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資訊量頗大!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資訊量頗大!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神鵰:我楊過從孃胎裡開始修煉 屠魔斬仙 封神卡牌:從惡來與蘇妲己開始 山海傳之鬼車噬靈決 反派開局主角養母送上門 三國:封地爆兵,百萬鐵騎繞帝都 從仙雲山開始日常修仙 西遊:我是六耳,不做悟空 凡人修仙之莫簡離 無慾無仙 貧道 凡人修仙:科技種田 我從科學修仙成道祖 從小小仙吏到掌天聖人 一介武夫,也能舉世無敵 長生:從魔眼開始 修仙:從系統面板開局 蜀陵 歸源祁仙路 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援讚賞!

“整個烏孫的資源合起來,肯定是要過一億貫的,對吧?”劉邦臉上笑得有些輕浮,他說“他怎麼就那麼敢開口?”

蒙恬一臉的無語,他也好奇難兜靡怎麼就那麼敢開口。

烏孫送了兩個王女正在前去帝國的路上,隨同的有三百匹精挑細選的寶馬,另有一些貂皮和其它種類的珍貴皮草。

帝國目前已經開始在醞釀金、銀、銅三進位貨幣體系,大概是一枚二十克重的金幣等於十枚二十克重的銀幣,一枚銀幣等於五百枚三點五克重的銅幣。簡單而言就是,一貫等於二枚銀幣。

烏孫送往帝國的兩名王女,繁星體重八十六斤,白雪體重八十五斤,等於多少金子?考慮到身份特殊,就乘於百倍好了。

三百匹精挑細選的寶馬,實際上它們的價值還就真不是一點半點,特別是能夠作為種馬培養的時候,極為可能創造出一個輝煌的“騎兵時代”。

至於貂皮等其它珍貴皮草,實際上帝國就是缺什麼也不會缺少珍貴皮草,就是一些清單上的附屬品。

“六千六百萬貫要是換成金幣,數量是多少?足夠堆成一座金山了吧!”劉邦怎麼都覺得有些難以理解,他說“我們……似乎就沒有無償幫助過異邦,是不是?”

蒙恬還真的就很認真地在回憶,無論是秦國或者是哪個戰國,似乎並沒有生過無償幫助異邦的事情,有的只是一再地動戰爭。不然哪能將疆土不斷地增加,且周邊的異族數量也是一少再少。

帝國幹得更加徹底一些,至少之前各個有和異族相鄰的戰國。多多少少是會虛偽與蛇一番,但帝國只要現一個領土相鄰的異族都是掄開膀子。連最起碼的和平接觸一下都沒有,直接開幹。

“沒有,希望烏孫不會成為我們無償援助的第一個,有了一個開頭……那將會形成慣例。”蒙恬內心裡其實有點陰霾,他注視著劉邦,說道“烏孫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它是一片地勢高的所在,不缺少險峻山地。亦不缺乏平原,最為主要的是不缺水源。”

確實,烏孫從軍事角度來講是一塊兵家必爭之地,只要是牢牢控制住這裡,等於是控制了西邊進入帝國,也減少了草原胡人可能從這裡侵襲帝國本土的可能性。

烏孫西邊是那些名字比較長的中亞國家,南邊是盆地(吐谷渾),再南邊就是帝國一直沒辦法實施佔領的高原(藏地),北邊越過一些沙漠和戈壁則無垠的廣大草原。

帝國要是不對烏孫實施佔領,所謂的東方和西方貿易商道等於是不掌握在帝國手中。與蒙恬是從軍事角度出相比。劉邦看重的是商道的建立,那麼烏孫這塊地盤就必須為帝國所掌握。

“中樞……不會無償援助烏孫吧?”劉邦其實也並不是那麼確定,他說“為了達成某些目的。我怎麼覺得中樞有可能會援助烏孫呢?”

蒙恬基本認可劉邦的猜測,皇帝近些年做了不少事情,不管是看得懂還是看不懂,先帝國越來越強盛是不爭的事實,國家強盛不單單是指軍事力量的強大,還是國庫與民間收入的增加。

皇帝要緩慢地來改變擴張策略,比如需要裁軍的前提下,不再同一時間段同時進行多場會戰級別的戰役,那麼在徵北戰役動之後。除非是必須的前提下,沒可能再動大型的徵西戰役。

在帝國不在西域動戰役的基礎上。不管是物資還是兵力都沒可能傾向於西邊,就是在這種前提下烏孫有存在的必要。

既然烏孫有存在的必要。中樞就不會百分百地排除無償援助烏孫的可能性,只是沒可能說按照烏孫提出的清單來,差別是援助多少。

“我沒有忽略的話,帝國近期討論的立法中,關乎到對外事宜必須取得二府和二署的半數透過,然後呈給陛下,陛下若是不表表意見,則以二府和二署的投票結果作為標準?”劉邦很注意一些邸報的,他掐著指頭說道“執政府一直認為軍方需要適當地約束,不會同意在徵北戰役動的同時開啟徵西戰役……至少是不會同意西域的帝國軍隊有什麼太大的動作;太尉署近期被裁軍的事情攪得有些複雜,安排退役復員那些事都忙不過來,怎麼都沒有功夫管西域的事情;將軍府倒是會同意西域大動,他們現在是執政府贊成的,只要找到漏洞就會反對;檢察署的話語權還不大,他們不會輕易表意見。”

蒙恬含著微笑靜靜地聽著,心裡在想什麼則不可而知了。

帝國有點怪,特別是皇帝看上去更怪,任何一個君王都恨不得將所有的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帝國皇帝明顯是持續地在將權力平攤下去。

中樞指的皇帝、執政府、太尉署、將軍府和近期新晉崛起的檢察署,大概是近一兩年皇帝先是不留痕跡地將一些權力的行使權轉交到各個部門,只是保有決策權,然後沒等大家反應過來,一個叫作“法案”的東西突然就出現了。

法案是什麼玩意?其實懂的人真心不多。

近一兩年大多數官員都現了一點,他們提出的意見只要有效,通常是會被記錄並存檔,某一段時間後會被拿出來在大朝會進行討論,只要不是出現太多人反對,那項建議就會歸納到“補充條例”的檔案裡面去。

那樣就算完了嗎?不!像是有一些地方官吏收到什麼行政指令,會去詢問民間的群眾,比如哪一項東西好不好,然後進行資料整理。等待收集到足夠多的民間意見,那項“補充條例”就會被某個官員提出以律法形式確定的方式,正式成為律法的一部份。

好高階好先進的樣子啊?但不得不說的是。這種事情還真就不顯得特殊,不就是換成了以前的民間三老收集意見向地方官府彙報,然後再由地方官府彙集向中樞。經由中樞的討論再選出可執行的意見,形成國家律法的一部分嘛!

帝國改了一下方式。是先建立起一個框架,由上而下向民間收集類似於民調之類的資料,但其實根本意義上是屬於“換湯不換藥”的一種,由被動轉為主動。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重生之軒轅武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