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 一百三十七、奇怪的女娃子

一百三十七、奇怪的女娃子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皇帝的品格 世子穩重點 萬事記錄 諸君策 大秦:不裝了,我是秦始皇 大周皇主 抗鷹前夕:國家緊急召我回國! 太子我啊,最喜歡做好事了 慶餘年:背靠小范大人一統天下 漢末三國從呂布女婿開始 將出關西 隱形守護者之人間正道 淨水桃花仙 穿越日本戰國,但我有三國殺掛件 大明:死靈覺醒開局逼老朱退位 大明:崛起於亡國之君 大楚天下之五兩銀,異姓王 從重生美利堅1919開始 玄幻三國,開局戲貂蟬 大漢征服者

一百三十七、奇怪的女娃子

部隊要在小河口村進行文藝演出的訊息不徑而走。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們66續續地都往這裡趕。人越來越多,這下可苦了七連的戰士們。人多了,安全卻成了大問題。

邊境地區,雖然有條國境線,但那是對國家而言。對村民來講,祖先早就跨過了這道看不見的牆。不是把自己的女兒送過去,就是把那頭的女兒迎過來。一頭是婆家,一頭是孃家。因此,在很久很久以前,附近地區就形成了連根帶蔓的親屬關係。若不是戰爭爆,這條國境線簡直形同虛設。走親訪友,砍柴打獵,誰也沒把越境當做一回事。說走抬腿就走,說來,抬股屁就到。

現在不同了,邊境兩頭均住上了大軍。再想串親戚,訪朋友,可不是那麼容易了。但是,槍炮聲再密,軍人們管的再嚴,也阻止不了這些人的往來。厚實的叢林,長長的國境線,又不是用人身體去砌成的,怎麼能阻得住兒女去看父母,父母去看孩子。明的不行,那就來暗的。什麼*、子彈,都不能斷絕這種天然的紐帶。

部隊文工團來這裡慰問,對當地村民來說,當然是件天大的喜訊。軍民魚水情,來看節目的自然不能光是軍人,當地『政府』,當地老百姓當然要劃在內,還要給予較高的待遇。即然這樣,那就少不了自己的親戚們。不是飛鴿傳書,也要串個口信。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遍了附近的村村落落。

村民們還聽說了,部隊不僅要來唱歌,而且還要放電影。

啥叫電影?大部分村民都沒見過。只聽看過的人說,在兩根木頭中央拉上一塊大白布,只要上邊一閃光,裡邊就有人在走動。有說有笑,有房子有汽車,根真的一樣。因此,這麼好的東西不看可不行,所以,村民們就以此為動力,拖家帶口的到小河口村來了。光是國內的來了還不算,還要把這一訊息告訴國外那些最親近的人。誰啊!住在越南邊境那一頭的親戚們。這也算是近段歷史中,小河口村一個很大的榮耀。

一下子,小河口村出現了許多生面孔。這可忙壞了守邊部隊。對生人不盤查不行,那太危險了,很容易讓越南特工鑽空子。但是,一個個審查自然不行,部隊又不是派出所,沒戶藉可查。就是有戶籍,偏遠山區,又有幾人記錄在案。所以,分出誰是村民,誰是隱藏的敵人可就成了大問題。即要保證文工團的安全,還要保證村民的安全,絕不能讓對面敵人趁此機會進行破壞。

這些問題一出現,李森有點後悔了。當初怎麼就沒想到呢!光圖著給戰士們找點文化娛樂了,給死去的戰友來個記念活動了。沒成想,事到臨頭,竟然這麼複雜。早知如此,他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上級給七連的這種特殊照顧。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既然決定了,怕也不行。於是,李森和佟志遠商量來商量去,甚至還開了兩次支委會專門研究安全保障工作。最後,七連的戰士基本都派出去了。增加巡邏次數,多設崗哨。只要是七連防線,明崗,暗崗都有。用李森的說法,“戰士們看不看節目無所謂,有時間再補。可要是讓敵人進來,無論在什麼地方搞破壞,別說是死人,就是隨便放兩槍,擺上兩顆*,對於七連來講,那都是最大的恥辱。還談什麼榮耀,一句話失職。”

面對著這麼大的一塊防線,七連人手本來就不夠。這樣一來,人員就更緊張了。因此,在演出這一天,能夠到場觀看演出的只能是那些後勤人員。

李森給吳江龍的四班安排了特殊任務——除『奸』。

這可難壞了吳江龍,敵人臉上又沒寫字。他怎麼知道哪個是中國村民,那個是越南敵特工。要知道靠近邊境的村民與對面的越南人長的都是一樣。個子不高,臉頰黑瘦,穿的衣服也大致相同。別說是什麼越南語,就是當地的中國話,說起來也是嘰哩哇啦。就是明著站在他跟前說給他聽,他也是一句不懂。

怎麼辦?

吳江龍自有吳江龍的招數。

文工團如期而至。

這天下午,兩輛卡車,一輛北京吉普駛進小河口村。一進村口,汽車便停住。從車上下來二十多個男兵女兵。穿四個兜的幹部也有好幾個。

他們一下車,從團裡跟過來的丁副主任便招呼佟志遠過去,一一地把來人借紹給他。什麼團長,團副的,一直介紹到前來演出的每個團員。可是,什麼張王李趙的名字說了一大堆,佟志遠一個都沒記住。他只看見了一個女兵非常閃眼,便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幾眼。本想跟帶隊的丁副主任去打聽,但一想,人家剛到,又不是立馬走人,等等再問也行。

這時,聽見另外一個女兵喊,“董燕,快看。”

那個女兵便朝著喊她的人走過去。

佟志遠記住了,噢,原來她叫董燕。

這次,文工團準備在七連住三天。一天慰問,就是要讓所有的戰士都要看到演出。一天放電影,把從內地帶來的所有電影片子都要放一遍。說是所有,那時,剛剛改革開放不久,中國的電影業早都殘了,只有*保留的一些革命樣版戲。像現在的愛情片、故事片屈指可數,外國的進口片就更別提了。文工團前來慰問,實在拿不出新的,過硬的東西。沒辦法,只好把《*戰》、〈地道戰〉再帶上,準備重放幾次,走到哪放到哪!看過的人覺得煩了,可對於這裡的村民來說,這仍然跟神話沒什麼區別。第三天,要講一講軍民魚水情,由軍隊和地方搞個軍*聊歡。

這一天,天空還算做美,早晨稀稀落落下了一陣小雨,到了上午九點鐘時,老天把全部雨具收回。雖然還陰著臉,但也能讓地面上的活動正常開展。

這時,在搭建演出節目的墓地前開始有人聚集。前來觀看的村民們大都披著蓑衣,戴著斗笠,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說話。還有人把自家的牛也趕了來,把牛拴在草地上覓食,人卻『插』到一邊的人群裡說話。也有人帶著一些農產品,在廣場周圍擺成地攤,準備向前來演出的人兜售。整個看上來,很有些趕集的味道。

吳江龍換了身便衣,戴著一個不知從何處借來的大斗笠,領著兩名和他一樣著裝的戰士,在人群中四處轉悠。

忽然,從場外的一條小路上傳來了歌聲。歌聲如清泉般純淨甜美,高亢但不失悠揚,嫋嫋卻又依依,婉轉如同夜鴛般地絲絲入腑。

廣場上的人都被歌聲吸引住,不約而同地掉轉頭,去尋找聲源。

過了一會,樹林後面出現了四個身著彝族服裝的少女。四個人個頭一般高,頭上一律包著黑『毛』巾。上衣短小,兩隻袖子掛在臂彎處,『露』著細膩的兩隻胳膊。下身是黑『色』半筒褲,襯著一雙白襪。每個人從上到下,頭是黑的,上衣是黑的,褲子是黑的,鞋子也是黑的。走起路來,身上掛著的各種裝飾物叮噹做響,配合著歌聲一起一落。每個人身後都揹著一隻竹簍。揹帶有些下墜,能看的出裡面裝著什麼東西。但四個少女卻顯得很輕鬆,連唱帶跳,身上背的似乎就是舞臺上的道具。

四個少女越走越近,漸漸能看出了臉形。美麗自不必說,那股大膽、潑辣,幾乎讓所有村民都出感嘆,“這是誰家的姓啊!”被問的人搖搖頭,表示不認識。眾人議論了一會,也沒弄清這四個少女是從哪來的!

吳江龍盯著四個陌生少女看了一會,又聽到了村民們說不認識,心裡漸漸有了疑問。

這麼漂亮的青春少女,生長在巴掌大小的小山村裡,大家都不認識。說明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這四個人不是附近的。

四個少女走進廣場後,不但歌聲沒有停止,四個人竟然還跳起舞來,讓圍觀的人連連叫好。歌聲美,舞姿更美。連那些值勤的戰士也有些呆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從特種兵開始融合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