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逝者之書(出書版) > 逝者之書(出書版) 第3節

逝者之書(出書版) 第3節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高調嫁傻王,重生三小姐殺瘋了 我在八零當女首富 侯門姝色與君謀 離開你我才發現我 回到爸媽十七歲 重生後,我和渣男的外室聯手了 從曼聯食堂到全能球王 今起,你的無力感被判無期徒刑 無限恐怖:開局起猛了 末日菌未老 畫有五千秋 春來江山笑 知否武勳 邪神養成:從克系種田開始 海賊:魚人王,我當定了 山野舊談 我的青梅竹馬小惡魔 厭戀者 模因生物對策局 替嫁被家暴死,這回你自己嫁

夏曉曦屍體被放下後,聶之軒熟練地檢查了死者頸部那深深的索溝。

“她真的是上吊的嗎?”聶之軒抬眼看了看男友。

“是……是啊。”男友有些緊張。

“抓起來吧。”聶之軒朝民警揮了揮手,“是他殺死了夏曉曦。”

案情×剖析

縊死和勒死

縊死和勒死,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死法,雖然兩者的致宕機制是一模一樣的。在這兩種死法中,死者都是因為繩索類物體壓迫頸部,導致呼吸道壓閉而機械性窒息死亡。

既然是機械性窒息死亡,那麼兩種死法的死者都會具有機械性窒息死亡的一些屍體徵象,比如指甲青紫、眼球突出、口唇青紫、心血不凝、眼瞼出血點、內臟淤血、內臟表面出血點等。

在實踐中,當法醫懷疑死者是被勒死或者縊死時,首先要進行如下判斷:

1. 透過屍表和解剖檢驗,排除死者系顱腦損傷、其他重要器官損傷引起的機械性損傷死亡。

2. 透過屍表和解剖檢驗,排除死者系疾病致死。

3. 透過毒物化驗,排除死者系中毒致死。

在排除上述幾大類死因後,如果屍體有明顯的機械性窒息死亡徵象,則可以判斷死者系機械性窒息死亡。

機械性窒息死亡也有很多種方式,而縊死和勒死是其中兩種。

首先,我們要知道縊死和勒死的區別。

縊死,就是用自身重量作用於頸部繩索導致的機械性窒息死亡;勒死則是利用外界作用力,使得繩索在頸部交叉,壓迫頸部導致的機械性窒息死亡。

在排除其他死因的情況下,法醫會首先判斷死者是縊死還是勒死。有個好的區分辦法:縊死,因為作用力來自死者的自身重量,所以位於屍體頭部較低位置的頸部就會著力較重(多見於下頜下),而較高位置的部位就會著力較輕(多見於耳後)。著力較重的部位會呈現出深深的索溝,而著力較輕的位置,索溝會逐漸減輕直至消失。這一種現象被法醫稱為“提空”。法醫經常會這樣描述一個縊死屍體的頸部索溝:“死者頸部可見一索溝,繞頸一週。下頜下索溝較深,索溝在耳後提空。”

勒死就不同了。勒死是運用自己或者他人的力量,使得交叉在頸部的繩索收縮,壓迫頸部。既然是這個機制,那麼被勒死的屍體整個頸周受力是均勻的,所以索溝深淺會基本一致。

除了索溝的明顯區別,縊死和勒死還有一個明顯不同的成傷機制問題,那就是用力不同。縊死是依靠死者自身重量,其重量可以達到五十多公斤;而勒死是依靠人為用力,其作用力度會小很多。這個機制可以導致兩種死法有以下幾種屍體徵象方面的區別。

1. 頸部損傷。縊死的巨大下垂力,可以導致頸總動脈分叉下部血管內膜出現橫向裂傷。而勒死的作用力不是下垂力,而是環收力,所以不會導致血管損傷。

2. 顏面和顱腦的徵象。縊死的巨大下垂力會同時壓閉頸部的動脈和靜脈,導致血液無法透過動脈供應上頭部,這樣就會出現屍體顏面蒼白、腦組織缺血的徵象。而勒死的力量一般只能壓閉靠近體表的靜脈,而無法壓閉深層的動脈,血液還可以繼續透過動脈供應上頭部,但無法透過靜脈回流。所以勒死的屍體會出現顏面青紫、腫脹以及腦組織淤血的徵象。

3. 脊髓損傷。尤其是在突然下墜的縊死案例中,屍體可能出現頸椎脫位、脊髓撕裂的情況,而勒死則不會出現。

除了上述索溝和力量的區別,繩索位置也會有區別。縊死的繩索一般都是沿著下頜走向的,位置較高,所以力量折斷的都是舌骨大角和甲狀軟骨上角。而勒死的繩索位置一般不會太高,都位於喉結附近,所以會導致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縱向骨折。

既然都是機械性窒息,為什麼要分清死者究竟是縊死還是勒死呢?

因為這有著非常重要的法醫學意義,分清縊死和勒死之後,就可以判斷死者是自殺、意外還是他殺了!

死亡方式的判斷不僅要參考法醫學意見,也要結合調查、現場勘查的情況。分清縊死和勒死,會給死亡方式的判斷帶來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請注意以下用詞:

縊死,多見於意外和自殺,罕見於他殺。

勒死,多見於他殺,少見於自殺。

有了上面這兩句話,大家知道區別兩種死因的重要意義了吧。

尤其是在法醫判斷了死者是縊死的情況下,結合現場勘查和調查,基本就可以判斷死者究竟是死於意外還是自殺。

為什麼縊死罕見於他殺呢?用縊死的方式殺人,真的那麼難嗎?

如圖A,這樣的身高差距是極為罕見的;如圖B,這樣的做法勢必造成死者背部損傷,可以被法醫發現。即便是採用上述兩種做法勒死了別人,再偽裝自縊的現場,也勢必在死者頸部形成兩條走向不同的索溝,一樣會被法醫發現端倪。另外,那個要被勒死的大活人,不知道反抗嗎?即使反抗被你制服了,搏鬥過程中不會留下傷痕嗎?

A

B

有人說了,難道不能把人弄暈了再讓他縊死?理論上說確實可以,但是別忘記了,如果是下藥迷暈的話,躲不過警方的常規毒物化驗。又有人可能會說,用打暈的方法如何?打暈的話,頭部會有損傷被發現。

還有人說了,我先把人弄死,再偽裝一個自縊現場該不會露餡吧?看過我的書的同學都知道,有個專業名詞叫作“生活反應”。頸部索溝有無生活反應,可以讓法醫們直接判斷出縊吊行為是在死者生前進行的,還是在死後進行的。而且,你先把人弄死,總要有個死因吧!你覺得哪種死因不會被法醫發現?

所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法醫科學是可以輕鬆判斷此類案件的死因和死亡方式的。

最後,還要加註一句:縊死的力量來源於死者的“全部體重”或“部分體重”。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典型的縊死是我們常說的“上吊”——踩個凳子,用繩子掛住脖子,然後蹬掉凳子。但也有很多非典型縊死,半蹲位、坐位、跪位、趴位等其實都是可以導致縊死的。在很多小學生意外縊死的案例中,上述體位時常出現。所以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類似的安全隱患。

自救×小劇場

小白:“師父,昨晚我看了個恐怖片,看完後我有個疑惑。”

聶之軒:“什麼疑惑?”

小白:“為什麼恐怖片裡的吊死鬼都會伸出長長的舌頭?”

聶之軒:“在有的縊死案件中,繩索勒頸的位置比較低,在舌骨以下,這樣會因為下垂力推動舌骨,導致舌頭伸到口腔之外。所以那些看到過這一類縊死者的人,就會認為吊死的人的舌頭都吐在外面。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再加上潤色、加工,恐怖片裡的吊死鬼就都成了這副樣子。”

小白:“可是我們看到過的幾個縊死屍體,舌頭都沒伸出來啊。”

聶之軒:“在大部分縊死案件中,繩索是作用在舌骨上方的,所以並不會把舌頭推出口腔。不過,在勒死的案件中,倒是有不少死者舌頭伸到口腔外,或者位於上下牙列之間的。因為勒死的案件中,繩索更容易作用於舌骨之下。”

小白:“對了,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有個小朋友從後面拉我的紅領巾,我當時不自覺地就伸出了舌頭。那種感覺,現在想一想都有些害怕。”

聶之軒:“是了,勒死和縊死,這兩種死亡案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意外導致的。尤其在兒童群體當中,這種意外事件比較多發。小孩子打鬧,用跳繩的繩索或者紅領巾勒頸,又或者是小孩子自己在家沒事,用紅領巾學上吊什麼的,都是意外致死案例中比較多見的型別。這都是極其危險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安全防護的意識,告訴他們我們的頸部是有多麼多麼重要和脆弱,是不能用繩索去纏繞、縊吊的。”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小精靈盟主 星際之豢養天下 網遊三國之無雙王者 霧裡上路 別打我主意 我,魅魔親王,絕不死於斷頭臺 我和愛豆對家結婚了 陰婚不散 佛系代購的六零生涯+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