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回到明末去當兵 > 第491章 兵諫

第491章 兵諫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沉霞 刻石記 自卑大俠 太極修仙錄 山海夢仙緣 伐善 福瑞山村大學 我的師父竟是魔宗臥底 凌雲神域 九轉成尊 大師兄的自我修仙指南 玄天2:魔玄亂天 燁都卯神司 洪荒成道,我逆練長生 都市修仙之我非魔頭 我的復仇結局不可能這麼狗血! 一不小心禍害了修仙界 仙機盤 世流 紅月求道傳

鄭成功在南京國子監這幾年的聖賢書終究是沒白念,封建禮道的儒家正統思想對他影響很深,三綱五常根深蒂固,另外他從錢謙益和柳如是身上吸取了積極的忠君愛國思想,這二位的消極思想沒有影響他。這也是歷史上明末大亂的時候,他能夠脫穎而出,與他父親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之路,成就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的根本原因。

林毅的穿越雖然部分改變了他的歷史走向,現在他的民族英雄的本色已經表現出來了,為了忠君愛國,他要大義滅親。

為了策反他這位親叔叔鄭鴻逵,成功這一路上也想好了策略,這一張嘴也算是能說會道了,另外站立在民族與大義的立場上,叔叔在帥帳之中展開了一場唇槍舌戰,結果以他大獲全勝、以他的叔叔鄭鴻逵完敗而告終。

鄭鴻逵跟鄭芝龍雖然都是出身海盜,但是這兩個人又有不同,鄭鴻逵從考中武舉人到考中武進士,擔任過崇禎帝的錦衣衛都指揮使,然後擔任過鎮江總兵,弘光朝廷的時候他在鎮江抗擊清兵,你可以看出他走的道路是一條武科入仕之路,最輝煌的時候竟然是崇禎皇上錦衣衛的頭子,我與大明朝廷的皇恩,暈,思想當然是有的,否則也不會進到錦衣衛的高層。

應該說鄭鴻逵是忠於大明的,只是這幾年崇禎皇上死了以後天下大亂,他不服林毅監國而已,走出了一條擁立自己親哥哥自立為王稱帝的道路。

在鄭成功的勸說下,回顧和總結這幾年的得失成敗,認識到了鄭成功說的是金玉良言,大南帝國不過是大順國和大西國的翻板而已,如果再執迷不悟下去,必然是步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後塵,想明白這這些之後,覺得自己似乎老了,跟不上形勢了,論審時度勢,高瞻遠矚,他竟然不如自己的親侄子鄭成功。

他的思想開始動搖了,他開始理解鄭成功了,他這個侄子並非是貪生怕死之輩,不像他們以前想象的那麼不堪,那麼無恥。

但是要賣出像鄭成功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一步,他覺得很有困難,他難道他也要反對自己的兄長鄭芝龍嗎?他們是從一個娘肚子裡爬出來的,這位兄長待自己不薄,特別是立國之後,加封他為親王,讓他經營兩廣,他既然選擇擁立兄弟上位之路,就應該善始善終,如果連自己的兄長都不忠心,何談忠於朝廷?

他們親兄弟五人,鄭芝虎和鄭芝豹現在都不在了,現在只剩下他們老三個了,想當年他們兄弟幾人帶著十八芝闖天下,威名遠震東洋和南洋,先是18人後是26人,磕頭結拜,歃血為盟,異姓兄弟上尚能團結,親兄弟竟然要反目嗎,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而且現在兄長鄭芝龍是最需要支援的時候,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生個兒子已經反對他了,做兄弟的難道還要對他背後捅刀子嗎?

鄭鴻逵很難轉變,很難下定決心,猶豫不決。他決定讓鄭成功走,之前那種見到鄭成功,一定要將他大卸8塊,替兄長清理門戶,這樣的念想一掃而空。

然而鄭成功沒有走,而是拉出寶劍,要自殺以死相逼,這一下鄭鴻逵慌了,完全亂了陣腳。

最後鄭鴻逵一咬牙,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投降大明,跟著侄兒鄭成功,共同遊說自己的兄長鄭芝龍,接受朝廷的招安,正如鄭成功所他言,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鄭芝龍贖罪,為他們整個鄭氏家族的子孫後代著想。

鄭鴻逵投降,鄭成功萬分高興。但此時最高興的莫過於田川真紀子。這個絕美的女人現在最關心的就是鄭成功的安危,其他的她一概都不關心。

她早就把自己的一切託付給了鄭成功,鄭成功的安危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就拿這次遊說鄭鴻逵來說,鄭成功已經把實底交給了她,儘管如此,當鄭成功把刀壓在脖子上那一刻,田川真紀子也把心懸到了嗓子眼兒,兩隻眼睛死死地盯著鄭成功,準備隨時做出反應,保證鄭成功絕對無虞,她有這個把握做得到。

退一步說,如果鄭鴻逵不答應鄭成功的要求,或者說鄭成功真的自殺了,她也絕不能獨活人間。她定會先殺了鄭鴻逵,然後找鄭芝龍算帳,然後再自裁,她早就有自己的打算。

現在一看鄭成功終於成功了,最高興的當然就是她了。

接下來鄭成功和鄭鴻逵商議勸說鄭芝龍一事,鄭鴻逵道“成功,你爹的脾氣你最清楚,他決定的事情沒有更改,他跟叔叔不同,這事兒有些棘手。”

鄭成功點了點頭,實在不行了我們就得實行兵諫了。

“兵諫?”鄭鴻逵瞪大了眼睛,最後也點了點頭。於是兩個人開始做兩手準備,鄭成功修一封,派人坐船回去給林毅報捷,他和鄭鴻逵著手準備回福京勸鄭芝龍投降,接受朝廷招安之事。

遠在千里之外的林毅接到鄭成功的奏摺,當然是欣喜外分,沒有想到鄭成功這麼快就獲得了第一步的成功,能策反了鄭鴻逵,鄭成功此次也算是不虛此行。因為鄭鴻逵也是鄭芝龍集團的要人物之一,歷史上此人也算是叱吒風雲了,與鄭志龍一起擁立隆武帝,後來跟隨鄭成功一道,走出了一條與鄭芝龍不同之路,此人能夠歸順大明。實在是大明的一件盛事,對於瓦解鄭芝龍集團意義重大。

因此,施琅、小穎、哲哲、蘇沫爾和邢畹芳等都來向林毅表示祝賀。

林毅立即又給遠在福建西部的高桂英和李巖下旨,將此事告之,讓他們心中有數,並全力配合鄭成功叔侄的行動。

高桂英和李巖接到林毅的諭旨,立即如何眾將商議軍情,大帳之中,除了高桂英和李巖之外,李定國、劉芳亮、袁宗第、敏敏穆特爾、不臺等均在坐。

高桂英和李巖進行分兵派將,鄭鴻逵將2萬兵馬全部撤走,高桂英的明軍扮作南軍,隨後跟進。

這時林毅接到報告,小將劉國軒拜帥,鄭芝龍採綱了他的意見和建議,革除弊制,推行新政,鄭芝龍招賢納士,招兵買馬,現在南軍在福寧大肆增兵,劉國轉親自坐鎮指揮,日夜操練人馬,大有與明軍一決高下之勢。

“劉國軒?”林毅品味這個名字,施琅趕緊向林毅詳細介紹此將的情況,說此人之非同尋常,論文論武不亞於只在他和鄭成功之上,不在他們倆之下,這是鄭芝龍集團五子良將之一,鄭芝龍那邊現在能打的也就是此人了。

其實不用施琅介紹,林毅也想起了此人。歷史上,劉國軒和施琅齊名,皆鄭氏集團的關鍵人物,後來二將由於種種原因皆投降了大清,成為康熙駕前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

但是劉國軒又與施琅不同,施琅先是隨同鄭芝龍反清,後來隨鄭芝龍降清,不久又與鄭成功抗清,最後又和鄭成功鬧翻,投降了大清,雖然曲折反覆,而且存在朝秦暮楚之嫌,但其在收復臺灣、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恢復大6對臺行使主權,幫助康熙建立大清統一的封建王朝等方面立下不朽功勳,一戰成名,被後世譽為著名的軍事家。

而劉國軒則不同,他是明鄭集團的重要將領,雖然後來也投降了清朝,成為康熙駕前的重臣,但是先事鄭芝龍後事鄭成功鄭經等鄭家幾代,忠心耿耿,特別是在鄭成功收復臺灣、驅逐荷蘭殖民侵略者方面貢獻巨大,鄭成功死後,盤踞臺灣的鄭氏家族一代不如一代,後來鄭氏家內訌,大權在握的劉國軒並未趁機竊取鄭家大業,看到鄭家大勢已去,大清已成天下統一之勢,康熙盛主年輕有為,不失為一代明主,便歸附了大清,成為大清的光祿大夫、太子少保,功成名就,於康熙三十二年壽終正寢。

林毅弄清楚了劉國軒的前生今世之後,立即決定用兵攻打福寧。

喜歡回到明末去當兵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去當兵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謀斷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