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秦時小說家 >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稻粱難肥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稻粱難肥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穿越三國之我即劉封 大明:從科舉開始宰執天下 大周敗家子 假太監:娘娘別鬧,皇上看著呢 大夏攝政王 願作東北風 殘血染刀弓 最強皇子:被貶嶺南,我帶甲百萬歸來 坐問道 滿級的我帶飛廢物系統 我可做不了紈絝子弟 我!廢太子,開局立下滔天軍功 大明升官日記 我被歷史架空了 烽火八千里 水滸遺風 海上帝王之路:從漕幫造船開始 三國:納妾變強?開局盯上嫂嫂! 重生廢皇子:從被逼成為贅婿開始崛起! 止水行文箋

諸人相視一眼,對於文書的意見,一時之間不好說,但蓮子粥還是可以品味一二的。

“王賁上書之前,寡人就曾聞水攻大梁之法,此法令寡人心神震動。”

“大梁城,乃冠絕諸夏風華富庶之地,聚集諸夏泰半財貨,非同尋常之城池。”

“觀王賁文書,決水而戰,隨時可行,然是否採取此策,我等還需細細斟酌,可惜大田令此刻正在南郡,否則,以其當年在鴻溝水利之法,當有所言。”

輿圖而觀,王賁欲要水淹大梁,則需要佔據魏國河東逼近大梁城的要地,似乎……暫時受到些許攔阻。

可王賁既然有此文書,則表明有足夠把握。

放下手中玉勺,欲要聆聽群臣之意見。

“以水為兵,亙古未嘗聞也。”

廷尉王綰慨然而道。

“晉末水戰,趙氏並未因此而滅,是故並未撼動天下,也有晉陽之城根基略高之緣故。”

“今日則不同,大梁城處平原開闊之地,若然真的訣河水攻之,焉能不死傷庶民萬千?果然如此,秦國縱然得到中原,其利何在?道義何在?”

“義利兩失,何以安諸夏?”

隨即,王綰從條案後起身,行至殿中,先是一禮,而後說到出自己意見,明顯是反對水攻大梁城,且不合秦國一天下之道義根基。

霎時間,整個廳殿之內,陷入一陣短暫的寂靜。

道義根基這個話題……著實有些沉重了。

“老臣之見。”

“就兵戈之事說道兵戈之事。”

“果然水攻大梁城,王賁必有周密之安排,斷不會使得滿城庶民遭人魚之災禍,若然強兵攻之,以大梁城的城牆和內部糧草儲存,怕是三十萬大軍都得耗費三五年。”

“老臣所想,果然水攻大梁,而決水淹沒大梁城,卻又有另外一個麻煩,距離大梁城最近的大河遠在百里,怕是決水難以有效。”

“縱然決水,也得花費頗多民力,中間若有變故,則耽擱不知幾時,怕是也得一歲有餘。徒勞如此,還不若強兵壓上。”

國尉尉繚子起身,一禮而落,國府對於王賁攻魏的進度掌握很清楚,目下,王賁已經陳兵於大河以北。

而以眼下魏國廟堂的混亂,魏王傾向於調兵守衛大梁城,而非御兵於外,以至於大梁城空虛,偏偏囂魏牟以為應該率兵抗秦大秦於大河以北。

以免使得秦國真的決水淹沒大梁城。

無論如何,就水攻大梁城而言,還有另外一個不小的難度,那便是大河距離大梁城很遠,足有百里,根本不足以淹沒大梁城。

除非秦國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

“於此一點,李斯到有所言。”

“說來,還是昔年李斯與鄭國大戰鄭國渠的時候,閒暇所聊,鄭國身為水家,對於諸國諸般水利瞭然於胸。”

“點評魏國鴻溝之時,曾有語,鴻溝乃是從東去大河分出一口南下,引入大梁城外,宛若護城之河。”

“是故,李斯以為,引水淹沒大梁城,決水之口並不在大河,而在鴻溝,只是……鄭國曾語,鴻溝水量不足大,非有從大河之口決開補水,方能成其勢。”

“如此,則大秦並不需要耗費大多氣力,蘇代與信陵君所語滎水之決口,應為此。”

李斯起身,出列中央,拱手一禮,大梁城外的水利不算複雜,口中之語,一條大河東去,南下分出一條鴻溝,成為大梁護城河。

水攻大梁城,乃是從大河口子決開更大,匯入鴻溝,成其勢力,進而以護城河水之力,淹沒中央大梁城。

果然,李斯緩緩之言落下,殿中群臣目光看將過去,盡皆為之頷,上的昌平君熊啟亦如此。

“這……這一點老夫卻是未有了解過,鴻溝既然通大河,何以水量不大?”

大河貫通整個諸夏,水流水勢更是堪為諸夏第一,水量不需說。

尉繚子兵家傳人,十多年來一直著書《尉繚子》,於大梁城外的鴻溝卻是瞭解不多,今日聽得李斯一言,略有奇異。

“鄭國其言,乃是水事。”

“鴻溝修築甚久,歷經魏國幾代方才修成,通水百年,早先魏國實力強大之時,還能夠以財貨之力疏通河道。”

“然近年來,鴻溝之內的水道已經淤塞過甚,國府也無多餘財貨疏通河道,再加上戰亂連綿,以至於大梁城內早有民謠。”

“曰:鴻溝泥塞,半渠之水,河水滔滔,稻粱難肥。”

李斯對著國尉一禮,近前一小步,迎著上大王與左右重臣之目光,說道鴻溝水量不大的具體緣由。

歸根結底,戰亂之耽擱,財貨之不足。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大明:朱棣:我剛靖難,老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