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九百六十五章 就是那個李信!

第九百六十五章 就是那個李信!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崛起中世紀

錢不就是貨幣嘛!若是早上個四五年……不,應該說若是沒有與帝國有接觸之前,烏孫其實並不太看得起貨幣的價值,他們大多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使用馬匹、牛、羊等牧畜來作為硬通貨。

西域這邊沒有貨幣嗎?不,不是。西域眾多城邦都有屬於自己的貨幣,特別是強大的城邦貨幣的金屬越是有價值,大多是採用金子和銀子,不過倒是沒有城邦使用黃銅來作為貨幣。

烏孫曾經是西域最大強大的國家,可是烏孫遊牧族群的特性註定他們不會生產自己的貨幣。會這樣當然是有其原因,其一就是烏孫冶煉技術不行,再則就是不懂得相關的開採技術,最為主要的原因則是烏孫認為買不到的東西總是能用刀劍或是恐嚇方式獲得,很長一段時間裡靠近烏孫的眾多城邦就是“羔羊”一般的存在,時常被“剪羊毛”。

“怎麼好意思呢?”舍阿嘴巴里是那麼說,腦袋卻是一直在點頭“打折,帝國那邊有打折的說法。帝國軍方採購物資,我們一律打八折!”

韓信“嗯”了一聲,似乎是失去了說話的興趣。

一邊的餘樊君臉上閃過一絲的鄙夷和蔑視,烏孫需要來自帝國的援助,可是烏孫能夠給帝國的卻是少到微不足道,偏偏烏孫還沒有意識到這點,竟然連奉送必要的物資都吝嗇。

舍阿又談了另外一些事情,告辭之前還保證一定會提供必要的食物,隱晦地提出有錢一切好商量。

帝國財政一直是赤字狀態,可是帝國的官方從來不缺錢,能夠用解決的事情一概不是難題,但是有時候花起來心裡可真不是那麼舒服。

舍阿一走。後賬的門簾被撩開,何懌和幾個人一同走了出來。

“愚蠢的烏孫人。”何懌臉上面無表情“他們在葬送自己。”

“呵呵。”呂臣輕笑了幾聲,說道“這樣也好。那就大張旗鼓、沸沸揚揚地購買。甚至是知會商賈。讓他們花錢購買烏孫能夠購買的一切。”

韓信和餘樊君已經站起來見禮,聽到西域派遣軍長史呂臣的話。兩人配合地笑了笑。

“烏孫人是一個搶劫的民族,只是他們不太清楚手頭上貴重金屬的價值。”呂臣摸著下巴“烏孫人手裡大多有一些搶劫來的黃金,分開來數量不大,合起來卻是不少。或許也能讓商賈們用合適的價錢買下。”

本來有些人對於計劃日後吞併或是消滅烏孫現在這個帝國的盟友還覺得有些不地道,可是烏孫高層的鼠目寸光……或者說是吝嗇,還是貪婪?讓那些本來心裡覺得不好意思的人沒有了最後僅存的吝惜。

既然是有了惡感,不對烏孫開戰的前提下,怎麼坑烏孫都不算太過吧?烏孫人手頭上的黃金確實也不少。大多得自西域眾城邦。帝國金、銀、銅三進位的貨幣改革體系已經提上日程,跟隨使節團西向的商賈要麼是膽子大,要麼是有背景,身為高層稍微透露一點訊息讓他們喝頭湯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華夏大地,遠至殷商時期,近到大秦一統天下,市面流通的貨幣一般都是黃銅。因為純度高的黃銅色澤與金子很相像,因此就被稱呼為“金”,制定貨幣的時候有幾種類別,早期是刀幣、鏟幣的小額貨幣居多;壓制成為餅狀則是作為面額比較高的貨幣。也就是馬蹄狀的銅餅,因此也被稱為“馬蹄金”。

黃金和銀子在華夏其實也早被認為具有價值,不過因為數量太過稀少的關係。很難成為一種可以市面流通的貨幣而存在,一般是被使用來打造飾,或是用來制定一些裝飾用的飾品,少量被使用於大宗交易的暫代貨幣。金子與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它們的地位就是高階貨幣而存在,不過與庶民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只流通於貴族。

事實上最先將黃金真正當做流通貨幣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和吳國,大概是這兩個國家的領地上金礦較多的關係?早期的時候,因為冶煉技術的關係。冶煉出來的黃金純度並不是太理想,像是楚國和吳國冶煉出來的黃金就不是純粹的金黃色。反而是帶著青、藍,或許還有一些白、暗紅。估計是有著諸多的拌雜金屬,如少量的銀、銅,因為五顏六色的關係一度被稱呼為“五彩石”。

五彩石可是有相關傳說的,女媧補天的故事早在有商一代已經出現。黃金的模樣像是五彩石可不是胡說八道,事實上黃金的冶煉要晚於青銅,怎麼來去除黃金之中的雜質使之純度高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帝國目前的主要貨幣依然是黃銅,不過因為有呂哲干預的關係,黃銅不再被稱呼為“金”,該叫銅就是叫銅,金則是被轉到真正的黃金之上,也算得上是為以後的金、銀、銅三進位模式的貨幣體系做最先期的準備。

烏孫有使節團到過帝國,哪怕是瞎子都知道帝國市面上流通的是銅幣,並且瞭解到銅幣這種貨幣的購買力。

需要帝國的烏孫,他們不止是需要得到來自帝國軍事上面的幫助,更是需要從帝國那裡購買到種類繁多的物資,像是糧食就是比較迫切的一項商品。那麼烏孫怎麼在帝國進行購物?總不能是拉著馬、牛、羊去換吧!甚至他們想都沒敢想用刀劍的“付錢”方式。怎麼樣來獲得帝國的貨幣就成了一件必須思考的問題。

使節團之中有不少商賈,他們來到烏孫之後需要進行必要的補給,購買肉製品的時候早先是使用商品進行交換,後面深切感到以物易物的麻煩,嘗試使用銅幣來進行購買,可是一開始並不被烏孫人所接受。

烏孫是部落形式,說直白點就是部落的昆莫能對烏孫的所有掌握生殺大權,也有權力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干涉。普通的烏孫人不知道銅幣的價值,烏孫的王族和貴族再遲鈍也知道銅幣的價值。還是在王族和貴族共同干預下普通的烏孫人才接受銅幣可以購買東西的事實。

比較有趣的是,普通的烏孫人從帝國商賈這邊獲得了銅幣,他們手中的銅幣很快就被王族和貴族用其它東西交換過去。王族和貴族的行為大大提醒了普通的烏孫人。認為既然王族和貴族將銅幣當成寶貝,那麼銅幣肯定就是寶貝。結果是烏孫上至王族下來平民全知道了銅幣的價值。帝國商賈在交易的時候支付銅幣再無障礙。

“我們的貨幣流傳性越廣,對帝國越是有好處。”呂臣剛才已經解釋了很久,談到了相關的錢息等等概念,為那些擔憂帝國貨幣向外流出會造成損害的人好好地上了一課。不過他的出現可不是專門為了講解這麼一件事情,關於貨幣的話題也就適可而止,最後看向何懌,說道“副司令,相關事宜。您說,還是由我來說?”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走進現代修真 大鍊師 想成為武僧的我,系統逼我當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