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承明之治 > 第74章 遷移咸陽

第74章 遷移咸陽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閹黨首領之路 重生古代:從赤貧到千古一帝 一品公子 穿越1800:爭雄七海睥睨天下 帝國風雲 母妃風流,兒臣這逆子當定了 大梁最強太子 忠武天下 逆轉三國:許攸重生記 仙秦:開啟一個異世界 都穿越了還不造反啊! 景桓 大明大明 三國:從諸葛家族開局,一統九州 日本戰國:細川之野望 神宗興宋 糟糕,這個女帝太強勢了 逃兵開局:覺醒系統後我殺穿亂世 三國之紈絝霸天下 大魏光武帝

武元慶,應國公武士彠之子,女皇武則天異母兄,梁王武三思之父,母為相里氏。唐高宗時,以門第關係官至宗正少卿。武則天被冊封為皇后後,因其與武元爽待則天親生母親楊氏甚薄,則天藉機報復,貶為龍州刺史,到任即病逝。

武元爽,母親去世後,無禮於繼母楊氏。唐高宗時,蒙蔭入仕,授安州司戶參軍。武則天成為皇后後,授少府少監,遷濠州刺史,坐罪流放振州而死。

鄭麗婉令大理寺進行調查後,將兩兄弟的作為上報,最終交由刑部、大理寺會審,最終對武元慶處以剝奪爵位貶為平民、對武元爽處以流放的處置。而應國公府,轉而由應國公府未亡人楊夫人負責主家。

隨後,東宮徵召應國公府兩名女兒,武順、武處入宮為東宮女官,隨侍太子妃左右。不過大家也不要以為女官地位多高,哪怕是所謂的六尚局女官,都不過是皇家的婢女罷了。《舊唐書·舒王元名傳》:“ 元名 保傅等謂 元名 曰:‘尚宮品秩高者,見宜拜之。’ 元名 曰:‘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為?’”因此,大家不要以為古代女官有多尊貴,還是那卑微的模樣。在皇宮,真正能稱之為尊貴的女人,只有皇太后、皇后、太子妃、公主這類存在,其餘的哪怕是所謂的嬪妃本質上還是小妾,宮女連小妾都不算。

隨著貞觀十年來臨,沿海地區土豆紛紛播種,而中原地區二月來臨,也會伴隨著土豆的下地,可以說,今年只要不是什麼天災,那麼一般都能夠有一個好的豐收年。而這,也意味著大唐國內產值的高增長來臨。在古代,沒有比糧食還硬的東西了。

而另一邊,咸陽的第一批新式禦寒軍裝也成功出產,吐谷渾地區的白疊子也大批抵達長安,轉運咸陽。咸陽的人口,也再一次締造新高,如二鳳預料的,達到了四十七萬把四千七百餘人,臨近五十萬大關。咸陽的佔地規模,不斷擴大,宛若骨牌效應一般不斷蔓延開來。

而東宮官廳,李承乾也大姑娘坐花轎頭一次召開了東宮朝會。如今的東宮,可謂是人為滿患了,東宮這個小朝廷,幾乎是當前朝廷的袖珍版,幾乎都有對應朝廷現有職務的位置和部門。如今,官廳內可謂是人頭攢動,座無虛席。

詹事府、左右春坊、崇文館、司經局、東宮的三寺幾乎都已經擠滿了,沒位置了,還有多餘的李震、柴哲威、段珪、薛元、張文瓘、盧承慶、杜正倫等人,目前暫居賓客,沒有位置了。沒錯,哪怕李承乾不願意,也無法阻止,現有的勳貴後代入駐東宮,佔據一處地盤。

就連薛仁貴和李恪,目前都沒撈到一個正式的職務,沒辦法,人太多了,實在是抽不出位置了。薛仁貴目前,還是掛著咸陽縣尉的虛職,李恪還好,多少撈到一個洛陽牧的位置。東宮有名有份的官職也就七十多個,可以說都被塞滿了。至於那些小吏,算上他們直接兩百多人了,趕得上目前的皇宮正式體制內的五分之一了。

這也得益於鄭麗婉之前的裁撤閒職,不然東宮少說五百人起步!每月俸祿都嚇死人,以前是因為李承乾沒組建,現在不一樣了,東宮要開始主政了,也要開始參政了,太子必須有自己的人馬作為底牌。

官廳內,如太極殿上,文武分列左右。左側是一眾東宮官員,如長孫衝、李德謇、房遺直、李思文等人,右側都是李承乾提拔的東宮十率的左右衛率、副率、各個衛率參軍事等人,攏共一百一十人,比左側的文官一列多的多。衛率正四品、副率從四品,這位置可謂是不低了,朝廷裡中書省最高長官才正三品,因此才說在大唐,太子被忌憚和約束不是沒道理的,這權利和份量,放在後面那個朝代都是可以輕易禍亂朝綱的。

李承乾穩坐高位太子寶座,李恪位於李承乾身側佇立,薛仁貴位列右側武官之。而左右文武,都落座於李承乾東宮的靠椅,而不是跪坐。

李承乾:“今日孤召集諸位,無非是咸陽的新官廳落實,孤打算把東宮遷移到咸陽辦公,就地治理咸陽,直轄縣衙之上。其次,各個衛率府的咸陽軍營已經落實,可以準備搬入了。往後,若無特殊事件,東宮辦事處都在咸陽。”

“其次,孤的所得稅也該開展了。薛元、張文瓘、盧承慶、杜正倫,你們四人是孤親自從民間徵召過來的,此次有關所得稅的開展,就交由你們負責,相關的方案孤稍後會令人下給你們,若有不明之事,及時上報。”

左庶子房遺直出列道:“殿下,您的意思是東宮所有部門都遷移至咸陽嗎?”

李承乾:“當然不是,東宮也要打理,太子妃坐鎮長安東宮。不過詹事府、左右春坊去罷了。”

“是,臣遵令。”

李承乾看向薛仁貴:“另外,孤打算重設軍制。各率府長史與各參軍事裁撤整合,設立參軍司,由現各率府參軍事入職分掌,掌領判諸曹、三軍印鑑、主管倉庫、勳考、認命、兵備、兵器、防禦、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雜畜簿帳、牧養。參軍司詳細的設立規劃,孤事後會交由詹事府下達,各衛率府切實協調服從便是,參軍司如三寺一半,設令、丞各一人、主薄與錄事各三人,下轄細分各個掌管事務職稱。參軍司令由孤掛職,參軍司丞由薛仁貴出任,負責總領平日內務,戰時孤自會親臨。”

“遵令!!”

李承乾開口,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目前東宮各部都剛到位,沒啥基礎和話語權,軍方十率都是被李承乾從隴右道拉過來的,妥妥的太子嫡系兵馬,二鳳來了都不一定好使,李承乾一聲令下,讓他們去圍皇宮他們都敢。

十率軍制改革,十率合併,左右率府一律合併,分別更名為衛率軍府、司御軍府、清道軍府、內率軍府、監門軍府五大軍府,統稱東宮五軍。各軍府分設左右率將軍各一人,副率將軍四人,左率將軍負責軍事訓練、右率將軍負責內務管理。各軍府各統六千兵卒,後勤文官一律由參軍司負責委任指派,不受左右率將軍管理。

編制如下,各軍領6ooo人,五軍總計人。1旅(1ooo人)=1o團(1oo人)=1oo隊(1o人),1旅【3oo盾(輕、重)、2oo陌刀、1oo騎、4oo弩(弓)】=1團【3o盾(輕、重)、2o陌刀、1o騎、4o弩(弓)】=1隊【3盾(輕、重)、2陌刀、1騎、4弩(弓)】,1軍統御【18oo盾(輕、重)、12oo陌刀、6oo騎、24oo弩(弓)】,五軍兵力:【9ooo盾(輕、重)、6ooo陌刀、3ooo騎、弩(弓)】。

單獨設立由參軍司直轄的三千重甲騎兵,御騎軍,配備馬槊、橫刀、重型板甲、馬甲、軍馬一匹、馱馬兩匹。

說白了,李承乾就是要把軍中權力細化,訓練內務拿給左右率將軍,但是對三軍的治理、後勤全部收歸東宮手中,沒有長史和各個參軍事,左右率將軍基本就是當保姆的。可以看為三權分立,訓練歸左率將軍,管理歸右率將軍,平日裡的軍功考核、後勤支援、軍中賞罰、監察督促一律收歸東宮直轄的參軍司手中。

其次,所得稅的開徵。先以取消過往的徵收穀物、布匹或者為政府服役的租庸調製,一年只在秋季徵收一次秋稅,以糧食繳納,十抽其一即可。以此為前提,凡是在咸陽境內務工的人,每月薪酬當中會抽取五分之一作為所得稅,同時過往商稅照例。

咸陽本身開設以商賈集團為代表的各類產業,官府與市監局進行管控,用從百姓們手中每月薪酬抽取獲取的所得稅資金,直接從當地獲取各類所需物資,沒有的直接藉由咸陽從長安獲取,轉而投入市場維持官府和東宮開銷,進而又回到百姓們每月薪酬之中,不斷迴圈,隨著生產規模越大,務工人口越多,產值會越來越巨大。

李承乾一走就是數月,就連正月十五上元節、三月初三上巳節、寒食節都沒有回過長安,一門心思撲在咸陽。數月時間,咸陽積極接納各地退役的老兵,興建各類農莊,致使各類家禽規模高達十餘萬,為咸陽市場帶來了大量的家禽產品,一時間咸陽商業街琳琅滿目,匯聚了不少朝氣。

五月,長孫皇后難了。東宮麗正殿,長孫皇后坐在上位,鄭麗婉站在面前,武順武處姐妹站在一旁。

“高明正月初走的,一連數月在那咸陽,書信也沒有一封,彷彿了無音訊一般。本宮就很納悶,一個咸陽到底有多少事情?能比你們父皇還忙?數次詢問,麗婉你都說高明繁忙抽不出身,本宮問你們父皇,你們父皇也是一問三不知,朝中上下竟然無一人知曉高明境況。一國太子境況連國都朝廷上下都不知曉,何其荒唐?”

“本宮今日就在東宮等著,麗婉你若不能把高明叫回來,你也就在這裡候著,那也不許去!馬上初五端午佳節了,本該一家團聚才是,如今本宮這個當母親的卻連自己的兒子都聯絡不上,本宮總覺著一人被蒙在鼓中。”

鄭麗婉聳了聳肩:“母后,真不是父皇、兒臣等人瞞著您。殿下將東宮官廳詹事府、左右春坊全部調到了咸陽辦公,如今的東宮基本就是一個空殼子,咸陽方面甚至沒有一份奏請文書來到東宮,除卻每月咸陽方面來的上繳稅金外,幾乎沒有多餘的交集了。”

長孫皇后反問道:“那你身為太子妃還心安理得坐著?充耳不聞窗外事?”

鄭麗婉只能悶著頭一聲不吭。

“行了,觀音婢也不要為難麗婉丫頭了。”

二鳳突然走入殿內,揹著一雙手闊步迎面而來。

“兒臣參見父皇。”

“行了行了,去坐著吧。既然觀音婢想念那小子,那朕帶你去咸陽看看好了,左右一天不到就到了。正好,朕也想去看看咸陽的變化有多大,下面的人傳的神乎其神的。”

長孫皇后疑惑道:“二哥,這是什麼意思?”

二鳳坐下後,翻了一個白眼:“什麼意思?咸陽如今的擴張,已經一不可收拾了。咸陽過去在渭水以北,如今咸陽不斷朝著東邊和南邊擴張。如今,已經南臨泮水、東臨阿房宮了。那小子直接把咸陽給搬到了渭水以南,靠近渭水的都是農作區和工業區,百姓們全被安置在靠南的地方。今天早上,快馬加鞭來了好幾封奏請,說要把咸陽渭水以南、阿房宮以西、鎬京以北的縣鄉全部合併了。”

長孫皇后都失態了,眼鏡宛若銅鈴:“這麼大?!”

二鳳也是一副略帶震驚的神色:“嗯,朕聽說了都有些無法相信。但根據京兆府那裡的訊息,的確是真的,咸陽轄區比如今的長安城都不遑多讓。”

鄭麗婉:“父皇,那咸陽的人口呢?”

二鳳:“這個不清楚,京兆府說咸陽如今日日夜夜都在接納各地的百姓,咸陽附近的商旅更是絡繹不絕,往來不斷,大量的房屋拔地而起。更有傳言,昔日阿房宮也不及如今咸陽三分。”

鄭麗婉也是皺著眉頭:“怎麼會擴建這麼多?到底招納了多少退役的將士家庭?”

二鳳:“如今長安東西兩市,不少商人都開始6續朝著咸陽去了。聽說,咸陽有一條什麼商業街,佔地範圍高達一千五百畝,朕都不敢想!那小子簡直就是瘋掉了!”

古代面積單位都是以畝為基本單位的。畝換平方米,計算口訣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計算24.6畝等於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後為16.4,然後再將小數點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數為。這是目前的換算,古代一畝等於六十平方丈,選取6o作為一個單位進位。

“渭水還修建了許多河運碼頭,在兩岸修建了三條十米寬的石橋,在沿岸鋪設堤壩防止沿岸坍塌。總之,那小子乾的事情,是國庫都不敢想的事情。麗婉,咸陽每月給東宮多少稅金?”

鄭麗婉一臉微妙:“...大概...一般...一萬兩左右。”

二鳳傻了:“一月一萬兩?!那咸陽如今的每月賦稅得多少?!”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搞個直播,被全球通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