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承明之治 > 第66章 讚美母后

第66章 讚美母后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你能打又如何?本公子的外掛按月輪班! 震驚!我竟成了深宮太監? 大魏瘋王 夢華樓 大明:我屢獻毒計,老朱勸我善良 倚天,重回蝴蝶谷之不悔要搞事業 漢末烽煙之蒼龍再起 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 別給學生定人設 唯有不斷前進 穿越廢皇子:發配戍邊,歸來直接登基 大周最強太監 帶著AI去穿越 三國:我,活閻王,劉備勸我冷靜 紅樓之多嫵媚 君和記 三國曹昂:我才是曹賊 魂穿大明,我從西南打到東北 神話三國:開局抽武技,無敵秒殺 大宋不慫之贏官人

“高明啊,好樣的!你真的給老夫和書寶,長臉了!哈哈哈...有你這樣的弟子,老夫兩人前半生南征北戰都不如你啊!”

李承乾含笑回道:“老師此言差矣!若無幾位恩師早年拼搏積累以至學識淵博能力卓群,何來學生今日成就?杜伯伯、房伯伯、秦伯伯,還有老師您們四位,永遠是學生需要感恩、謹記的長輩!學生今日所能,皆為四位恩師傾囊相授,為長者傳承後人承接,故此以傳千秋萬代無窮無盡,盡為我華夏瑰寶!”

“古有俗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承乾此曰:華夏有前尊,中華萬萬年!”

李承乾的這句評語,可謂是拍在了天下群臣和老人們的心坎上了!因為有他們這些厲害的老人,不斷吃苦磨礪積累,傳承給年輕人,代代傳承作為華夏的底蘊,才能讓華夏一直以來都保持繁盛的狀態!

群臣都能看出李承乾的一個明顯特徵,那就是牢記前人的功績!這可是很好的品德啊!歷朝歷代的皇帝,那個不是把所謂的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都說是自己的功勞,哪怕自己壓根沒參與也要是佔主要地位!李承乾事事功勞不忘惦記前人恩惠,這一點就比很多歷朝歷代的皇帝好太多了!

“末將斗膽!聽聞殿下有意重組太子十率!末將願往!還望聖人、太子應允!”

一個校尉當場出列,主動跪地請纓。一瞬間,這味道可不一樣了。小夥子,你怎麼這麼年輕啊?這種場合能說這個嗎?!你把二鳳置於何地啊?

李承乾也是一愣,完全沒預料到這一出,兩父子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茫然。隨即,二鳳咳嗽幾聲,隨即上前和聲說道。

“這位將士有此想法,實乃大善!然,東宮十率,為太子所轄,朕雖為人父,可東宮自有規矩,若不得以,朕也不可輕易壞了規矩。”

李承乾也緊隨其後,開始和二鳳唱雙簧:“這位兄弟的心意,孤明白。兄弟們放心,十率重組選拔都會有,但目前需要躊躇。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何況,你們是軍人!大唐的鐵軍!軍人的天職使命,那就是服從命令!服從服從,再服從!!”

“謹遵軍令!!!————————太子威武!!!——————————”

李承乾內心一陣酸爽,煎熬啊!你們這是要把老子架在火上烤啊!沒看見我老子就在旁邊站著嗎?!你們想我死是吧?!

“大唐威武!!”

“大唐威武!!!————————唐軍威武!!!——————————”

回朝後,就到了嘉獎環節了。李承乾和李恪兄弟二人在最後,這沒啥說的,肯定要表現出一副重視臣子的模樣。輪到李恪,二鳳感慨萬千,走下御階摸了摸李恪的臉...

“恪兒!你真的長大了!為父欣慰啊!你看看你,瘦了這麼多,但精氣神和體格,有了明顯的變化。你母妃也會高興的!為父冊封你為吳王,賞金千兩,綢緞百匹,加授洛陽牧一職!好好幹,不要讓為父失望!”

李恪感動的不爭氣的泛紅眼睛,哽咽道:“兒臣多謝父皇!兒臣定不讓父皇失望!”

李二鼓勵道:“不準哭!身為我李家兒郎,只有流血的,沒有流淚的!”

李恪一把抹去眼淚:“是!”

李恪真的不容易,自己的出身和身份敏感,一直以來都不受待見,可以說是十分難受。但如今,不一樣了,李恪透過自己的努力,還有李承乾給予的道路,走出了一條能夠掩蓋自身,證明自己的康莊大道!

到了李承乾,李二直接沒好臉色,自個坐在龍椅上:“太子,想要啥,自己說,掂量著點,朝廷家中都不易。”

好傢伙,大家都是忍俊不禁,哪怕是李恪,都是紅著眼睛強忍笑意。沒法子,這倆父子之間的父子鬥法,早出名了!

李承乾一臉無奈,上前拱手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臣身在其位,當謀其政。受百姓供養,受諸公尊崇,此乃臣之職,不以言功矣。父皇若要賞賜,請將兒臣之功,分攤此次折損重傷將士之身,兒臣以求寬慰。是兒臣無能,致使將士們客死他鄉,戰死沙場,終身遺憾,兒臣自認乃是此戰最大的大唐罪臣!”

尼瑪!全場寂靜啊!說得太好了!泰褲辣!!這尼瑪的文章功底,簡直是讓大家大跌眼鏡,目瞪口呆啊!功績都能說成罪過!大家把目光投向房玄齡和杜如晦,真有你們的!你們真行啊!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是相互對視一眼,十分尷尬...要不是條件有限,都能當場腳底摳出一個三室一廳的大宅院鑽進去躲起來。

李承乾沉聲道:“戰爭自古皆無勝者,無論是誰,皆為敗犬!而身為三軍統帥的兒臣,更是令近千位大唐兒郎含恨、遺憾終身,致使他們家中白素縞衣的罪魁禍!兒臣愧對大唐、愧對大唐百姓,他們將自己的孩子、丈夫、父親、兄弟交付兒臣之手,兒臣卻只為他們帶回一一骨灰、殘缺之身!若要兒臣手刃蠻夷,兒臣無懼倫理天地,然兒臣衣食所用皆為萬千百姓,皆為兒臣衣食父母,兒臣若以此沾沾自喜,莫若禽獸不如!”

李承乾這一番話,令在場的人都是無不汗顏、尷尬。太tm謙遜了!雖然只是對待大唐百姓,但身為大唐的儲君,對待自己的子民如此,理所應當嘛,也因此讓大家有些覺得自己愧對百姓,良心有些過意不去。要真照李承乾這麼說,滿朝文武衣冠楚楚莫若衣冠禽獸,乃至不如禽獸!

二鳳卻沉默以對,半晌說道:“你曾說,你不為仁君、明君、暴君、昏君,僅為大唐國君。朕今日見識到了你的意志,朕希望你能終身謹記,大唐的百姓才是你的依靠,才是大唐的命脈,而非你我父子。”

“兒臣謹記父皇叮囑!父皇曾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兒臣言,君為輕,民為重,君輕民重,國之安定。君為民為,民助君為,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天地同理,是為大善。”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明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