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回到明末去當兵 > 第259章 兵發荊州

第259章 兵發荊州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人仙無敵 南宋豪俠傳 聖主仙穹 修仙:我的詞條全是神通 帝隕十四洲 綜武:父親沒了,獎勵滿級神功 西北有神州 人字頂天 從嬰兒開始悟道修行 花開劍起,猛虎下山 綜武,大宋皇子的我總想闖江湖 綜武:人在丐幫,掛機就能變強 潑刀行 長門山 殭屍:九叔的記名師侄 琵琶劍歌 斬魔,我是認真的 修不了仙那我可就修武了 反派逼我成仙 武俠世界行

對李定國這樣的國民脊樑,林毅當然不忍加害,但也不能就這麼輕易把他放了。跟郝搖旗不一樣,活捉他一次也不是容易的,除了腦細胞之外,還費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這樣的人物活捉一次當然不是免費的,必須得跟張獻忠談談條件。從天府之國出來,又在大明的軍事重地襄陽城呆了一段時間,這裡是大明糧餉的集散地,加上張獻忠的『性』格,他應該現在是很肥的,至少比李自成要肥,這次得讓張獻忠出點血。

林毅活捉李定國的時候,就打定了這樣的注意。

正好現在兵部催了幾次,讓他加緊圍剿張獻忠的殘部。

兵部與其說是促戰,還不如說是祈求。因為林毅智取襄陽城,又打了一場漂亮的大勝仗的訊息,已經到了憂勞成疾的楊嗣昌那裡,也已經到了崇禎皇帝那裡。

楊嗣昌高興,崇禎皇帝龍顏大悅。但是這二人的高興非常有限,因為那些帶兵剿賊的文官武將並不都像林毅這樣給他抓彩。

現在的奏摺和邊報,除了林毅這支軍隊連戰皆捷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令楊嗣昌憂心,崇禎皇帝拍桌子的訊息。

先是朱大典的南京兵,胡大為的保定兵,又加上袁樞的河南兵,三路兵馬棗陽兵敗。

同樣是圍剿張獻忠,同樣是打襄陽,離你打一場勝一場,而他們則相反,特別是朱大典和虎大衛,現在成了常敗將軍,如果楊嗣昌的身體好,如果是崇禎皇帝在現場,非要砍他們的腦袋不可,現在是鞭長莫及。

緊接著是張獻忠的大兒子孫可望先攻下承天府,就是後世的湖北省鍾祥市。接著又攻下了荊州。

張獻忠的另一個兒子劉文秀攻下了宜昌。他們佔領這些城池之後,大肆殺戮朝廷的官員和土豪劣紳,有的甚至是血腥屠城。

緊接著荊門,當陽,松滋,秭歸等地的官員逃的逃,降的降,這些地方也全都被流賊所佔領,宜昌和荊州連成了一片,扼守著長江兩岸。

另外流賊方面還有個訊息,令楊嗣昌和崇禎皇帝惴惴不安,那就是老回回馬守應帶著1萬多流賊,從棗陽又跑進了河南的南陽。

林毅他們一撤兵,搜山幾次挖地三尺都找不到的李自成從秦嶺裡又鑽出來了,他們與老回回兵合一處,又在南陽一帶折騰開了,攻城破縣,殺官奪府,官軍根本抵擋不住。

短短的兩三個月,李自成的人馬又展到數萬,兵鋒再次指向南陽城,楊嗣昌等人趕緊跑到了洛陽。崇禎皇帝無兵可派,只好讓湖北作戰的傅宗龍和楊文樂回師河南,讓朱大典和虎大衛袁樞他們帶領所部人馬,立即撤回河南圍剿李自成和馬回回。這幾天將雖然常打敗仗,但聊總勝於無。

現在最令崇禎皇帝吃喝不下睡覺不香的事,則是關外的寧錦戰場。寧錦會戰,從去歲冬季就打響了,到現在已經幾個月了。明軍連失了松山杏山和塔山,錦州被滿清韃子困住,寧遠告急。

薊遼總督洪承疇,兵馬總監軍大太監高起潛,這些人圍剿流賊的能耐不知道都哪去了,在滿清韃子面前,簡直就是江郎才盡,油盡燈枯,八個總兵,十幾萬人馬,除了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獨領風『騷』之外,其餘的明軍打一仗敗一仗。

就是著名的小曹將軍曹變蛟,也對抗不了韃子的兇悍進攻,被韃子圍困住之後戰死,馬革裹屍。

祖大壽被困在錦州,不敢出戰,洪承疇和高起潛則被困在寧遠,也不敢出來。

吳三桂雖然打了幾個勝仗,但是一個人難以扭轉局面,帶著上萬關寧鐵騎退守山海關,向朝廷告急,要他們派兵增援。

但是現在朝中,哪裡有兵可派?崇禎皇帝焦頭爛額。只有催促楊嗣昌,楊嗣昌只有催促林毅。整個朝廷的武將之中,現在林毅成了他們的依仗。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知道林毅的脾氣,天不怕地不怕,當然不敢嗆著,說是命令其實就是祈求,祈求林毅趕緊結束這邊的戰鬥,消滅了張獻忠之後移師北上,對付李自成,守衛京師,對付滿清韃子,萬斤重擔,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到林毅身上了。

林毅在襄陽整頓了一個多月的兵馬,兵員又增加了1萬多。帶著4萬人馬押著俘虜李定國,出了襄陽,戰當陽,得松滋,取承天府,一路勢不可擋,短短的幾天便打到了荊州城下,這一下把張獻忠的勢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宜昌,一部分在荊州。

按照張獻忠手下的謀士潘獨熬的運籌,劉文秀帶領兩萬大軍駐守宜昌,作為他們的後方,憑藉長江天塹,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張獻忠則帶著孫可望、潘獨熬等人,佔據荊州之後,準備向長江中下游展,下一步就是進取武漢。正當他們打算把李定國的人馬撤回來的時候,噩耗傳來,襄陽失守,李定國被俘,3萬人馬全軍覆沒。

張獻忠的高層集團立即引起了震動,李定國雖然只是個19歲的小夥子,但是他在張獻忠集團的地位絕對是顯赫的,他是張獻忠的乾兒子,排名第二,論文論武,更是無人能夠比及,論戰功也是威名赫赫,戰功卓著。

這樣一員智勇雙全的戰將,有固若金湯的堅城襄陽,手下還有3萬兵馬,現在竟然全軍覆沒了,張獻忠集團真的不淡定了,看來這個林毅真的不可小覷,難道是真的成了他們流賊的剋星不成?

張獻忠立即召集眾將商議對策,手下的謀士潘都熬、徐以顯也都不住的搖頭。他們根本也沒有想到襄陽城能這麼快丟失。等於北邊的防線沒有了,林毅的人馬很快就會打過來,如何對付這樣一個勁敵,兩個智囊一時也拿不出什麼良策。

張獻忠的大兒子孫可望不屑道:“姓林的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去會會他!”

孫可望不愧是張獻忠乾兒子中的老大,論地位論軍功,都高於李定國。

但是張獻忠沒有同意,因為他知道李定國和孫可望,如果兩個人論個人的武力,孫可望還不及李定國,兩個人如帶論帶兵打仗,運籌帷幄,只能說不像上下。現在李定國已經栽在林毅的手裡了,他當然不願意讓孫可望再去冒險。

張獻忠也不敢往長江中下游在展了,他現在需要鞏固的是荊州和宜昌之地。

因為現在形勢對他又嚴峻起來,李定國被俘襄陽失守是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大太監盧九得和京營名將黃得功的人馬已經到達了嶽州府,就是後世的岳陽市一帶。

雖然傅宗龍和楊文嶽人馬撤回了河南,朱大典、虎大衛、袁樞的人馬也都回了河南,但是現在鄭崇儉丁啟睿帶著左良玉,賀人龍的人馬已經到了巴中,另外對張獻忠來說,他們又多了一個勁敵,就是四川石柱的忠貞侯秦良玉,帶著3ooo名白桿兵也加入進來。

一個左良玉,一個賀人龍,已經夠他頭疼了,現在又來了個秦良玉,別看這是個女將,這個老女將,因為他現在已經年過花甲了。但是別看是這樣,馬家軍的威名還在,提起白桿兵,清韃子都聞風喪膽,張獻忠更是忌憚幾分。

這三路大軍加在一起也是好幾萬,威脅到宜昌,只是個時間問題。前邊重兵堵截,後邊重兵圍攻,再加上林毅從側翼打過來,這邊是長江,如果這樣下去,他們三面受敵,一面是天塹長江,會陷入可怕的困境。

現在張獻忠覺得馬回回有先見之明,因為馬回回和李自成兵合一處在河南折騰的挺兇,已經開啟了局面,兵力很快展到好幾萬,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

他張獻忠聽了潘獨熬,這個潘獨熬就是個狗頭軍師,但是現在他也沒有殺潘獨熬,現在就想保住現有的地盤,步子不敢再往前邁了。要是真的不承成了,必須得從宜昌那邊退回天府之國的四川。

正在這時,林毅的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接連取下了松滋,當陽和承天府,殺到了荊州城下,把宜昌和荊州隔開,這就等於把張獻忠的勢力範圍硬生生的腰斷兩節。

張獻忠就更坐不住了。孫可望仍然一臉的滿不在乎,“乾爹勿憂,姓林的來了,孩兒與他決一死戰,我們城中還有8萬大軍,姓林的最多三四萬人馬,我倒要看看,他如何取我們的荊州!”

張獻忠搖頭道:“千萬不可輕敵,給我記住,堅守荊州,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戰。自成和馬回回在河南鬧將起來了,這是好事,我們先按兵不動,靜觀其變,養精蓄銳,讓他們在河南先鬧吧,他們鬧得越大,我們這邊就越好辦,等待時機。”

“王爺高見。”潘獨熬,徐以顯,孫可望,白文選紛紛點頭贊成。

這一天有人來報,林毅兵臨城下,要求張獻忠城頭答話。

喜歡回到明末去當兵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去當兵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三國琅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