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吾父朱高煦 > 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

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人在中世紀,是法蘭西元帥 執武符 趟過逆水河的男人 通靈高鐵 等不到你的晚安續集 你,不要過來啊! 從MyGO歸來的路明非 荒蕪記事 靈氣復甦:重生耗子搶機緣 我在精靈世界當獸醫 無敵的我同時穿越 主神空間偷渡客 雙輪明夜 老遊戲重做,靠手速打全服 美漫:駭客蜘蛛俠 四合院:我還沒出手你們就倒下了 熹,光明燦爛 輪無回限 小作精的老公馬甲太多心好累 各天涯

第52o章 向外擴張(上)

“賣報了!賣報了!永樂日報正式行,陛下親筆賜名,快來看一看、瞧一瞧了!”

清晨的大街上,一個身材瘦小的報童挎著一大包報紙,一邊跑一邊吆喝著。

隨著報紙的出現,報童這個職業也正式登場,賣報紙的收入微薄,成年人一般都懶得做,剛巧適合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掙點錢貼補一下家裡。

朱瞻壑剛從宮裡出來,順手就讓人買了一份永樂日報,今天是永樂日報第一天行,所以朱瞻壑對報紙上的內容還是很感興趣了。

朱棣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在決定要辦報紙後,很快就組建了一套班子,其中通政司出了幾個官員,另外還讓朱瞻壑和夏元吉,分別從新聞報和儒報調了幾個熟手過去,再加上一些從國子監招去的學生。

於是永樂日報就這麼執行起來,至於印刷更不成問題,皇宮本來就有專門負責印刷的印書局,當初永樂大典時,印書局就已經掌握活字印刷了。

朱瞻壑開啟報紙,一眼就看到報頭的“永樂日報”四個大字,筆跡很熟悉,的確是朱棣親筆寫的。

而在報頭下面,則是一篇關於草原形勢的分析,並且在文章最後,解釋了北征的必要性,這也是朱棣接下來的計劃,同時也是招至許多大臣反對的原因。

以前朱棣一個人,面對群臣根本沒有還嘴之力,但現在有了報紙,朱棣就可以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無論是否有人支援,反正朱棣只要自己高興就行。

“能辦到就好,另外還有在天津行的事情,你考慮的怎麼樣了?”

利益於新聞報之前的銷量巨大,報社也開始盈利,而只要有錢了,一切事情都好辦。

看完永樂日報,朱瞻壑也讚歎的點了點頭,能在短時間內將這份官方報紙行出來,也的確不容易了。

現在無論是新聞報還是儒報,甚至包括朱棣的永樂日報,行都只限於北京城中,外地根本買不到。

永樂日報行,給新聞報和儒報也帶來很大的壓力,雖然三者的定位不同,但現在報紙的市場就那麼大,所以他們也在擔心永樂日報的出現,會擠佔自身的市場。

不過這有一個問題,北京到天津將近三百里,如果放在後世,開車甚至不到兩個小時就能到,據說後世有些人,乾脆就睡在天津,然後早上去北京上班,可以說十分便捷。

第一個方案,就是報社在排好版後,一式兩份,其中一份在京城印刷,另一份騎快馬送往天津,如果路上換馬,半天就能到,然後在天津印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最初雖然徵求了朱瞻壑和夏元吉的一些意見,甚至還從兩個報社調人加入永樂日後,但卻沒有讓兩人插手永樂日報。

朱瞻壑點頭道。

但在這個時代,馬車的度卻無法與快馬相比,哪怕在路上換馬,恐怕也要花上一天的時間才能到,所以如果用這種辦法,天津的報紙會比北京的報紙晚一天。

朱瞻壑看著報紙,最後馬車來到新聞報社,馬安和梁信也早就在等著他了。

“世子放心,剛才我和梁信商量了一下,感覺問題不大,之前我們已經多招了一些人手,做到一天一行完全不成問題!”

&1t;div nettadv"> 馬安當即拍著胸脯保證道。

“這件事小人也正想向世子您稟報!”

早在當初建立報社時,他就想一天一行,但因為人手等原因,導致無法做到,於是只好隔天行,但現在隨著實力雄厚的永樂日報加入,他們肯定也要跟上步伐,否則遲早都會被淘汰。

梁信第一個開口問道。

至於報紙上的內容,雖然還有些枯燥,但做為官方報紙,本就不能太過活潑,而且相比新聞報和儒報,永樂日報上的訊息準確率極高,十分適合喜歡瞭解國家政治的人閱讀。

“是真的,我來報社,也是想問一下你們,現在能否做到一天一行?”

而朱瞻壑早就想好了,新聞報不能侷限於某一地,而是要在全國行,雖然以現在的技術手段可能還十分困難,但向京城周圍的城市擴張還是可以做到的,而天津就是他選定的第一站。

馬安再次說道,除了報紙的排版,報社的其它事全都由他負責,包括向擴張。

“世子,聽說朝廷的永樂日報要一天一,這訊息到底是不是真的?”

但這麼做卻需要在天津建造一個專門的印刷作坊,或者與天津的印刷作坊合作,成本比較高,好處是可以同步行。

當然也有一些精明的商人,在北京大批買下報紙,然後帶到外地銷售,從中賺一些差價。

第二個方案,則是報紙統一在京城這邊印刷,然後第一時間用馬車運往天津。

比如現在永樂日報的主編,就是禮部尚書呂震的侄子呂嚴,呂震一直都是朱棣的鐵桿心腹,雖然許多人說他有才無德,但依然穩坐尚書之位,而且也一直位於內閣之中。

朱瞻壑先是點頭,隨後再次向馬安問道。

除了這篇關於北征的文章外,剩下的文章也大都是與朝廷的政策有關,反面還有一塊,專門介紹了大明周圍國家的一些情況,看起來和後世的新聞聯播似的。

對於這件事,馬安也真的用了腦子,比如他就想出兩個方案。

早在一個月前,朱瞻壑就讓馬安考慮一下,如何將新聞報行到天津去?

如果說錦衣衛是朱棣的耳目,那麼永樂日報就是他的喉舌,因此朱棣從一開始,就要把永樂日報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隨後馬安將天津那邊的情況詳細的向朱瞻壑稟報了一遍。

這樣做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天津那邊只需要有人接收報紙,然後再賣出去就行了,不用再另建印刷作坊,可以節約不少的成本。

“世子,這兩種辦法各有好處,也各有缺點,我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您覺得該用哪種辦法好?”

馬安最後向朱瞻壑問道。&1t;/div nettadv">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誰說穿越無剩女(春不語)+番外 雲家夫人超兇的 咒術名為提瓦特 天災末世囤貨生存能手 啞鳳長安來 末世重生後,被大佬寵成小嬌軟 (獵人同人)蜘蛛緋白 重回九零科研致富 妖精下山搞事業 八面“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