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唐偕隱 > 第129章 據險(甲)

第129章 據險(甲)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登仙長青 封神:從長生境界開始 鼠鼠我啊開始修仙了 騰龍星空 我在修仙界娶妻爭霸 都長生不死了,我還修煉幹什麼 雙人獨行 靈氣的潮起潮落 天庭打工人:修仙不如上班 仁壽高山 仙道:我和美女仙獸 修仙除魔的世界裡做閻王 天道不許我苟活 仙子,逼我吃軟飯是吧 洪荒:你們應劫,我看戲吃席 虞魚漁 走進原著看西遊 修仙:從雜役弟子開始舉教飛昇 琉璃意難平 諸天:劍出神雕,證道成聖

諾大的長安城,城牆高聳、宮闕萬間、街巷開闊,龍渠、永安渠、清明渠直通紫闕,曲江池逶迤曲折,流入芙蓉園。饒是戰禍在即,饒是大家富戶紛紛逃離,中外客商、萬方百姓、達官顯貴依舊雲集,輿馬車服穿梭於街坊通衢之間,卻比青州繁華百倍。

一隊人馬緩緩駛入長安城門,經歷守城軍士的重重盤問,這才進得城中。隊伍前頭走著一人一騎,是李納,旁邊跟定趙勃、王升;隊伍中間有一架囚車,車裡面關押的是6澗石。

長安繁華,冠絕一時。然而澗石乃是階下囚,無心賞景。他知道,李納要將他送到相府去,任由元家三少處置,此番進城,多半是有死無生。他煢獨一人,心中掛念著嶼蘅、小雨,時不時抬頭看天、感傷嘆息,不知她們是生是死、是何著落。想到這裡,愈憂愁,用拳頭捶打囚籠,身上鐵鏈咣噹響動。

李納率著軍士途經長安東市時,已是黃昏時分。因為回紇、吐蕃以及朔方軍馬壓境,相府越門禁森嚴,日頭偏斜便禁止所有人出入,夜間更是嚴禁燈火喧譁。

李納此前已在長安逗留多時,頗知長安城中行樂之處。他見天色已晚,因命隊伍就地解散,自己親自帶著二三兵士,押著囚車,去城中東南角一家小小的酒肆住下。那家酒肆的主人乃是河內人,卻與相府大有淵源,燒出來的菜竟是地道的青州風味,李納每到長安,必去他家食宿。

眾兵士樂得三五成群去坊間使錢消遣,因此謝過李納,各自散去。只剩下三名老成兵士,跟定李納,一路穿街過巷,來到這家酒肆。澗石在囚車中,看那門口一個布幌子,明晃晃寫著四個字錦鱗客棧。他頓時心中悲慼黃四叔的錦鱗客棧,遭難之前是何等紅火,如今身處異鄉,竟見到同名的客棧,只是同名而不同實!

李納大搖大擺跨進院落,早已驚動院內堂倌、僕伕。他們見到囚車,十分驚奇,不住地拿眼睛往裡瞅。迎客的堂倌與李納早已熟識,湊到跟前,笑容可掬問道“李爺,又捉到朝廷欽犯了?您屢建大功,定然加官進爵!”

李納笑道“捉住一個蟊賊而已,算不得什麼。”堂倌又問道“這廝是哪裡人氏,犯下什麼罪?”李納道“說來倒是我的同鄉。青州出了這樣的死囚,我也是物傷其類、情非得已啊。你們東家現在何處?”

堂倌說“正在後面賬房核賬,要不,請他們出來迎您大駕?”李納說“罷了。我只顧飲酒住店,不必驚動他們。這個犯人,你們押到後面柴房去,好生看管,休要走脫了。”堂倌照辦不誤。

三名兵士將馬牽到馬廄,又出來將囚車推進柴房,檢視一回澗石身上的鐵鎖鐵鏈,見鎖得甚是牢靠,這才放心離開。澗石一人坐在囚籠之內,看著這四周整齊碼放的柴木、麥草,心中孤悽,長嘆一聲,想起了這些日的諸般磨難,不禁兩眼茫然。

那一日,他和嶼蘅在渭水邊,被一眾兵士擒獲。王致君、戴保國二人搶佔了空空如也的銘感莊,折損了兵力,又折損了面子,一腔怒火直指澗石,因此派出兵力,擒獲澗石、嶼蘅。

王、戴將澗石、嶼蘅關在囚車之中,敲鑼打鼓在附近村落遊行一日,又挨家挨戶搜刮民宅,將百姓家蓄養的雞豚掠搶一空。村落裡的眾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唯有躲進屋中深閉大門,王、戴這才心滿意足,押著囚車回到銘感莊,殺豬宰雞,與麾下兵士縱酒作樂、通宵達旦。

三秦故地,民風尚義使氣。里正連夜走家串戶,聚集三百鄉民,說道“吐蕃兵欺凌我們,被打跑了,現在唐兵又來為禍鄉里。6澗石兄弟也算得對我們有恩,如今他有難,我們渭南的漢子豈能坐視不管?”三百鄉民當即集結成軍,在里正的率領下,於平旦時分衝進銘感莊。

看守莊院大門的是幾個半睡半醒的兵士,戇聲戇氣呼喝一陣,早被鄉民打得頭破血流、倒地不起。王致君、戴保國喝的酩酊大醉,急忙忙起身應對,里正已領著七八個壯實鄉民湧了進來,將他們砸倒在地,上了綁繩。他們手下的一眾兵士急匆匆穿上鎧甲、挺出兵器,一見主將被擒,當即潰逃。還有些醉酒的兵士,酒氣上湧、不知死活,抄起兵器抵抗,早被三百鄉民圍住,用鋤頭、鐵鍬砸得腦漿迸裂、千瘡百孔。

里正輕而易舉攻下銘感莊,得意洋洋,桌案上拿過切肉的彎刀,橫在王致君、戴保國臉上,說道“敢在渭南胡作非為,你二人也算得狗膽包天!”王致君、戴保國這才酒醒,跪地求饒、涕泗橫流。一些壯年鄉民連聲催促,慫恿里正殺了這兩個狗賊。里正沉思半晌,說道“若是吐蕃兵,必定殺了。他們是朝廷的人,權且留他們活命,以免官府捉拿我們判處重罪。”

眾人都覺得里正說得有理,將王致君、戴保國吊在前院,重重打滿一百棍,才將他們放出門去。二人遍體鱗傷,鮮血流到鞋底,被十來個殘餘兵士用擔床抬起,送往長安醫治。

鄉民在銘感莊內滿院搜尋,找出澗石和嶼蘅,解開他們身上繩索,給了些點心充飢,引著他們來見里正。澗石感到慚愧,當日劫持了他,今日卻蒙他相救。里正瞧出他的心思,朗聲說道“是我老悖,當日不敢領著鄉黨出頭,以致遭人欺侮。我三秦子弟,個個豪氣,你於我們有恩,我們自當報還!”

澗石一聽,正聲說道“既如此,就該追趕王致君、戴保國,提他們人頭來見。”里正聞言大驚,失聲道“娃娃,雖說人生在世、恩仇必報,卻怎能恁般狠毒?”澗石道“此二人不死,必定集結官兵,前來尋仇。跟隨你起事的三百鄉民,加上附近的百姓,難免遭殃。”

里正爽朗一笑,搖頭說道“吐蕃兵都打到都城門口了,我大唐軍隊全力護衛長安。除了王致君、戴保國這兩個不三不四的敗類,誰還有餘力找我們小老百姓尋仇?”澗石道“這大唐疆域之內,恐怕只剩下您一人在為社稷江山作考慮。長安城內的官爺們,人人結黨營私,全無殺敵報國的本領,只有欺凌弱小的能耐。殺了王、戴二人固然罪過不小,然而不殺他二人,更是埋伏無窮後患、釀成彌天大禍!”

里正決計不依,澗石也無可奈何。嶼蘅整弄衣裙,對澗石說道“我們早些去長安尋師父吧!”澗石道“王致君、戴保國就長安路上。我們此時去長安,無異於自投羅網。”嶼蘅省悟,低頭不作聲。

澗石安撫嶼蘅兩句,轉頭詢問里正有何計劃。里正道“我們鄉里人,能有什麼計劃?各自回村安守祖宅,過日子呢。”澗石道“切不可遽然回村,牽連鄰里。如今最上之策,莫若三百鄉民繼續集結,帶走銘感莊中的乾糧、器械,去北面山中暫時躲避。王致君、戴保國若半月不來尋仇,便算得平安無事,大家可以回村過活。他們萬一前來尋仇,大家也好與他們周旋。”

眾人商議一番,都覺得澗石所言有理。里正誇讚澗石,道他謀慮深遠、想得周到。嶼蘅又問澗石今當何去何從,澗石說“三百鄉黨不顧危難救下我們,我們也當助他們度過危難。我們同去北面山中躲避幾日吧。”嶼蘅點頭說道“你去哪裡,我跟著便是。”

三百鄉民當即起身前往北面山林。秋氣轉涼,幸而銘感莊中布匹、棉被不少,眾人帶進山中,鋪在岩石之下,夜中用以驅寒。澗石邀著嶼蘅獨自尋了一片樹叢,裹著被單對坐一晚。

翌日清晨,一個鄉民急匆匆跑上山來,喘著粗氣說道“不好了,官軍殺回來了!”里正大驚,趕緊命人爬上樹梢檢視軍情。那人光著一雙腳,一眨眼爬到樹頂,手搭涼棚一看,險些跌下樹來,臉色慘白說道“是官軍模樣,披甲帶弓,大概有五百人!”

喜歡大唐偕隱請大家收藏大唐偕隱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拜託,您可是世子殿下誒 洪荒:吾祖龍逆子,開闢九幽冥界 漢末滴血 絕代劍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