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秦時小說家TXT免費下載 >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半兩五銖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半兩五銖 (第1/4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北宋的套娃 單機南北朝 高麗皇帝:阻止武信政變! 逍遙探花郎 大明天下無敵從土木堡之變開始 戰爭之終局之戰 金城千里帝王業 天璽玉馬 紅樓之賈府借居錄 秋日之心 大梁質子 生命需要一束光 大明:偷聽我心聲的朱棣樂麻了 五老將我從現代帶回三國 石達開:戰神父親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中華上下五千年詩歌版 影視大慶:開局召喚馮寶寶! 餘過龍門 大明:朱棣:我剛靖難,老爹活了

“事關國運根基!”

“郡侯是擔心計然之道?”

計然!

計然既是一個人。

也是一種道理。

王弟當年和自己說過不少次。

計然,乃烽火諸侯霸主歲月中人,出至宋國,博覽群書,大智若愚,通曉乾坤道理,師法天地自然。

通曉的諸般道理中,尤善計算,遊歷諸夏,收徒范蠡,傳聞,授予范蠡七道計謀,而後范蠡用其中五道,輔助越王稱霸。

後,計然則是入天宗之中,號文子,修行天道。

而范蠡則是將文子所教道理傳播,以為計然之道,聚散萬千錢財,隨心所用,輕而易舉。

是以計然之道,財貨之道!

貨殖之道亦無不可。

被稱為計然之道,亦是不無不可。

王弟曾言,計然之道,可與文武兩道並舉,堪為國運根基之道。

秦國之所以富強,之所以強大,乃是因為計然之道匯聚的財貨增多。

否則,秦國若還是孝公變法以前的秦國。

縱然老秦人再如何勇武,沒有足夠的錢財支撐,也是無用,百多年來,秦國府庫充盈,亦是計然之道的外顯。

秦國現行的計然之道,則是順承商君之時的法門,收攏山河航運之利,收攏庶民田畝耕種之利。

對於商賈收取重稅之利!

……。

諸般方略落下,令秦國短短數十年,便是府庫充盈,再加上對外攻城滅國,擄掠的大量財貨,是以國運根基越的紮實。

有那般底蘊支撐,秦國才打得起一場場數十萬軍力的戰爭。

秦王政思忖之,覺得有些道理。

其後,王弟之言,計然之道,與時並進,大秦欲要一天下,也得重塑完整的計然體系,化作完備的計然之道。

秦國半兩!

鹽!

鐵!

茶!

酒!

……

都囊括其中。

杜陵所落下的開源三策,隱約都涉及到哪些,故而,秦王政語落。

“秦國半兩錢自惠文先王流傳秦國上下,至今已經過百年。”

“半兩錢的鑄造,乃是咸陽設立督造處,而後在富饒郡縣設立督造處,以為青銅鑄造,鐵器鑄造。”

“戰國亂世,諸國錢幣不一,所以諸國間的錢幣已經可以私下兌換,否則,商旅不能夠通行諸夏。”

“數年來,秦國攻滅三晉之地,通行秦半兩,就是相當好的一策,如文字一般,令諸夏間只存在一種錢幣,摒棄諸國錢幣,更方便諸夏萬民。”

“此法雖好,卻還有一策唯有完善,那就是些許富饒郡縣、地域的鑄幣督造處,那裡的統轄並不完整。”

“今日,河東郡可以因此鑄造半兩錢,它日,南陽郡也可以鑄造半兩錢,果然商賈利益驅心,也鑄造半兩錢。”

“大王以為如何?”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特工:開局鄭耀先和我接頭 廢柴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