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 第1916章 二手車床(二)

第1916章 二手車床(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綜武:殺敵變強,妻子南宮僕射 洪荒:千萬億功德,六聖端茶按腳 封神:人在截教,加班上癮 不敗劍帝 我在黑神話模擬成仙 洪荒之蟲皇有個好人緣 仙主不要啊! 信仰宇宙 天驕下山 我的奪舍人生 無量滅度 請王擊缶 遮天:開局鎮壓黑暗動亂 朝元圖 修行沉思錄 災厄西遊:我怎麼會是白骨精 知守為道 修仙,從開天開始 荒謬!哪有你這樣修仙的 我的召喚獸是一臺機甲?

每個車床上都鉚接一個金屬牌,其銘文展示了該車床的一切資訊。

楊明志看到了剛剛被反覆提到的一個名詞“克拉斯諾達爾”,果不其然,就是來自那座城市的二手貨。

不僅如此,銘牌上標註了其詳細的生產商,即署名為“ceдиha”的工廠。

楊明志對該工廠沒有任何的概念,其實他對於克拉斯諾達爾這座南俄的城市,概念也僅限於她是一座重要工業城市,如今已經被德軍佔領,僅此而已。

雖是二手貨,銘牌還標註了其加工精度,就是±o.o5毫米。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好抱怨的麼?事實就是如此,它壓根就只能生產民用品,生產軍械?這不開玩笑嗎?!

楊明志把心裡話憋在肚子裡,他反覆自我告誡,如今是1942年,不是七八十年後!

其實如今的時代,全世界都在進行產能升級,這裡自然有戰爭陰霾越來越逼近的原因。世界主要工業國都在強化本國製造業的加工精度,其中做的最好的當然是美國,其次就是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國家,捷克人這方面做得也不錯。

這裡蘇聯的情況就比較糟糕了,她的工業展度慢,雖有大量的低端車床,高階車床完全依賴三十年代的進口。雖是進口,所謂的高階車床也逐漸落後於時代。

如今蘇聯可以得到最好的車床,統統是美國當前生產的。

科技實力是需要逐漸積澱的,當前的美國能達到微米級別的加工精度,未來美國的加工精度將更高。

本時空的德國當然也具備了這樣的工業能力,這場戰爭德國終將落敗,他們將在廢墟中重生。雖然德國的工業裝置幾乎都被戰略轟炸摧毀掉了,關鍵的人才捱過了戰爭。

因為人才尚在,德國工業能力恢復非常迅,乃至戰後的展中,德國的精加工能力已經略微過了美國。

可惜,蘇聯在戰後時光,機加工能力都是落後的。

蘇聯的落後主要體現在高階車床上,因裝置能力的限制,蘇聯無法加工特別高精度的工件,不過其低精度的加工能力非常強勁。這裡面當然有其先天的原因,另一方面,恐怕也有蘇聯戰略思維的考慮。

可能這就是民族性,蘇聯乃至之前的沙俄,一直奉行著實用主義,亦是非常看重結果,對於過程的重視程度不夠。

軍隊需要勝利,所以代價可以接受那就去戰鬥。至於幾番這樣的慘勝後,部隊還有多少戰鬥力,這就往往不被重視,因為指揮官的眼光往往看不到那麼遠。

所以在工業加工領域,對於質量的要求固然是有的,只要這個質量把控在可以完成任務的地步,那就是足夠的。像是T34坦克的生產,它就是一種突破防線用的工具,它可以平日裡經常拋錨,只要在一場戰役中能夠大規模投入使用完成勝利目標,它的諸多缺點就可以忍受。

要考慮駕駛員的舒適度?考慮操作的便捷性?當然要考慮,只是它不是優先考慮的。

反觀蘇聯的敵手德國,直到1942年了,各地的軍械工廠還在執行和平時期的生產工藝,所以生產的坦克、槍支沒有偷工減料,這樣的結果固然是戰士用得舒服,就是產量不盡如人意。

縱使古德里安一直呼籲“坦克月產八百輛”,負責生產的工廠依舊我行我素。

楊明志問到烏莫夫“所以,這所ceдиha工廠,生產全蘇最好的車床?”

“它是不是最好的我不知道,至少它可以生產特別巨大的車床,我所獲悉的訊息,該廠的產品是全蘇的標杆。”

楊明志聳聳肩,自己的問題沒有得到如實的回答。

想想也是,這個烏莫夫不是專業人士,自己問他著實的沒有意義。

“好吧,其他所有的車床都是這個工廠的?”

“當然不是!”烏莫夫特別說明一件事“您不要覺得我給您搞到的都是二手貨,這裡所有的衝床都是今年生產的,您是第一手的使用者。”

衝床!這個詞突然一根針扎到了楊明志的胳膊,弄得整個人為之一振。

楊明志伸著頭看了一番,很快看到大廠房內部區域,橫亙著一些大傢伙。不過,它們都是衝床,換言之就是電動衝壓機。

既然834廠要以生產輕武器槍械為主,衝床還是生產的關鍵!

想要僅憑當前的人手,每天的產量達到了一個喜人的資料,槍械就必須大規模使用衝壓加工。不僅如此,衝壓加工比起傳統的切削加工,不但相當節約材料,更高的生產效率才是最關鍵的。

所有的五臺衝床,它們的樣式完全一樣,卻如烏莫夫所言,它們都是全新的,所有機器的漆皮兒還都是鋥光瓦亮的。楊明志再度看看其名牌,明白他們都是產自弗拉基米爾市。

看得楊明志一會兒伸頭一會兒蹲下的樣子,烏莫夫不禁問道“別列科夫將軍,您覺得這些機器如何?”

“這個我最為滿意!”楊明志拍拍身子站直了道,“他們的確是全新的,就是不知道使用起來效果如何?”

“它們都沒有問題!”這時,恍若隨從般存在的廠長安德烈諾夫指正道,“就在三天前,它們剛到貨的時候,廠裡已經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測試了。您看看這些工人們,他們都是參與過加工的。”

“他們……”楊明志又一次審視一下站在機器邊的工人們,和剛剛是老伊萬諾夫一樣,這又是一群年長的人,與伊萬諾夫不同的,則是他們的下巴颳得非常乾淨,就是上嘴唇的鬍子非常顯眼。似乎這些人都有意模仿斯大林?!

在834廠,楊明志接連檢查了所有的車床。

他滿意麼?雖然和自己的預估存在心理落差,自我安慰一番,至少這些裝置可比沼澤地的那些蒸汽古董好太多。至少它們都是電動的,加工環境不但寬敞而且整潔。

最重要的加工精度,對於突擊步槍而言,它最關鍵的莫過於槍管和膛線。槍膛和槍機的所有零件,公差達到±o.o5毫米對全槍的效能當然有影響,只是影響不大罷了。

不管怎樣的加工,存在這樣的公差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槍膛處的漏氣。

漏氣問題其實是相當難解的,工廠能做的就是把漏氣現象竭盡所能控制到最小。其實就實戰而言,漏氣問題不影響作戰那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且說這樣的加工精度,零件之間的機械配合影響不大,漏氣問題必然可以容忍。射擊的精度基本都依仗子彈廠和槍管生產單位的產品質量,那就是自己無法管控的。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全球降臨:八荒領主 前秦書 我真不是酒神啊 俠之不敢為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擺爛 那小廝 英雄集結呂布重生 人在大夏,我靠無限選擇成權臣 抗戰之喋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