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回到明末去當兵 > 第112章 兵困京師

第112章 兵困京師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西遊前傳:蛟魔王小傳 救贖:緣起紅日,立名神眷 行俠:啟程篇 長生仙族從拘妖入體開始 凡人:我一劍斬魂,修三千大道 新時代修仙好廚師 末日時代:無限天災 煉個金丹做地仙 劍起雲夢 筆墨映象 我在仙域做丞相 龍興俠影:我年輕時的江湖遊俠史 武道酒歌最江湖 綜武:請叫我改命大師 成聖:從複製貼上開始 重生的我繼承元嬰大佬洞府 綜西遊僵約九叔:捕捉紅眼殭屍 道觀奇緣錄 宿命仙途 悟道從獄卒開始

皇太極三路大軍八月中旬離開的盛京,到九月底的時候,從密雲往南,大明京畿的西部,北部,東部十幾個州縣,全部淪喪,半個京畿遭到了韃子鐵蹄的蹂躪。

韃子所過之處,大明各地的軍隊死走逃亡,倒黴的當然是老百姓。

別看范文程說得挺好,這次對大明用兵是以戰促和,應該重用漢人降將,禁止殺戮,范文程用的其實是以漢制漢的策略。

皇太極也很以為然的答應了,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兒,上次他們兵敗,這次明顯有報復的傾向,特別是阿敏的部隊,數月之前在這一帶,他遭遇了從未有過的慘敗,為了報復他的洶洶而來,狼狽而逃。

這次他更加變本加厲,找不到林毅和盧象升他們,他把氣都撒到了這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身上。

就像他的『性』格一樣,鼻孔朝天,叫囂無度,每到一地『奸』『淫』,燒殺搶掠成風,焚燬老百姓的房屋,弒殺弱小,慘無人道,犯下的罪行滔天。

離上次韃子襲擾京畿,還不足一年,這些天殺的又來了,還有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活路嗎?

老百姓呼號連天,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上次韃子遭遇瞭如此重大的慘敗,還不到一年,他們怎麼又捲土重來了?老天真是無眼,這年頭,人死王八活,要知道這樣,我他們說什麼不會回來,就在山林中一呆多好,或者遠遁他鄉。

韃子的兵將在大明老百姓的奔走呼號及慘叫的血淚聲中,屠刀『亂』舞,尋找著快感和刺激。

京畿一帶只有駐守漁陽的劉肇基,率部拼死抵抗。

劉肇基,盧象升的部屬,作戰勇敢,曾經是盧象升手下的總兵官,盧象升出事以後,他率部一直駐守漁陽。

可是劉肇基只有7ooo人馬,根本抵擋不住韃子十幾萬人馬的進攻,他一面堅守城池,一面向京師求援。可是援兵遲遲無有音信。

血戰數日之後,城破,劉肇基率領殘部,與韃子們展開了巷戰,最後只剩下幾百人退石門橋,就是後世的三河市一帶,漁陽失守。

大明朝京師震動,崇禎皇帝,急得在金鑾殿上來回直轉,下面的文武百官,一片肅然,站在那裡低著頭,像給死人默哀一樣,連大氣都不敢出。

其實現在的大明朝並非無兵可派,別看什麼千瘡百孔,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什麼如風口之燈,大廈將傾,瘦死的駱駝終歸比馬大。

大明朝延續了近3oo年的國祚,論實力還是相當雄厚的,此時大明朝的精兵強將不下百萬。就算走了一個盧象升,還有孫傳庭,還有洪承疇,還有熊文燦,還有鄭崇儉,能征慣戰的大將更多,除了寧遠軍的將士之外,還有孫傳庭的秦軍,另外曹變蛟,高傑,賀人龍,左良玉,黃得功,這些人哪個都是萬人敵。

但是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楊嗣昌是新任的兵部尚書,他跟御馬監的太監高起潛一樣,是主和派的人物之一,崇禎皇帝非常器重此人。

器重到哪一步,數年前,楊嗣昌的老爹楊鶴因剿賊不力,要被開刀問斬,因為楊嗣昌的辭職要代父受罪,崇禎皇帝立馬改變了主意,不但不殺楊鶴了,反而百般安慰楊嗣昌,要他好好幹,千萬不要辭職。“得卿,相見恨晚!”崇禎皇帝的一句話,可見一斑。

現在楊嗣昌的政敵少了一個盧象升,主和派明顯佔了上風,去年韃子們撤退以後,主和派更加振振有詞。

主和派主要是對大清也就是對韃子主張妥協求和,而對農民軍,也就是所謂的流賊血腥鎮壓。他的思想主要可以概括為三點:攘外必先安內,足食然後足兵,保民方能『蕩』寇。而且他這三點,有先後順序,以前兩條為最。

崇禎皇帝如獲至寶,一一答應。在這種思『潮』的『操』縱下,崇禎皇帝竟然頒下詔旨,擴充兵馬十幾萬,但是國庫虧空,國家現有的軍隊糧餉都不下來,再擴充十幾萬,沒有錢糧怎麼養兵?崇禎皇帝只好向老百姓攤派,開始增加練餉和剿餉。

在這種情況下,還向農民增加賦稅,崇禎皇帝這一策略,無異於作死之舉。

把皇上忽悠的接受了自己的策略,楊嗣昌當然高興,接下來開始進行他的第二步計劃,那就是全力剿賊。

為了剿賊,他和總理五省軍務的熊文燦研究後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計劃。所謂的四正,即陝西,河南,湖廣,江北,四地巡撫分剿而專防。六隅即延綏,山東,山西,江南,江西,四川,六地巡撫分防而協剿。

這道奏摺呈上去之後,崇禎皇帝更加讚許,立即責令實施。

楊嗣昌就開始調兵遣將,把陝西總督孫傳庭調來,把三邊總督洪承疇也調來,左良玉,高傑,賀人龍,曹變蛟,這些能征慣戰的大將全部率部隨軍出征,另外還把山東總兵劉澤清調往河南。

總之這一番調動,把京畿周圍的精兵強將全都調到了山西,河南,湖廣江淮等地,張網對付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去了。

這才造成了京畿一帶的空虛,正好這個時候,皇太極御駕親征。各地告急的文書,像雪片一樣飛落到崇禎的龍書案上,可是天朝大國竟然無兵可派,勤王聖旨下去了好多天,響應的很是寥寥,來勤王的兵馬還沒有死走逃亡的多。

崇禎皇帝拍案大怒,文武百官面如死灰,都認為楊嗣昌更是難辭其咎,他身為兵部尚書,不得不說話了。

楊嗣昌心裡話我的陛下,這有何難呢?我們既然採取的是對韃子和而不戰,攘外必先安內嘛。現在到了事頭上,就按這個策略辦就行了,有什麼可著急的呢?派人跟韃子談判,給他們一些好處,要地盤給地盤,要錢給錢,要糧食給糧食,要牲口給牲口,要人給人。總而言之,滿足他們,只要他們退兵就行。

但是楊世昌話到嘴邊不敢說了,因為他知道眼前這個崇禎皇帝最不好伺候。脾氣大,變化快,剛愎自用喜怒無常,還有點兒死要面子活受罪。

派人跟達子談判求和之事,絕不能出於自己的口中。否則韃子退去之後,他要是覺得這趟買賣虧了,秋後找人算賬,這件事必須得按到自己頭上,那自己有八個腦袋也不夠他砍的。

因此楊嗣昌又把話給憋回去了。

“爾等都啞巴了不成?食君祿,報君恩,你們拿著朕的俸祿,卻不替朕分憂解難,國難當頭,你們都在這裡耍肉頭陣,是何道理?”

崇禎皇帝指著下面的臣工,大呼小叫,吹鬍子瞪眼,嚴厲切責,就差沒有罵娘了。

但是無論崇禎皇帝如何脾氣,這種場合,其他人根本不會說話。且不說這些文武大臣都是官場老油條,調兵遣將,禦敵國門之外,這是兵部的事情,兵部尚書楊嗣昌,他又是內閣輔,有他和皇上在,這種事情誰也不願意多『插』嘴,就連專愛挑『毛』病的御史言官和東林黨官員也明哲保身三緘其口。

崇禎皇上最後目光落到楊嗣昌的身上,心裡話這件事你不說,朕非得讓你說出來不可,你們一心主張跟韃子求和,朕身為一國之君,天子守國門,跟韃子求和之事,斷然不能出自朕之口,否則朕的顏面何在?天朝大國的威嚴何在?

“楊愛卿?”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道淵 萬世劍冢 日月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