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秦時小說家 > 第五百六十五章 攻守良策

第五百六十五章 攻守良策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唐首駙:我真不想權傾朝野 神威天降九皇子 從明末投資李自成造反開始 相公,陛下又請辭啦 我屢獻毒計,曹操勸我善良! 大宋神捕:潘金蓮這個案子不簡單 抗鷹之前,我漢斯上將回國 慶餘年:我帶刀進諫,慶帝氣瘋了 大秦:從紈絝世子到邊關戰神 紅警之我是一個大兵 耕讀之家 無恙否 逆旅季漢 戰爭攪局人 十人遺書 悠遊大唐夢 南疆有喜之九殿下的封王日常 我在貞觀兩三事 亮劍:我有殺敵爆裝系統 冰汽時代獸國

上將軍蒙武輕輕一笑,大王此次特意詔令武真君入軍中,以謀軍功,自己也能夠猜出些許目的,看得出,接下來武真君在朝中的分量更重。

此次出戰,若是勝了,怕是武真君頗有可能封侯!

若是敗了,眾人皆有懲戒,怕是武真君南陽獻地之功,也是不存!

不過,觀武真君並無插手軍中大策,倒是令蒙武心中微安,一個從未領兵之人,但又身居高位,若是出言之,自己不採納,怕是見惡於對方。

若是貿然採納,又恐怕于軍勢不合,好在武真君不俗。既然對方給了自己這個面子,那麼,自己也當有所表示,當是對著身側的一位隨軍司馬看去。

數息之後,便是兩個人手持兩個木製托盤而上,其上覆蓋黑色的錦帛,觀此,中軍大帳又為之寂靜,道道目光看將過去,均為之眼熱。

對於木盤上的事物,他們自然知道是什麼,也是他們入軍所渴求的東西。

上將軍蒙武從上走下,從一位隨軍司馬手中接過一隻木盤,行至王翦跟前,雙手慎重的遞將過去,此舉,便是交出關外五萬大軍。

“定不負大王所託!”

王翦豁然起身,先是對著蒙武一禮,而後雙手接過那木製托盤,凝重而道。

蒙武為之頷,而後,沒有遲疑,轉身行至另一側的周清跟前,如法炮製,將手中托盤遞將過去,交接軍令文書。

“定不負大王所託!”

拱手對著蒙武一禮,雙手接過托盤。

“定不負大王所託!”

隨其後,軍帳之內,諸人盡皆而起,沉聲喝道,士氣陡然而起。

******

與此同時,在趙國朝野得知秦國即將再次攻趙的時候,瞬間,整個邯鄲之內的紛爭為之一靜,無論是趙王遷,還是前太子嘉,都不由自主的暫緩彼此爭鬥。

趙王遷雖不善政事,但也明白邯鄲內耗,對於秦國來說,是一個大好訊息。於太子嘉也是如此,邯鄲內耗,損失的是趙國之力。

值此秦國攻趙,若是繼續這般下去,怕是如秦國所願了。

只是,隨其後,朝野上下就如何抵禦秦國陷入僵局,趙王遷屬意駐守在雲中、雁門的李牧,而前太子嘉屬意被趙王遷囚禁的老將廉頗。

至於其餘趙國將領,如趙蔥、顏聚、司馬尚等,雖也有名,但面對秦國名將蒙武、王翦,則沒有必勝之把握,故而不敢冒險。

只是後來,不知如何,也沒有半點訊息湧出朝野,趙王遷便是詔令老將廉頗出邯鄲,率領十二萬大軍前往太行之山,駐守太陘八口之處。

“大將軍,昨日秦國上將軍王翦與武真君道家玄清子已經到達上黨之地,匯合蒙武兵一處!”

軍都陘口是距離邯鄲較近的太陘八口之一,趙將廉頗率領十二萬大軍便是大半駐紮此地,其餘兵力則是分散於其餘所在,以免被秦軍趁機攻破。

大將軍幕府之內,須皆白的老將廉頗再上不斷來回手中,手中之劍在身側懸掛的輿圖之上,不斷點動,聽身後一位軍將言語,輕嗯一聲。

“此戰,諸位有何良策?”

數息之後,仍舊在細細打量輿圖的廉頗轉過身軀,而今年歲早已過七十,但眉目之間,仍是有神,蒼老的容顏之上,顯露一絲名將獨有的鋒芒。

收起手中之劍,看向軍帳內諸人。

“大將軍,末將以為此戰我軍兵力不及秦軍,雖有太陘八口天險,但不合貿然出擊,當靜待以動,以逸待勞,等秦軍攻來之時,給予其迎頭一擊!”

隨之,幕府軍帳之內,便是一位年輕的軍將出列,拱手一禮,看著不遠處懸掛的輿圖,自己也曾多次一覽,思忖片刻,沉聲而應,在場諸人為之頷。

“大將軍,末將以為,我軍雖兵力不及秦軍,但坐擁天險,而且主動之勢在我,不若我等分兵八口,以為佯攻,而後,尋求秦兵弱處,重兵出擊。”

“定可一舉將秦軍大敗,如此,也可雪恥上次平陽漳水之戰!”

一味的防守終究非良策,雖先前那人而語,軍帳之內,便是有不同之音,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只消尋找合適的機會,未必不能夠大敗秦軍。

其音微落,聞此,帳內諸人亦是為之頷。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我家娘子太體貼 我的諜戰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