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唐偕隱 > 第51章 石室(下)

第51章 石室(下)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從科學修仙成道祖 從小小仙吏到掌天聖人 一介武夫,也能舉世無敵 長生:從魔眼開始 修仙:從系統面板開局 蜀陵 歸源祁仙路 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 惹金枝 大鎮師 仙俠世界大善人 祭空輪迴 朝承 西遊:垂釣諸天,猴子證道混元 大人,請斬妖! 略影 規則修仙:從同境一擊必殺開始 逆道天行 怨種魔修滿世界找爹 城裡一小兵

六人已經飽足,坐在岩石上乘涼。偶耕說道“晏先生,你在木屋中說,要講往日故事。現在可以講了吧?”

晏適楚正襟危坐,目送山風,沉默不語,半晌才說“國朝隆盛之時,有十大俊逸之士,號為‘仙宗十友’。其中司馬承禎,法號道隱,自號白雲子,自幼篤學好道,雲遊名山大川,學養深厚、飄逸絕塵。開元年間,他再次被延請入宮,教授道術。玄宗大為敬服,在王屋山選址,建造陽臺觀,供他居住修行。說來慚愧,我本是他法駕之下的一名弟子。另外還有齊玉軑、逍遙谷的南浦雲,以及陽臺觀現在的方丈、院監,都是他的徒弟,”說到這裡,晏適楚停頓一下,轉頭看著偶耕,“若無差錯,教授你本領、傳授你法術的白師尊,也是白雲子司馬承禎。你熟讀成誦的《服氣精義論》,便是白雲子著述之一,凡他弟子都曾研習。”

偶耕瞪大雙眼看著晏適楚。多年來,他追尋恩師未果,更無處打聽恩師的生平來歷。而今晏適楚寥寥數語,彷彿已解開他多年的疑團,但更引起他的重重疑竇。他坐直身子,只聽晏適楚娓娓道來,講出一段曲折的故事。

玄宗開元年間,亦即三十年前,南浦雲、齊玉軑、晏適楚先後來到王屋山陽臺觀,拜在白雲子司馬承禎門下成為同門師兄弟。南浦雲博聞強識、心『性』機敏,但是心『性』躁動,在道術修為上欲則不達。齊玉軑『性』情耿直,偏愛劍術,對於修真、煉丹卻並不十分在意。晏適楚則為人疏懶,息怒無常,『迷』戀內丹、外丹之學,對於上清一派閉門不出、誦記經文的修行法則卻不甚留心。

南浦雲用心甚篤、用功甚勤,然而不得其法,又十分自負,不肯與同門切磋,故而入門數年,所獲甚少、無所進益。他內心困『惑』,外表卻十分高傲,以為所謂道法不過爾爾,因此連師父的指點也不以為然。那時白雲子已入暮年,一心好靜,唯知服氣導引,不願多費口舌教訓弟子,對南浦雲亦是疏於指點教誨,權且聽之任之。南浦雲逐漸心懷嫉恨,認為白雲子偏袒別人,冷落自己。

一日,南浦雲在城外閒遊,遇到一商販,神秘兮兮叫賣三卷竹簡,說是從古墓中盜出,年代久遠,卻是仙家秘訣。南浦雲見那竹簡質硬『色』黑,似是很有些年份,展開一看,卷用隸書寫著一行字,道是“張天師著修仙秘術”。展開書簡,正文卻是清一『色』用金文寫就,南浦雲一字不識。他十分歡喜,出錢三緡將竹簡買下,帶回陽臺觀,請求白雲子用工楷轉謄經文。

白雲子雅好書法,尤喜金、籀、篆、隸,展開竹簡一看,見上面法書古拙沉雄,是世所少見的佳作,頓時逸興遄飛,將竹簡收下,滿口應允。誰知白雲子借去之後,終日只是臨摹那些金文,遲遲不肯轉謄成小楷。南浦雲十分氣惱,頻頻催促,白雲子這才借得半日空閒,用工楷將前兩卷轉謄出來,交給南浦雲。

這所謂的張天師《修仙秘術》,白雲子一眼就看出,繫好事者託古偽作。滿紙不過是些陰陽五行、讖緯之說,多半是拾人牙慧,拼湊而成。若不是書法精妙、筆勢雄奇,白雲子必然棄之如敝履。然而南浦雲執『迷』不悟,一再央求白雲子將第三卷寫出。白雲子推託再三,架不住南浦雲連連索要,便將三卷竹簡如數退還,說道“這第三卷經文汙穢得很,我不便轉謄給你。你找別人去吧!”

南浦雲回房,越想越疑,越疑越怒。他尋思“這《修仙秘術》,前兩卷我已讀完,文氣縱橫、氣象萬千,那老頭兒卻騙我說是偽作。俗話說卒章見志,第三卷必定是關鍵所在。他不肯轉謄與我,必定想獨專經文、自享仙術。我花重價買下竹簡,到頭來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當晚,南浦雲輾轉難眠、心『潮』起伏。偽《修仙秘術》字字句句浮上心頭,卻不得終章,更讓他憤恨難當。他邪魔侵心,當下手持利劍,『摸』到白雲子房中。

夜交三更,白雲子正在打坐。南浦雲劍指白雲子,厲聲質問“你是不是在修習《修仙秘術》?”白雲子已然入定,充耳無聞、寂然無聲。南浦雲復又問道“第三卷經文,為什麼不轉謄給我?”白雲子依舊不答。

南浦雲焦躁起來,心頭的嫉恨、埋怨奔騰而出,讓他生起惡念。他鐵劍抖動,刺入師父的胸膛,齋堂內頓時血光飛濺。白雲子倒在蒲團上,仍然雙腿盤踞,服氣導引不止。南浦雲驚慌起來,逃回房中,捲起偽《修仙秘術》,跳出圍牆,逃得無影無蹤。

第二日早課之時,一班弟子才現白雲子重傷倒地、血凝如塊,而南浦雲逃無蹤影。齊玉軑恨得兩股『亂』顫,說道“欺師滅祖,罪不容誅。貧道尋遍天涯,也要殺了這個孽畜!”白雲子僵臥病榻,微微笑道“不妨事,不妨事,我以道心觀人,他以人心觀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且隨他去吧。”

晏適楚在側,悽悽而悲。白雲子說道“我命尚在,你悲慼什麼?扶我起來!”晏適楚扶他起來,白雲子又索要筆墨紙硯。一眾弟子只得遵命,為他搬弄桌案、鋪陳紙筆。白雲子巍然坐起,服氣運功不絕,用真氣封住傷口、鎮住劇痛,伏在桌上奮筆而書。他筆走龍蛇,謄寫了第三卷偽《修仙秘術》,喘息一陣,搖頭感嘆,對道眾說道“道法幽微,三千道藏不過傳其皮相。若是偽經躥入,更是貽害無窮。若不糾誤戡『亂』,後人得此邪說,真是流毒無窮。”眾道士跪在病榻之前,聆聽教訓。

白雲子重傷之際,用十二天時間,寫下十二卷文稿,題名為《修真秘旨》。寫成之時,白雲子將書稿交付晏適楚,囑託道“我這部《修真秘旨》,比起前聖的巨著,自然是塵泥一般,但對於那些誤入『迷』途的弟子,卻是治病的良『藥』。你將《修真秘旨》贈給南浦雲一本,那捲偽書,你也退還給他。你要他自己看看,兩部書孰優孰劣,誰是正道可循,誰是邪魔害『性』!”

晏適楚含淚答應,將書稿收下,慎重保管。第二日,眾弟子再到白雲子房中探望時,見房間與往日無別,白雲子卻不知所之,只留下他平日衣冠一套。眾人尋找七日之後,以為他已修成正果、羽化登仙,這才喪致哀,併為他建起衣冠冢。

喪事完畢,晏適楚主持刊刻《修真秘旨》,只刊出兩部,一部藏在陽臺觀,另一部和《修仙秘術》第三卷的寫本放在一起,由他自己保管。他揹著書雲遊四方,尋找南浦雲,欲遵照白雲子遺願,將其贈予南浦雲。經歷十年光景,二人終於在終南山下相會。

晏適楚實指望南浦雲當面懺悔,卻不知他修習偽《修仙秘術》已深,沉『迷』其間、不可自拔,對白雲子及陽臺觀諸人積怨極深、惡語相加。晏適楚怒火攻心,恰好身邊野火漫天,盡是農夫畲田,他將褡褳裡的偽《修仙秘術》第三卷寫本取出,高高舉起,投入熊熊烈火。

南浦雲撲進火中,搶救《修仙秘術》,險些葬身火海,那捲書早已化為灰燼。他狂『性』作,拔劍在手,厲聲質問“師父叫你將書稿交給我,你怎忤逆老人家的遺願?”晏適楚冷冷一笑,說道“你可以欺師滅祖,我就不能違揹他的遺願?”

南浦雲氣炸胸膛,恨不得將晏適楚砍作肉泥。他見晏適楚巍然直立、無所畏懼,而自己當年行刺師尊,心中畢竟有些愧疚,況且身邊又有眾多農夫,沉思半晌,不敢作,只得將寶劍收回。

晏適楚將包袱中十二卷《修真秘旨》擎在手中,說道“這是師父的遺著,你若想讀,二十年後來找我來取。”南浦雲陰森森道“我今天不殺你,二十年後再取你『性』命!”

晏適楚仰天一笑,說道“二十年後,終南山下,我將這《修真秘旨》,還有我的『性』命,一併交付你便是。”南浦雲轉身離去,憤恨道“二十年後,終南山下再會,決不食言!”

轉眼二十年過去,晏適楚已知天命,在王屋山北的一片岩石之上,與六個年輕人講起往日的故事,仍不免搔長嘆。嶼蘅跟隨他十餘年,從不曾聽他講起這些掌故,不覺如痴如醉。澗石靠在石上,似夢似醒,他只知道,月在天涯,而嶼蘅近在咫尺。

小雨了一回怔,問道“晏先生,你在青州說過,你有個一生之敵。這南浦雲,便是你的一生之敵嗎?他後來怎麼又成了逍遙谷主呢?”

晏適楚看了她一眼,繼續說道“南浦雲就是我這一生之敵。他本來天『性』聰穎,又肯用功,得了那兩卷《修仙秘術》,勤學苦思、觸類旁通,也小有所成。只是他頗不自持,四處賣弄武藝、故弄玄虛,哄騙一幫遊民跟隨他,尊他為師長。天寶年間,他在河北一帶小有名氣,被那安祿山請到營帳之中,做了幕僚。後來安祿山叛『亂』,他跟隨軍中,也十分威風神氣,趁機糾集弟子、擴張勢力,以至於霸人田產、奪人戶宅。玄宗遜位,肅宗登基,徵調大軍討平賊寇。安祿山雖然潰敗,南浦雲的逍遙谷卻養成了氣候。前任的淄青平盧節度使侯希逸,當年是戰場上的一員驍將,殺得安祿山七零八落,『亂』軍之中差點將南浦雲砍死。南浦雲逃回逍遙谷中,處心積慮陷害侯希逸。我前番去往青州,正是為了查探動靜,險些被他的黑衣人擒獲。”

牧笛聽到這裡,點頭說道“我爹爹——不,侯希逸,他『迷』信佛陀、不務正業。南浦雲安排不滅和尚和鹿友先生,日日談講妖邪之術,哄得他團團轉。十年時間,不廢一兵一卒,將侯希逸逐出青州,這南浦雲實在高明得很!”

晏適楚這才知道牧笛是侯希逸之女,道了一聲“失敬”,繼續說道“逍遙谷在嵩山,本是白雲子的恩師亦即我的師祖潘師正隱居之處。師祖仙逝之後,逍遙谷中的幾個弟子皆不成氣候,日漸敗落。南浦雲便領著一眾弟子,趕走了那些道士,強佔了逍遙谷,以此為據地,日益坐大。再後來,他的追隨者越來越多,他便傳授他們本領,將他們派往四方,縱橫捭闔、巧取豪奪,掙下不少產業。他手下的三十六頭目,尤其是那八大豪傑,有的佔據銅山、鐵山,有的專擅鹽鐵漕運,有的開山建宅、廣佔良田。只是這些豪傑、頭目所獲之利,不能自專,每年要向逍遙谷進貢。因此,逍遙谷諸人,每年秋天要聚會一次,議定貢賦數目,這便是獻麥之會。一到冬至,所有貢賦需收歸逍遙谷中,由他駕下四大監察代為掌管。”

牧笛說道“我爹爹——不,侯希逸唸經,常說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若真有報應,南浦雲這樣的人就該死一千回了!”晏適楚笑道“那牛鼻子齊玉軑,跟你一樣的想法。他歷數南浦雲諸多罪行,什麼欺師滅祖、喪盡天良、散佈妖術、蠱『惑』人心、強取搶奪、侵吞兼併、欺男霸女、草菅人命,件件都是死罪。齊玉軑揹著一把寶劍,四處追殺他的一班弟子。這十年間,逍遙谷三十六頭目如今只剩不到十八頭目,聽說四大監察也被他除掉二人,南浦雲新近提任二人,才彌補了空缺。”

牧笛說“擒賊先擒王。齊玉軑真有能耐,就該直接把南浦雲給殺了。他一死,樹倒猢猻散,一了百了。”晏適楚說“齊玉軑何嘗不想殺了南浦雲?他的老巢在逍遙谷,通向峽谷只有一條崎嶇小徑,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谷中更是機關重重,如同天羅地網,只有進去的,沒有出來的。逍遙谷四大監察,以及眾多黑衣人親信,個個武藝高強,日日守護左右。更何況,這南浦雲也酷愛四處遊『蕩』,終年不見行跡,想要殺他,哪裡尋得著?”

小雨這兩日埋怨晏適楚對她過於嚴厲,此時卻坐在岩石上聽得津津有味。她以手捧腮,問道“晏先生,你前一陣子去了青州,果然是為了去查探動靜嗎?”晏適楚笑道“我隱居深山,吃穿用度,卻都要使錢。不進城去賣幾顆『藥』丸,哪裡有錢來?”小雨道“你只在附近賣你的『藥』丸就是了,河陽也賣得,洛陽也賣得,何必去得恁遠?”

晏適楚說道“我雲遊四方,一來是生『性』好遊;二來是深藏行跡,躲避追殺。”嶼蘅吃了一驚,問道“師父,你與南浦雲結仇,是他要殺你嗎?”晏適楚答道“我與南浦雲在終南山相約,二十年後再送上這條『性』命。誰知他只等了十年,就安排黑衣人四處尋我蹤跡,欲施毒手,”他轉過面來看著嶼蘅,“這許多年來,我明裡是帶你四處雲遊,暗裡卻是四處逃難。光他一個南浦雲與我為難也就罷了,那齊玉軑,也是一心心要除我而後快。”

偶耕十分不解,問道“齊道長雖然粗蠻無禮、殺人如麻,可也算得嫉惡如仇,怎麼會要殺你呢?”晏適楚道“此事說來話長。白雲子登仙之後,陽臺觀選出新方丈,以及八位院監。方丈和院監一心光大道術,三日一講經、五日一弘法,每十日還要例行考課。如此還不肯作罷,又生出無數的繁文縟節、例律條文出來,『逼』著我們日夕用功,硬要把三千道藏倒背如流。我生『性』疏懶,哪裡受得了這些?因此一氣之下,離了陽臺觀,只在山野之間逍遙遊『蕩』。那齊玉軑便視我為叛逃師門,與我不共戴天。更何況,我在江湖上賣些丹『藥』、牟取利益,他便認為我棄了大道、著了邪道,淨做些蠱『惑』人心、誆人錢財的勾當,因此更不能容我,一心要為陽臺觀清理門戶。”

牧笛皺眉道“這齊玉軑也管得太寬了吧!他若是掌管刑部,天下人豈不一半要受刑而死!”晏適楚道“不必議論他人。我的丹『藥』賣出天價,窮人根本買不起,在江湖上已是臭名昭著。漫說是齊玉軑,尋常百姓也容不得我活下去。”

月上層雲,星垂九霄。崑崙奴已和澗石枕藉成眠。偶耕坐領山風、仰受山氣,只覺得身體爽健、睡意全無。他問道“晏先生,我還有一事,至今不解。”晏適楚站在月光之下,見他雙眼灼灼,似有滿腹疑團,因問“偶耕小友,你有何事不解?”偶耕道“你方才說我修習的功夫,乃是從《服氣精義論》經文中得來,那司馬承禎,亦即白雲子,便是我的師父。但是依晏先生所述,白雲子已仙逝二十餘年,他去世的時候,我尚未出生呢。”

晏適楚答道“這也是我的疑『惑』處。你所學的功夫、所誦的經文,便是《服氣精義論》無疑。只用三年時間,教你懂得其中奧義,引你走上服氣正途,若不是白雲子本人,這世上斷無旁人能及於此。更何況,白雲子當年只留下一套衣冠,並無遺骸,其人不知所之。世人皆道他得道登仙,駕鶴凌虛而去。只因眾口相傳,大家便信以為真。依我揣測,駕鶴登仙是假,出走雲遊是真。白雲子一生篤學,文章著述汗牛充棟,可謂道法高深。不料人生末年,被自己的弟子嫉恨,招致大禍。經歷此番劫難之後,他必定是獨見道體、自得道真,因此脫離凡俗,連這陽臺觀也一併拋卻,一任本心獨自去了。偶耕小友真是三生有幸,在山川水澤之間得遇真人,受其真傳。他用三年時間,教你道法、傳授本領,見你心『性』澄澈、又善穎悟,這才安心自得,無疾而終。”

偶耕聽起恩師往事,不勝悲慼,說道“師父衣冠冢應在王屋山中,我理當前往祭拜。”晏適楚說道“我適才所言,皆是猜測,並無實證。縱然白雲子是你先師,你傳其道法便已足矣,何必守那些俗禮,非要到墳前一拜!”

牧笛暗自想著心事,問道“這麼說來,偶耕竟是齊玉軑的師弟,也是晏先生師弟?莫非他也得留在陽臺觀裡做道士?”晏適楚搖頭笑道“做道士不必悟大道,悟大道不必做道士。更何況,齊玉軑瞅著偶耕小友武功、內力十分眼熟,便認定他是南浦雲的門人,不是南浦雲駕下的監察便是手下的頭目,一心要置之死地。陽臺觀再大,也沒有偶耕小友的席位。皇家欽定的道籙之內,也沒有偶耕小友的名字,小友想做道士也是難於登天呢。”

牧笛心頭的顧慮這才解除,偷偷看了偶耕一眼。偶耕坐在地上一動不動,淵默沉寂,如同一塊沾了霜的岩石。

喜歡大唐偕隱請大家收藏大唐偕隱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