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 第1657章 新西伯利亞的召喚

第1657章 新西伯利亞的召喚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聖輝 守護:以殺之名 開局一把刀一柄劍 超維武者 太元道途 你的機緣很好,我笑納了 我已長生,道友還需勤勉 花大門 江湖之名門正宗 河洛仙緣 庸醫和神劍 長夜三部曲 長生問道! 意誅仙 邪修老祖修真記 吾兒楊戩有大帝之姿 家族修仙:從娶妻開始成仙做祖 銀月之墟締結深淵的魔法師 大漠飛沙錄 從雜役開始成為仙尊

拉林大尉當眾宣讀這份關係到大家未來命運的重要檔案。

根據斯大林的命令,真正去克里姆林宮面見他本人的只有三人——楊明志、楊桃和娜塔莎。

關於其他人的安排

波波夫和裡固施科夫,兩人必須緊急去一趟蘇聯國家科學院,包括運來的各類設計圖紙也要一併運去。

前往科學院的還有隨機而來的“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的十人,話說這十人本就是蘇聯幾個重要大學的在校或畢業生,他們身為列寧共青團員奉命進入敵後,透過自己的知識幫助各游擊區展自己的兵工廠。

在場的所有遊擊共和國武器設計製造的骨幹人員,全都收到前往科學院的死命令。

畢竟斯大林知曉那個特別的武器設計局的存在,他得到了大量證據,甚至特供提交的部分德軍檔案,這些情報充分證明,該武器設計局在火箭炮的研方面有獨到的技巧。

這些人將全部去科學院報道,其中的佼佼者,將得到重大榮譽。

“波波夫同志、裡固施科夫同志,兩位抵達科學院後,將獲得榮譽會員身份,將得到正式會員的一切待遇。接著你們將被委以重任,為國家做貢獻。”

拉林大尉所謂的貢獻肯定是繼續製造火箭炮咯。

楊明志稍稍瞥一眼裡固施科夫,只見這個老傢伙高興地鼻聽泡都要樂出來了。

裡固施科夫的確樂得渾身抖,試想一下,一個本該在沼澤地終老的五十歲老傢伙,他濃密的大鬍子跟城市人截然不同,他彷彿應該存在於沙俄時代,幾乎一輩子都不可能也沒理由去蘇聯科學院,這一蘇聯頂尖的科學殿堂。

那麼這些人去了科學院,對我又有什麼影響呢?

楊明志捏著下巴稍稍尋思,他恍然大悟“果然,斯大林肯定是打算讓我製造武器的。”

正當他若有所思,突然間,有人呼喚起他的名字。

“別列科夫將軍!”

“唉,拉林大尉還有何事?”

“是這樣的,有些話我想我應該在此向您說明白。領袖決定召見您,在這時候,您應該也要去科學院一趟。您是聯盟不可多得的科學家,又是身經百戰的將軍。在我來之前,領袖並沒有向我透露過多,不過我推測……”

“是獲得榮譽會員的身份吧?”楊明志搶話說。

“對,應該就是如此。和他們一樣,您也將獲得相應的地位。”

楊明志點點頭,事情若是這樣展,也在其預料之內。

不過蘇聯科學院的位置究竟在哪裡?未來的中科院是在中國的都,蘇聯的科學院應該是在莫斯科吧。

且慢!莫斯科不是在去年就進行大規模疏散了麼?大量的機關單位,大量的工廠,以各種方式向東方轉移,尤其是機關單位,大部分移動到了古比雪夫。

他好奇的問“蘇聯科學院,現在的位置在哪裡?加入我將前往那裡,又需要多久?”

“它是核心就在新西伯利亞市。”拉林大尉非常直白的表示。

拉林大尉的言語非常直白,說話時更面無表情,僅僅是聽到這個名字,楊明志就深感一絲寒意——新西伯利亞,這地方的氣候跟大興安嶺幾乎一樣。就一個字,冷。

拉林大尉順著話題繼續解釋,科學院坐落於新西伯利亞的原因才令人所理解。

的確,新西伯利亞實在是冷,好在她是坐落於西伯利亞大鐵路變的城市,繁忙的交通線為城市諸如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再說沙俄時代乃至這時的蘇聯,以及遙遠的未來,北亞的大城市無一例外不是西伯利亞鐵路穿城而過,諸如極端寒冷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也是如此。

在戰爭爆之前,科學院除了莫斯科的總院外,還有遠東分院和烏拉爾分院。兩個分院相對獨立於莫斯科的總院,進行著獨立的科學研究。

隨著戰爭的爆,蘇聯科學院也加入到東撤的大潮中。關於總院的位置安置在哪裡,蘇聯當局選定了新西伯利亞市。

僅就人口而言,新西伯利亞市可謂十足的大城市,她的地理位置正處於蘇聯的中間位置,來自東方的新組建的軍隊,都將透過這裡,投入到歐洲戰場。當然,美國透過北太平洋航線運輸的戰略物資,也最終透過這座城市,繼續向西輸送到戰場。

她的價值還不僅僅如此,大量移民突擊湧入,她就是蘇聯中部最大的工業城市,當然僅就工業產值而言是比不過戰爭之前諸如哈爾科夫、斯大林格勒這樣的城市。

殘酷的戰爭使得蘇聯失去了大量精華區域,新西伯利亞這座城市的“造血”能力,隨著戰爭的持續就顯得愈重要。

城市也不得不進行擴建,來自西方的數以萬計的難民開始向東方疏散。

本來在沙俄時期,沙俄當局對北亞和遠東的開比較有限。那裡太冷了,即便是號稱不怕了的俄國人,對那種極寒也要掂量一下。

戰爭爆了,一無所有的難民們渴望一個和平的環境,很快的,莫斯科以東烏拉爾山以西的各個城市充斥起大量難民,沉重的人口壓力,迫使蘇聯當局號召人民越過山脈,繼續向東方移民。

就像中國在抗戰初期的戰略大轉移那邊,蘇聯在1941年開啟了他們的戰略大轉移。

人民渴望的第一要素是安全,至於順便開啟了一場“東部大開”,那都是後話。

尤其是有著高度知識的技術人員,戰爭時期他們的作用愈凸顯。那些滿腦子機械製造至知識,有著豐富鋼鐵冶煉的工人們,他們必須遷移到工業城市以揮自身價值。

所以對於遷移中的蘇聯科學院,轉移到烏拉爾分院的構想因為分院的反對而取消,轉移到遠東分院,那裡的局勢也並不太平。在1941年,未來局勢還不命令,誰能保證德國和日本不會沆瀣一氣夾擊蘇聯呢?即便遠東的百萬蘇軍並不畏懼日軍。

遷移到新西伯利亞市,顯然就是最優選。

原本的歷史程序,蘇聯當在1943年在新西伯利亞市建立分院,接著又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伊爾庫茲克、秋明等地建立研究機構,合計多達76個研究所。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三種仙途 綜武反派:開局征服甯中則 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 人間天外 特戰兵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