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異想天開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異想天開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劍令逸傳 苟在魔門修仙長生 這仙路漫長又多難 洪荒:不庇人族?那就別想成聖! 我有一劍,可誅萬魔 家族修仙:開局獲得盜墓指南 邪仙行 原來我是神界大主宰 躺平長生志 風貓劍 諸天縱橫:從東方不敗開始 竹霧記 山海引路人 仙子想進步,發我好人卡 噬道仙蹤 仙路塵埃 永珍之始 兩世永生 一劍斬流年 武道俠心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援讚賞!

“我們應該怎麼幫助你們?”蒙恬這話說的非常有藝術性,並不是單指徵西兵團,是指整個帝國。

難兜靡立刻露出驚喜的表情,帶著熱切的期盼,說道“武器,更多的武器;糧食,更多的糧食。”

蒙恬不留痕跡地蹙了一下眉頭,他覺得難兜靡要是想要尋求不付出代價的援助,那是在痴人做夢。

帝國講究的是有付出必須要有回報,自建國之後哪怕是對待本國子民也從不毫無理由地進行施捨,是那種哪怕是面對再怎麼艱難的情況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施捨。

什麼情況造成哪怕帝國子民非常困難也不無償資助?還不是因為先秦時期的社會風氣使然!

在這麼個年代裡,無論是律法嚴酷的秦國,或者是其它律法不完善的秦、趙、燕、齊、楚、魏,除非是特別昏聵的君王,犯傻去進行那種施捨行為,不然真的沒有什麼無緣無故的施捨。

後世的許許多多社會學家用無數種觀念來證明一點,那就是春秋戰國的君王們都是混蛋,寧願看著子民餓死也不賑災。這些“磚家”根本就是斷章取義,他們無視了各個戰國國力有限和當時社會交通的困難,然後用各種事實而非的“事實”來批判君王是一群冷血的人。

實際情況是,每個時代都會有屬於當時的社會觀念,在上古先秦時期可不講究有人無緣無故地對自己好,畢竟只有腦子不正常的人才會有“四海之內皆我媽”的觀念,斯文一點應該是叫“不食嗟來之食”。

在這個歌年代裡,講的是“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但是要說一句天大的實話,更多的時候因為時代的受限,君王只能是指著某個山脈或是河流。說“你們可以到那裡去就食”,也就是讓災民自行到那些地方去尋找食物。

君王讓災民去山脈或河流尋找食物?這裡有一個大背景前提。山脈和河流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屬於“領主私產(國有私產)”。開放山川水利讓民眾自己動手去尋找吃的,實際上已經是無比的仁慈了,並不一定要是將食物煮好了親手喂到誰的嘴巴里才是仁君。(讓天~朝去開放國有私產讓民眾任取試試?)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不無償施捨以培養懶惰和民眾需要幫助時國家出力,各有各的出點。真正的事實是,呂哲認為民眾完成了對國家的義務(賦稅),其實國家在民眾有需要的時候應該給予幫助。可最後他不是說服了一幫臣工,反而是被一幫臣工給說服了。

不無緣無故地施捨,那是不為了造成懶惰的思維,呂哲統治下的帝國是繼承了從上古先秦時代下來的觀念,但還是在呂哲強硬要求下做出了一定的改良。比如,設立專門的基金提供低息借貸,用以令有需要的人渡過一時間的難關;再比如有需要的時候開啟國家工程,任聘需要工作的群體,給予他們親自動手豐衣足食的環境;或是突性災難前期的責任幫助,也就是提供必要的安生住所和食物。但存在時限。

和稀泥一般的政策早就被以律法形式確定下來,帝國在律法上卻是沒有關於是不是無償資助外國的條款,因此蒙恬一方面聽難兜靡碎碎念要什麼覺得好笑。另一方面也是存在遲疑。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為帝國攻擊峻稷山形成有效的協助,同時還能夠出兵到吉脫的背後……”難兜靡也不知道是熱的,或者是因為興奮,說得滿臉油潤的通紅“與帝國一同夾擊吉脫,將他們徹底的殲滅!”

什麼情況這是?難兜靡是說,他開出來的那些清單,帝國要是可以提供的話,不但能夠在北部反攻呼揭人、丁零人等亂七八糟的聯軍,還可以鎮壓烏孫內部的反叛。只要是烏孫的情況好轉,會出兵協助帝國。

難兜靡開出來的清單也不算太長。大多是帝國能夠拿得出來的物資,問題是數量非常龐大。光是軍械就大到可以武裝起至少兩個帝國制式的軍團,糧食起運的基數是五十萬石,其它雜七雜八的東西甚至包含了一些奢侈品。

“奢侈品是為了賜予一些領,保證他們站在王庭這邊。”難兜靡見蒙恬愣神和劉邦傻眼,解釋道“也能夠去收買那些部落,讓他們反戈站在我們這一邊。”

蒙恬愣神,是他已經被“震”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劉邦傻眼,那是他突然現難兜靡比自己無恥上起碼一萬倍。

帝國是需要烏孫沒有錯,但實際上並沒有到了那種非需要不可程度。難兜靡已經不止是獅子大開口那麼簡單了,分明是腦子燒給燒傻了才會說出那樣的要求。

帝國一個精銳主戰軍團,包括了至少五萬套的制式金屬甲冑,每套制式金屬甲冑的價格為三百貫;至少三萬套的皮革制皮甲,每套皮革制皮甲價格為一百八十貫;騎槍數量需要三十萬杆,每杆騎槍價格為十五貫;斬馬刀數量是七萬柄,一柄斬馬刀價格為五十貫;勁弩至少二萬部,每部價格七十貫;連射弩四萬部,每部價格八十貫;騎弓三萬副,每張騎兵價格為十五貫;弩箭和普通箭矢因為有相關配套器械的關係相對便宜,分別是弩箭十五個五銖錢、普通箭矢一枝六個五銖錢,一個軍團出戰狀態的基本攜帶基數為二百五十萬枝弩箭和一百八十萬枝普通箭矢;其它雜七雜八的物資不一一細數。

一個一個相加起來,一個精銳主戰軍團不算損耗和後續的補充,光是裝備就需要三千三百萬貫以上,而三千三百萬貫只是一個基礎,實際上持續投入肯定還有不少。

當然,烏孫是想要一次性的兩個帝國精銳軍團的軍械。不用算上後續的補充,那就是光軍械合起來就空口白牙要帝國無償給予價值過六千六百萬貫以上的物資。

帝國目前一年的民生賦稅總額度是七千萬貫總有,唔……是不算上對外掠奪的收益。要是算上掠奪帶來的收入實際上一年是過六億貫左右。這樣看來帝國還是挺有錢……不,不是“挺有”。根本就是快富得流淌黃金做的金汁了。

問題來了,恰恰是因為對外掠奪產生的收益異常恐怖,因此皇帝和軍方要求有二十個常備的國防軍軍團數量,執政府一開始還不願意,說是軍費開支太恐怖,可是皇帝和軍方一一細數了軍方對外掠奪帶來的資源,執政府眾人傻眼了片刻反而轉過來認為二十個軍團的數量有點少,常備軍應該更多才是。前提是把軍隊灑出去不斷……呃,搶劫!唔……最後還是皇帝拍板說就二十個。

執政府後來一直在進行清算,不是說清算誰,是清算本土之外的掠奪,例如本年度會產生多少收益,然後是加強對本土之外的支援又能增加多少,是每年的持續增加。

執政府的效率很快,他們經過一再的推算和根據勘探資源的核實,認為要是非本土的那些產業得到人力物力和技術支援,大概是到了五年後。帝國非本土的領地每年至少能為帝國產生十五億貫以上的收入。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閃婚甜妻:腹黑男神,早上好 神劍笑 紅樓之公子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