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秦時小說家 > 第四百二十五章 伏念登位

第四百二十五章 伏念登位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家母呂太后 三江書院 大宋少年行之北海有霧 盤點歷史:朕的老贏家去哪了 柯學世界的砂金 星鐵:帥到玩家們發癲 書生不呆 三國:麒麟帖 淞滬:永不言敗 騎砍秦末開無雙 重生之廟堂風雲湧動 天問沉浮 原神:前世曝光,我竟是宇智波斑 原神:扮演砂金,和凝光投資翻身 原崩鐵:開局盤點30位人氣角色 帝王的沉淪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人在超神,臥室牆裡卡了個莫甘娜 真龍皇子 元朝奇葩九十年

若可將其解決,將來也能夠少了許多麻煩,不曾想,會導致如今結局,臨淄傳語,儒家若要擺脫禍事,只消自己一人之命。

“春秋以來,百家並起,戰國不存,百家何從?”

“世無道德,仁義出,此為儒家立身之本,內聖外王,包容百家之學,貫通儒家內外,壯大儒家根基,天宗玄清子,非常人也。”

“以其之舉動,此行並未多削弱儒家之力,或許便存此心,一天下大勢之後,單純的奉行法治,已經不能夠維持那個可能出現的龐大國度。”

多年前,曾在咸陽烏氏居中與天宗玄清子言談過,那時的他,年歲甚小,想不到,一轉眼,對方已經成為秦廷的道武真君,有能力影響諸夏未來的走勢。

荀況口中喃語,數百年來,百家不入秦,不僅僅是對於秦國的輕視,更是對於秦國奉行法治的不滿,嚴重派出別家學說。

只是,此行學宮論道,道家天宗玄清子點出內聖外王之道,助力儒家一二,未必沒有深意,若然,師兄一行人損傷更大。

“相傳秦王政破喜師弟之徒韓非的文章,韓非其人,我曾論道數次,學貫百家,尤擅法家與儒家,在其多篇論述中,卻有一縷內聖外王的影子。”

“以法為本,為儒為表,表裡合一,施行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此論雖是儒家生存之道,卻非儒家壯大展壯大之道!”

身為儒家掌門人,於門下傑出弟子自是瞭解,尤其是那些頗為與眾不同的天才之論,十年前,韓國王室公子韓非求學小聖賢莊,自己曾教導數次。

後又閱覽其篇章,甚是不合儒家之道,雖出身儒家小聖賢莊,卻是一個本源法家的弟子,真不知道眼前這個師弟是如何想的,還有如今在秦國風頭正聲的李斯。

韓非之言雖驚豔,但卻將儒家當作法家的附庸之學,無怪乎那秦王政甚是喜愛其學說,二人在堅守法治的本源上,乃是一致。

如此,儒家或可生存,但卻一直屈居與法家之下,如何能夠令公都子忍受,數百年來,儒家一代代先賢所要追求的不是這個結果。

“有些時候,先存活下去,更為重要。”

“百多年前,稷下學宮內百家何以計數,如今,傳承滅亡者過半也,師兄,內聖外王,百家合流,只要儒家能夠存活下去,未必不能夠化作儒家之法,儒家之禮,儒家之道德!”

身為韓非的師尊,荀況於這位弟子的學說更為清楚,其人學貫百家大成,通曉法家、儒家精要,人之初,性本惡,故而,需要以法治行天下,束縛其行,以德治性天下,束縛其心。

雙管齊下,天下大治!

單純的仁義道德治理天下,聖天子拱垂而治,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了。或許,有朝一日,諸夏能夠出現有道德,無仁義的盛況,期時,儒家縱然消亡又如何。

“罷了,罷了。”

“那些事情還是交給師弟吧,我已經從楚國召回伏念,此子心性上佳,我等早有意定其為儒家下任掌門,師弟以為可否?”

聞荀況之音,聞荀況之論,掌門公都子頗為無奈的搖搖頭,自己的這位師弟,論修為、論道理,均不在自己之下,只可惜,其道迥異師尊,不然,今日坐上掌門之位的該是對方。

單手連忙擺動,迴歸初始話題,點名儒家傳承。

“伏念。”

“是一個好苗子,其行、其語頗合曾參、子夏,上傳祖師與孟夫子,下傳開闊儒家大勢,非其莫屬,他接任掌門,儒家上下應無異議。”

感師兄公都子之問,荀況點點頭,一語點評而落,儒家孟軻一脈的弟子中,唯有此人最亮眼,而且,一身的浩然也已經臻至先天頂尖。

其人為掌門,儒家各脈無紛爭,甚好。

“伏念雖上佳,但畢竟年歲尚輕,若然承繼掌門之位,其餘掌家二人或為掣肘,故而,我欲以掌門之位,罷免二位掌家。”

“待伏念能徹底掌控儒家上下之時,兩位掌家之位可以初定,師弟,你覺如何?”

儒家小聖賢莊內,除卻掌門當家之外,還有其餘兩位當家,引祖師之語:三人行,必有我師。以免,儒家當家獨斷專行。

百年來,儒家掌門一脈均由師尊而出,其餘兩位掌家則出至其餘儒家支脈,甚至於,身前的師弟一脈也有能力角逐掌家之位。

然,待自己離去之後,整個儒家上下,能夠值得自己託付大事的,也只有荀況師弟了,有其坐鎮小聖賢莊,自己也能心安。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A1世紀 漢帝之全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