內掃叛軍,怎奈國庫空虛、錢糧不足。舉辦這次法會,一來是禮佛誦經,保佑我大唐太平無事,二來是召集京畿公卿富戶,為邊疆戰事捐獻錢糧。這些時日過去,不知募集錢財幾何?”

元載屈指一算,答道“總計錢六十萬緡,帛百萬匹,糧米三百萬石。波斯使節贈送的三箱寶貨,倒未算在其中。”

駱奉先皺皺眉頭,說道“行軍打仗,日費數萬,才這點錢糧,焉能自足?”元載道“少不得多徵些稅賦,以充內帑。”駱奉先深然之,又壓低聲音說道“我三人同朝為官,實是艱辛異常。此次法會募集的錢糧,名為備戰,實則多半供皇宮日常用度,我們三人取其十分之一均分了吧。此事絕密,不可為外人道哉。”元載、殷仲卿大為感激,躬身道謝。殷仲卿指著身邊三個大櫃子問道“那這三箱寶貨呢?”駱奉先慷慨道“我們三人一人一櫃分了,著人搬回府上便是。”

澗石聽到此處,恨得鋼牙咬碎,暗罵道“內憂外患、民不聊生,你們身居要職,卻在暗地裡私吞公款,真該亂刀砍死。”嶼蘅見他渾身顫,忙握住他的手。

喜歡大唐偕隱請大家收藏大唐偕隱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仗劍尋仙錄 仙道千年 穿越戰國之打造地球村 從木頭開始打造傳奇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