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 第1136章 兩面夾擊

第1136章 兩面夾擊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大明:教書兩年,學生全要造反 科技現代戰爭 皇帝的品格 世子穩重點 萬事記錄 諸君策 大秦:不裝了,我是秦始皇 大周皇主 抗鷹前夕:國家緊急召我回國! 太子我啊,最喜歡做好事了 慶餘年:背靠小范大人一統天下 漢末三國從呂布女婿開始 將出關西 隱形守護者之人間正道 淨水桃花仙 穿越日本戰國,但我有三國殺掛件 大明:死靈覺醒開局逼老朱退位 大明:崛起於亡國之君 大楚天下之五兩銀,異姓王 從重生美利堅1919開始

圍著等著看好戲的這幾個日本兵頓時傻眼了,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僅僅是一瞬間,剛剛衝到吳凡宇身前的南二,連一個回合都沒有,便讓人家給砍了腦袋。這動作也太快了,如果不是定睛地一直瞧著,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什麼來路,還以為南二的腦袋是泥捏的,怎麼這麼不經打,一碰就掉。

稍微打個楞神後,軍曹長立時明白過來,眼前這中國少年不好對付,看來一個人不是他的對手。既然一個人不行,那就來兩個。

軍曹長一擺頭,衝旁邊的兩個日本兵一努嘴,“你們兩個,上。”

這是日軍的又種一拼刺刀戰術,在戰場上,為了防止敵方偷襲,日軍一般都是兩人為伍,採取的是背靠背戰法,互相配合,左攻右突,不給對手以還手之機。

誰的後腦都沒長眼睛,顧的了前邊,管不到後面。那好,那就再在你的後背方向上再給你配一個人,多加一雙眼睛。如此一來,兩個雖是背向而立,但對方的眼睛好像是借給你使一般,在後補齊了缺陷,等於沒有了盲區。這時的兩個人,等同於裝了四隻眼,戰鬥起來便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達到36o度無死角。這樣的戰法,只要機會得當,沒有不取勝,所以日軍奉為至寶。況且,日本軍隊始終對他們的拼刺刀戰術毫不懷疑,自認為世界第一,目空一切,而且顯的非常有自信。

現在,吳凡宇用的是大刀,日本兵就必須拼刺刀,這才叫仗義。看見吳凡宇掄著大刀,日本兵一露面,便把子彈從槍膛裡退出,於時間,槍堂裡空了,接下來就等著拼刺刀。否則的話,用他們的六隻槍口同時對準吳同宇,這事還真不好辦。在如此近的距離上,即使有上天入地的本事,恐怕在一時之間都不好逃盾。

雖說剛剛又死了一個日本兵,但軍曹一點不擔心,自以為派出的人少,壓不住吳凡宇。既然一個不行,那就來兩個。至次,他還不認為是日本兵的技術根本就不是吳凡宇對手,只要多加防備,有兩個人互相配合,就不信拿不下眼前這個中國半大小子。

這時,被指派過來的兩個日本兵還真加了小心。因為,他們眼睜睜看著同伴上去後被秒殺,這樣的結果還敢輕視敵人嗎,就是傻子也能從中捂出點道行。

所以,兩個日本兵端著刺刀上來時,邁的幾乎都是馬步,一點點的前移,再也不敢哇哇叫著向前衝。這樣的好處是重心穩,受到攻擊時,便於躲閃和反擊。

吳凡宇還是老樣子,依然沒有向前挪動身體,身體背靠著大樹,一言不。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他也需要要保護好自己的身後,不能被敵人偷襲。在沒有自己人給他給予保護的情況下,他必須搞好自我保護,不能全都亮給日本兵,於是才看中了身後這棵大樹。

這棵大樹便是最好的後盾。

眨眼間,兩個日本兵過來了,而且是一左一右向吳凡宇起攻擊。兩把刺刀同聲扎向吳凡宇時,無論他把柴刀砍向哪一方,另一方都會利用他的不設防,而利用這個空隙,突而至,一擊刺破他身體,不是刺刀見紅還不行,最好是給他來個透心涼。

在兩個日本兵動攻擊後,吳凡宇只拿眼一掃,便看出了日軍的戰術,繼續顯的不怎麼重視。情況如此緊急只下,他還是不動,只是嘴角動了動,那是輕蔑的一抿,嘴唇微微上揚,接著又是輕輕一笑。

吳凡宇僅這微小的動作,也讓日軍曹長捕捉到,頓時間有種不自在。他看的出,這是眼前的中國人在藐視大日本皇軍。這哪那受的了,兩個皇軍還敢藐視,你真的是不想活了,於是立即在心裡產生一種受辱般地憤怒。

軍曹長覺得兩個日本兵動作太慢,給了吳凡宇過長活著的機會,恨不能立即將之殺死,這才解恨。

軍曹長嘴裡開始不三不四地用日本話罵著,“...........還磨蹭什麼,給老子結果他。”

一個人的實力哪能用憤怒來代替,想火,想要號施令,那也得看看此人有什麼本事,有多大的官階。

兩個日本兵聽的出軍曹長是在罵誰,也有股受辱般地感覺。於是不敢漫如次一受媽,知道不抓緊不行了。

再者,兩個日本兵已經互給信心,滿心想著都能殺了吳凡宇,在軍曹長催促之下,那還等什麼呢,幾乎是同時把刺刀伸了過去。

“呀”“呀”

兩個日軍同時喊著用慣了的術語,似乎只要這麼一“呀”,全身就充滿了力量,也能讓敵人嚇破了膽。

“咔擦”一聲,兩隻刺刀在吳凡宇身前相會,這一碰便碰出了火花,划過去的刺刀尖上沒有碰到任何肉體,在半路上停了下來。

頓時間,這兩日本兵傻了,明明看的很清楚眼前有人,怎麼不見了,還讓兩把刺刀落了空。

突然間,一楞神的功夫,從右邊衝過來的這個日軍感覺著腿疼,低頭去看,也只是一剎那,他的小腿被砍掉很大一塊。

這是誰幹的?當然是吳凡宇。

原來,就在兩個日軍把刺刀扎向吳凡宇的那一時刻,吳凡宇並沒有採取反擊。

按常理,他應該用柴刀駁開一支,而後再去對付另一隻。

這樣做太危險,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吳凡宇的柴刀沒有三八步槍長,差著好多,他想要駁開其中的一支,勢必以身體去應對,而且駁開僅時駁開,他的柴刀也砍不著人。而相反,就在這一駁一砍當中,他的另一側門戶大開,全都亮給了另一個日本兵,也許這個時候,日本兵會利用這一漏洞,把刺刀捅過來,吳凡宇面臨的將會是腹背受敵。

如果吳凡宇柴刀掄的夠猛,他可以擋開一把,然後去對付另一把。

那麼,在他對付第二把刺刀的時候,也許第一把在一收一刺之間,會第二次把刺刀扎向他,總之,這個戰法對他都不利。他還可以在兩把刺刀扎刀身前的一瞬間,把他們全都聚攏,來個單手夾槍,然後再用柴刀去砍敵人。

這是電視神劇裡的鏡頭,玩花活,如果放在真正戰場上,能做出這一點,的確很難。除非一種可能,兩把刺刀全都紮在吳凡宇身體上時,也算是個聚攏。

這樣的拼法吳凡宇不會做,他要做的還是利巧,在巧妙中化解,而且做到無憂。

就在日軍刺來的那一時刻,吳凡宇將身體一縮,麻利地向條魚一樣滑向地面,緊跟著,右手中的柴刀橫著掄出。在一滑一倒的瞬間,右大臂全都伸開,伸向完全夠的著日本兵的前腿處。於是,這把柴刀像是加長了刀體,鋒利的刀鋒直接命中右側攻過來的日本兵。

藉著慣性掄過來的柴刀沒有千斤之力,上百斤,或者幾十斤也是有的。刀鋒所過之處,肉體哪能承受的了,自然會被劃開,骨頭稍硬一些,擋住了柴刀前行道路,讓它有了一個小小轉折。腿沒斷,但肉卻被割開,身體如何不痛呢!

因此,右側的日本兵只能是腿一蹋,吃不住勁,一隻腿跪在地上。

他這一跪,手裡的刺刀也跟著手傾斜,從上往下直落,隨後成了柺棍柱在地上。

這一切好像吳凡宇事先測好了的一樣。所以,他在這日軍跪在地上之後,連看都不看,百分之百地相信這個日軍暫時沒有了戰鬥力,因此把全部戰力用在了另一個日本兵身上。

吳凡宇這一滑,身體是跪著劃滑的。在他一滑出危險之地後,他上身一個打挺,便讓整個身子站了起來。

他這一站,站的也太是地方了,正是左側攻擊的日本兵的後背。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說好大明戰神,怎麼成萬壽帝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