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 第1087章 敗在眉捷

第1087章 敗在眉捷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沈氏幕府 一心作死,卻成了大明宰輔 忍一忍就登上皇位了 大明:教書兩年,學生全要造反 科技現代戰爭 皇帝的品格 世子穩重點 萬事記錄 諸君策 大秦:不裝了,我是秦始皇 大周皇主 抗鷹前夕:國家緊急召我回國! 太子我啊,最喜歡做好事了 慶餘年:背靠小范大人一統天下 漢末三國從呂布女婿開始 將出關西 隱形守護者之人間正道 淨水桃花仙 穿越日本戰國,但我有三國殺掛件 大明:死靈覺醒開局逼老朱退位

放棄東枝後,中國遠征軍開始全線潰敗。

從4月25日至4月28日,僅三天時間,日軍的一支部隊便攻克了臘戍。

這一時期,盟軍在緬甸戰場的局勢非常混亂,亂的幾乎沒有頭緒。如果按照當時情況一一續寫下來,恐怕讀者很難弄明白,光是那些沒聽過的地名就讓人頭疼,因為太多了,也沒法記住。

所有程序沒有故事情節,戰鬥很簡單,一個進攻,一敗退,簡直勢不可擋,一不可收拾。而且,幾個路線全都如此,盟軍指揮的根本無邏輯可言,兒戲般地就這麼敗了,場面全是一鼓腦地糊里糊塗,贏的輕而易舉,敗的無從說起。

為了儘快敘述完中國遠征軍這一歷史時期的印痕,儘快回到我們的故事之中,在此僅略敘一二。

真的不想在這裡重複,多寫一個字都覺得乏味,實在找不出激動人心時刻,沒辦法,只好加快步伐,早點了去這沉悶的環節。

總之,在中國遠征軍第一次遠征的後半場,盟軍一方輸球了,輸的很慘,不是一比零,也不是三比零,而是完敗,在整個緬甸戰場上,日軍攻攻勢,銳不可擋,盟軍無言可對。更別說其它的了。

此時,日軍分三路進攻,飯田祥二將第18師團、56師團、33師團一鼓腦地全都派上用場,後備軍都不留。

在追擊過程中,日軍並非整個師團一齊前進,而是把每個師團分成了幾部分,以聯隊為單位,向著臘戍猛攻,那裡才是日軍的最終目標。

而這時,在盟軍方面主要分為兩個方向。

一個是向西,也就是路過曼德勒,朝著印度撤退。另一個則是向東,透過臘戍,朝著中國雲南境內撤退,最好的想法,是守住臘戍,頂住日軍。

走到半路時,盟軍負責人史迪威、亞歷山在,斯利姆三人開了一個短會。何去何從總得商量商量,失敗的責任不能我一個人擔吧!史迪二威多個心眼,於是大家聚在一起,討點意見。

這次商量,他們沒人羅卓越英參加,只有他們代表著西方利益的這三人密謀。

討論的結果,三人一致任為應該立即渡過伊洛瓦底江撤退,以保衛印度為主要目的。

目的很明確,緬甸不要了,中國遠征軍的事也不管了,愛誰誰吧!先顧命要緊。

隨後,英印軍及中國遠征軍師38渡過伊洛瓦底江,向印度的英帕爾撤退。

為什麼師38隨著走呢!因為仁安羌之後,師38成了英印軍的保鏢,他們離不得。哪有老闆不帶幾個保鏢出門的,危險啊!

可是,這個保鏢也不是滿編,還有餘部不知跑到哪了,只有跟的緊的,才與英印軍混在一起。至於他們以後的命運如何,我們會在第二次遠征時說到它。

眾人都在忙著逃走,唯獨新編22師與師2oo還不知好歹地正在希以北的3o公里處,一個名叫溫丁的地方與日軍對峙著。

不知是他們沒有接到撤退通知,還是上級留下他們來掩護。因為史書沒說,也法查清。總這,別人都在跑路時,他們就在這堵著日軍不讓過。

日軍太想過去,但拿這兩個師沒辦法。誰讓碰到了狠角色,打不過,就只能是忍,只能是等。

這兩個師的對現實情況不明,而日軍清楚的狠,知道他們也不會狠多久,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提撤走。

萬萬沒想到,師2oo根本不不忍,趁機向日軍起進攻。守衛羅列姆的日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只能是後退。

師長戴安瀾在想什麼呢!難道你不要命嗎!別人都跑走了,你一個師還想翻天不成。

按照戴安瀾的想法,他不服輸,想要打敗日本人,而且充滿信心地認為,只要盟軍上下一條心,他們是能打敗日本人的。

可惜,不是所有的軍人都像戴安瀾這樣勇敢,這樣不怕死。

此時他還不知道,在他左翼的軍6已經丟掉公路,正大批地開始向森林裡撤退。

這就意味著,日軍完全可以利用公路,向著中國遠征軍的重鎮臘戍進。而此時,真的有一支日軍到達了臘戍不遠處。

情況看來真很危險。

這個時候,不知羅卓英出於什麼目的,竟然自做主張地對遠征軍進行了新的兵力部署,

它的這個計劃沒人看的懂,也不知他要幹什麼,總之是紙上的,還不來得急執行

大概內容是要求新28師主力守曼德勒,新38師守瓦底城以西,及伊洛檔口底江的北岸,新22師及師96分別防守瓦城以南小河等等。

這個時候進行如此佈置,有用嗎!早幹啥去了,佈置了,誰還聽,即使是聽到了,能真的執行下去嗎!

再說東線。

東線的軍6從25日開始向景東方向撤退,日軍先頭部隊乘座一百多輛卡車,就是利用他們丟掉的公路,很快便衝到了臘戍南1oo英里處,而且還在向前推近,已經接觸到了新編22師。

那麼,新38在哪呢!也不在這條線上啊,早過河了。此時讓他們守住某某處,可能嗎!除非從天上跳下來抵擋日軍!

開始時,誰都不明白他為何要如此佈置,後來才明白,因為此時蔣介石來電令。

蔣介石說“如可能抽調瓦城有力部隊增援臘戍,先擊破其襲臘一側背,則以後皆易為力,如此瓦城不守亦可。蓋此時保臘戍為重,而瓦城之得失無甚關係也。”

瓦城是哪,同城,這個時候早被日軍佔了,蔣介石還做如此幻想。

羅卓英是中國遠征軍司令,如果戰敗,他可以不怕別人,但怕老蔣啊!先不說之前他都在幹什麼,如果遠征軍就此敗了,他當其衝是要負全責,所以,現在下這個命令,目的是要顯示一下氣魄和運疇帷握的能力,

“你看我多能幹啊!紛亂之下,我還保持鎮定,做了全盤安排。”

至於能否要贏,或能否擊退日軍,那就不是我的事了,我讓他們幹,他們沒這個能力,打不過日軍。

現在是政出多門,真的很亂了。羅卓英也做了佈置,蔣介石也下了命令。

有的將官根本就不聽,自做主張地帶著部隊朝著有利方向展。而有的,想聽也聽不到,因為這個時候,傳達命令的人不在。

命令由誰傳達?是一個叫林尉的參謀團,它是中國遠征軍的作戰中樞。

之前,他們也曾經出個好幾個主意。現在不用出主意了,傳達命令就是。

可惜,這個參謀團不在。他們本來是駐紮在臘戍的,一見日軍來了,還差1oo多公里呢!竟然丟下部隊不管,率先逃走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