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七百六十二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

第七百六十二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洪荒:我開局變了成鳳凰蛋 重生之如何在漢朝科學修仙 異事檔案館 桃花王爺 載入大帝模板,截胡太清立人教 繫結直播系統我要瘋狂卷錢 天青仙途 金雕俠侶 我在異世居然成了個墜子 從大唐斬妖開始,逐鹿成神 請神赴死 我本紅塵客,自在逍遙仙 養屍御煞,我家娘子是旱魃 自煉丹開始長生 逐月之戰 長生修仙,缺陷越大我越興奮 西遊:靈山只是中轉站 闡教道友,請上榜 洪荒浩劫風雨情 人間蕩魔志

一個民族需要英雄,沒有英雄的民族不是一個完整的民族,不懂得珍惜英雄的民族更是一個可悲的民族,若是這個民族連自己的英雄都不懂得感恩和銘記,那麼註定永久沉淪,乃至於是在民族競爭之林中遭到淘汰。

在相當長的歷史程序中,華夏民族出現過相當多的英雄。因為是民族形式的英雄,那麼當然是帶有很強的狹隘性質,通常在對外擴張乃至於是抵禦異族入侵上。

通常而言,英雄就是那些為民族做過貢獻的人,限制但是包括於對外戰爭貢獻者、文化貢獻者、思想貢獻者、科技進步者……等等很多。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珍惜英雄的民族會在那個過程中顯現出前所未有的向心力,特殊的歷史程序中揮出難以想象的團結。可是華夏的因為制度和一些奇怪的原因,在很多時候並不珍惜自己的民族英雄,像是趙國的國家英雄李牧死在君王的猜忌之下,像是秦國的國家英雄白起被君王逼迫自殺,像是岳飛也是死在君王的猜忌之下,更有在那麼一段黑暗時期裡吶喊出“殺胡令”的冉閔非常“神奇”的成為阻礙民族融合必然趨勢的罪人。

沒錯了,英雄的誕生是因為有人需要力挽狂瀾,但是英雄往往死在統治者的忌憚和猜忌之下,那是因為統治者害怕英雄累積足夠的威望顛覆自己的統治。另外。因為需要而可以抹殺一些英雄,這個……不說也罷。

當英雄可以隨意地迫害而死,因為需要可以抹殺甚至是詆譭。還能奢望在有需要的時候有英雄能夠站立起來嗎?

沒人敢當那個英雄的時候,只會形成越來越多人的冷漠,在國家又需要的時候選擇旁觀甚至是期望改朝換代,老奶奶、老爺爺摔倒也沒人敢去救助了……

觀念需要時間來養成,在殘酷中建設美好,在頹廢中尋找希望,思想的建設不是一代人兩代人的事情。

“第一期工程已經啟動。最快可以在明年春季完成第一批次的工程。那時候可以將陣亡將士的骨灰移入,需要什麼規模的儀式還需要王上做主。”

“以往。有什麼例子可以借鑑嗎?”

“……這?”

之前從未有官方形式的陣亡將士入殮儀式,也就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先例在。

在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兩軍交戰之後對於雙方陣亡將士的待遇區別幾乎是沒有,除了極少數的將領級別的陣亡者能夠擁有一座墳墓之外。士卒基本是挖坑集體進行掩埋,若說要真的有什麼手續也不過是區分陣營,不使之不同陣營的陣亡士卒同埋一個坑。

當然了,遭遇到大仇恨的雙方陣營廝殺,勝利的那方士卒會被掩埋,失敗那一方的將士將被暴屍荒野,不過相對來說這樣的事情極少生,畢竟屍體不進行掩埋對於可能產生瘟疫的後果誰也無法承受。

“沒有可借鑑的例子?”呂哲似乎是愣了一下。

自呂哲崛起到現在,雖然是在屢次交戰中作為勝利的一方。可是將士的陣亡無法避免。根據在冊統計,呂哲崛起的過程中損失的將士達到了十三萬,十三萬的損失中可以找回屍體的陣亡者數量是七萬四千零一人。殘廢的將士是三萬二千四百人,其餘都是算在失蹤名單。

七萬四千零一位陣亡將士有些是已經進行就地掩埋,大部分是火化之後骨灰裝進了陶罐,骨灰盒一直是由軍方進行保管,陳列的位置是在南陵成外幾處臨時的靈骨塔之中。會有這樣的事情原因並不複雜,是因為大多數陣亡將士找不到其家屬。或者是陣亡的將士的家人同意軍方收斂,其實也是呂哲早就想要建造一座陣亡將士共同的歸宿地——既烈士園。

位於夷陵的烈士園佔地將會過四十平方里。可見對於該座陵園的重視有多大,不過關於單體墓地卻是不多見,採取的是現在就有的神社模式。

什麼是神社模式?就是將靈位擺在骨灰盒上面,成階梯狀進行擺設,然後在神社外面建造一面“事蹟牆”,將可以考究的陣亡將士生平和陣亡經過進行雕刻,那麼一場戰役中陣亡的將士也就會被歸納在一個獨立的神社中。說白了吧,倭國的某個神社就是春秋模式的祭拜方式,只是在某些細節上不同。

“陣亡的將官不進行額外的安置?”司馬欣特別問了一句。

呂哲點了點頭,在官府的行為上,不應該在這種事情上特別進行階級待遇,將士們生前是一同征戰,死後一塊長眠,也在同一座神社中接受祭拜,多少對於普通士卒和家屬是一種安慰。要是將官們的家屬想要有其它的待遇,那就私下在私有的土地上去辦好了,沒人會去幹預什麼。

對了,目前華夏神系也沒有一個系統,甚至可以說就沒有一個明確的顯現,民間對於信仰依然是停留在圖騰和祖先上面,那麼也就是一種原始社會的崇拜模式。像是三清道尊還沒有出現,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道教,倒是道教的一些理念已經有了。另外佛教也沒有傳入華夏疆域,佛與佛陀的概念自然也是沒有。目前民間大肆盛行的是一種巫教體系,也就是那種萬物皆可為神的信仰,對於驅邪什麼的還是處在原始社會的舞蹈上,那種舞蹈叫儺舞。

最為重要的一點,也不知道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什麼,華夏土地上的貴族擁有家廟的存在,西方土地上也有家廟的存在。在華夏這一方,家廟是供奉祖先的神聖所在,西方的家廟卻是供奉家族神袛。

因為有家廟的存在。一些類神職人員其實已經出現。華夏模式是由族中的某些血親擔任那一職位,也就是一種類似於長老的角色。西方模式的神職人員則是屬於公職人員,也就是隸屬某座神廟的在冊僕人什麼的。

在呂哲早先的認知中。巫師是苗疆的一種通靈人物,通常是作為一種擁有強烈神秘色彩的存在。隨著對當代越加了解,他也就知道目前的巫師與後世存在根本意義上的不同,至少就不是一些專門養蟲子的老婆婆什麼的。

目前的巫師所擔任的職業很多能在道教中尋找到影子,像是入殮師(閩南叫‘師公’,每個地方的稱呼都不同),其實就是類似於天師的一種神職人員。另外祈福的職業、消災的職業、祭奠的職業……很多很多都是存在的。

關於烈士園神社的規劃不止是顯現在建築物的規劃。還需要培養出一批專門侍奉的人員。而那些人員在目前其實並不難找,可以從黃老學派中尋找一些哲學家。儒家中尋找一些禮學家,也能從陰陽學派中找到對宗教有涉及的人。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漢末之無雙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