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秦時小說家 > 第三百零一章 秦國之墨

第三百零一章 秦國之墨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李隆基:逆子,你敢弒父? 我的明君養成遊戲 大燕皇帝,我要造反了! 閱盡人間春色 闖南洋 水滸:我阮小六絕不打魚 大宋小國舅 三國謀士我變身伊籍 這個三國太離譜了 漢末稱雄一名普通人的穿越 我,大唐首富,李二想嫁女兒想瘋了 末日:與國同行,打造九州要塞! 末世育種:變身母蟲,我孕育災惡 萬界召喚之最強神朝 千戶 枌榆草木長 大宋宮殿 我的母親是葉卡捷琳娜女皇 小兵成帝 我就造幾把槍,真沒想過造反啊

這還僅僅是半個月的時間,半個月的時間,整個涇水河渠上徵的民力便是越百萬,由涇水河渠入口而出,東西綿延如同黑色的長龍。

“人多了才好,昨日鄭國與李斯便是推演,如果有百萬以上的民力在河渠之上,最遲明歲立秋之前可以完工,若可以徵一百五十萬以上的民力,說不準,在夏收之前便可以完工!”

眼中泛著淡淡的紫色玄光,方圓數十里的區域收入眼眸深處,一道道從四面八方匯聚的人影不絕,在李斯早就安排妥當的諸多吏員管理之下,分配至河渠的各段,放鐵鍬鑽錘,快進入狀態。

不過,目光掠之另外一個方向,卻也是一條人影的長龍,兩側有身披重甲的兵士護持,一輛輛牛車緩緩而進,一袋袋糧食不斷的從關中糧倉運過來。

“人多雖是好事,不過,小師叔,你看那邊!”

虛守點點頭,對於如今的涇水河渠來說,人越多,力量越大,根據鄭國數年來早就畫好的工程圖,快分配至各個關卡,修築工事,以待明歲直接連通。

然則,隨其後,虛守話鋒一轉,言語有些驚訝,單手遙指河渠人群匯聚的某一處,似有不解,頭顱微微搖晃,周清聞此,一眼看將過去。

卻是一位位走路都顫巍巍的老者也夾雜在擁擠的人群之中,甚至其中多有老弱之人,連帶著其內還有嬰兒哭聲,孩童的嬉戲之聲。

按照秦法,這種民力絕對不可能被徵到此地的,普通的民力征至河渠之上,還能夠奉獻一點力量,但她們卻純粹是消耗者。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這件事李斯已經於我說過,此舉雖違背秦法,但卻不違背大道,不違背大德,而大德之妙便是天地之法,這也是如今現行商君之法需要補充的一點。”

對於那些人的存在,周清早就注意到,原本也是有些遲疑的,既然以軍制處理眼前秦國旱災,便不能夠有如此憐憫之心。

大仁不仁,此舉對於其餘未入涇水河渠的秦國人是不公的,但換一個角度,收攏這些無力之民,也能夠湮滅秦國內可能因此產生的稍亂。

無需兵戈鎮壓,些許糧食供給便可消滅,何樂而不為!

一個月後,涇水河渠的全部工程區域上,已經盤踞一千七百個營地,換言之,距離王書而下不過月餘,便是有越一百七十萬的民力至此。

期間,周清曾御風而行,來回涇水河渠之上,俯覽而下,滿是人員匯聚,民力在河渠工地上日夜不息的勞作,尤其是那些新秦人,根據王書所言,只要河渠功成,他們便可以在關中分得田地。

一百七十萬的民力消耗,此舉遠二十年前的長平之戰,當初秦國糧倉底蘊可以支撐長平之戰兩三年,如今,面對如此消耗,這個時間定然大大縮短。

也是秦國百年積累雄厚,僅僅是關中六座大倉開啟,各色糧食便有百萬斛之多。一年之內,支撐河渠工程綽綽有餘。

向河渠運送“軍糧”的大任,秦王政交給了國尉蒙武。為此,蒙武特意調集了留守藍田大營的三萬步軍,組成了專門的輜重營,徵關中各縣牛車馬車六萬餘輛,晝夜川流不息地向渭北河渠輸送糧草。

一個月的時間,足夠生在秦國的這等亙古未有大事傳遍整個關東六國,一時間,關東六國紛紛派出探子前往涇水河渠,一探究竟。

緣由此,周清也終於在鄭國周身覺關東敵秦之人的蹤跡,沒有任何留手,直接將他們從密密麻麻的人群中選中鎮殺。

還未等周清對那些屍身給予處置,便是被四周的諸多民力一擁而上,直接被鐵鍬、鑽子、錘子弄成肉泥,在一片滿是憤恨之聲的場景下,被填入河渠工地底部。

秦王下達王書,開倉放糧拯救旱災中的他們,而那些被大師擊殺的人無疑是和他們作對的,秦王仁德,鄭國仁德,倘若真被關東六國的小人得手,他們自己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庶民們不懂大道理,但是實打實的實惠卻是不必多說,胸中自有平衡,一時間,不用周清刻意巡察,那些在河渠工地上稍有異樣的人士便是被舉報。

除此之外,周清倒是在這段時間,為涇水河渠又獻上了一個好東西,看著那密密麻麻的民力合力拉著牛車運送各種物質,效率既低,又浪費時間。

旋即,便是令虛守返回咸陽城一趟,親自面見秦王政,希望可以將咸陽將作少府中的工匠調往河渠,說起來,將作少府中的工匠多以百年來入秦的墨家子弟為主。

昔年,孝公歲月,衛鞅變法之時,正為當時顯學的墨家覺秦法暴虐、不近人情,欲要攔阻之,後來歷經孝公親自多次相談,隨後,便是有一部分墨者入秦,一直身入將作少府中。

除此之外,墨家的其餘分支,則有兩處,一者為楚國的墨者,那裡也是墨家的領導者,擅長機關術,多為遊俠劍客,揚兼愛非攻,身影屢屢現身列國。

另一者為齊國的墨者,一直停留在稷下學宮的範圍之內,傳承墨翟的學說,以期將其揚光大,為楚國的墨者帶來源源不斷的生機之力。

近年來,一直敵秦的墨者,便是楚國之墨,緣由根基之地在楚國內的神農大山,傳聞更是有機關重重的機關城攔阻,數百年來,墨家主力憑藉此,一直傳承不墜。

對於周清的所求,秦王政沒有任何遲疑,不僅將咸陽城將作少府中的所有工匠調往河渠,甚至下達王書前往蜀地都江堰,將那裡所有擅長修渠的人員調往河渠。

當今之時,所有一切有利於修渠的力量必須入河渠之上!

不久,涇水河渠區域,除了四周一架架隨處可見的水車在引水澆灌田地以外,便是多出了一架架獨輪車,只需要一個成年民力,便是推著小車運送各種物資於河渠之上。

輕便、快捷、省時、省力……諸般好處而落,那一架架笨重無比的牛車便是被改裝,以至於,又過了半個月,連帶蒙武運送軍糧的牛車都看不到了,只剩下一架架獨輪小車,行走在關中大地之上。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亡國公主登基了 我有一座群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