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鎮北王 > 第862章 興修水利,重修運河

第862章 興修水利,重修運河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穿越南宋收拾舊山河 我不是劉伯溫 最強兵王在三國 似驕陽少年錄 長風雪 穿越大乾:我幫女帝管理後宮! 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 望越 救命啊,始皇帝能聽到我的心聲! 愚園夢魘 天志 瀛臺 南宋生存攻略 廟堂下的江湖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說神仙下凡 末日危機之核爆 貳號守護錄 大漢:從絲綢之路開始 人在秦時,撿到一隻焰靈姬 大唐:晉陽知府氣壞了李二

在大河文明中,農業歷來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必須要注意農業生產中的精工細作。

這就要改進工具,提高生產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而水利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而古代農業的生產模式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根本就無力對抗諸如水旱之類的自然災害,所以為保證農業生產,必須要重視修建水利工程。

種地畢竟是靠天吃飯。

如何在人力干預下改變,在面臨乾旱時,可以有水澆灌,在面臨洪澇時可以疏通避免。

關寧早有這個打算,但至從新朝建立以來,都不具備條件,那時他要對國家改造,等安下心要整了,戰爭又開始了。

現在終於是安定下來。

為此他做過詳細統計,關寧注意到在大寧中北部地區,絕大多數的土地都是旱地,沒有灌溉設施,沒有固定的水源,完全的靠天吃飯,自然也無法提高產量。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需要新建水利設施。

關寧準備要做的就是,修整運河!

大寧朝有一條現成的運河,名為瀾滄大運河,這條運河也是連線南北的主要水路運河,其存在已久,經過幾代皇帝修建才有如今規模。

南起江州臨安,北至瀾州通縣,主要幹道為滄江。

但在關寧看來,它並不是一條合格的運河,人工開挖的部分實際上很少。

大多都是順應自然河流開挖連通。

也就是說,它並非以人工設計為主,而是遵循自然條件。

比如這個地方有分支小河,那個地方也有一條分支,然後把這兩條小河連通。

大概就是如此。

再對原有的自然河流進行擴寬開挖,達到通行條件。

這樣做確實能極大的減少人力,但也因為太過追求自然條件,而導致運河曲折彎繞,某處兩地距離直接打通,只需半個時辰,可繞來繞去,卻要用兩個時辰。

只是為了開通而開通。

運河的實際作用很大,不止是增加運輸渠道,也要起到引水灌溉的作用。

瀾滄大運河對於後者的作用也有限,只是少數地方得利。

其實也可以理解。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修建時只能大規模動用人民勞力,使民眾生活相對困苦,最終便會引起矛盾。

這在歷史上有過先例。

大寧因北方有蠻族之患,經濟重心始終在南方,運河可加強朝廷對南方的管理,也能保證南方糧食供應北方,可以連通兩地經濟,還能促進兩岸農業生產及商貿展,好處極大……

垂拱殿。

關寧召集眾臣,將這一決定宣佈。

“朕要重修運河!”

在他的示意下,成敬和幾個太監將一張大圖展開。

這就是運河規劃圖。

是他多次派人勘探,並親自前往,實地測繪彙集而成!

眾臣圍了過來。

標註很詳細,有地名,有河流湖泊,還有整體的線路圖。

並且還標註了需要改動的地方,能夠很直觀的看到。

“新朝建立起來,朕便有想法重修,期間66續續的勘探,花費三年多的時間,才形成這麼一張圖。”

關寧在旁邊介紹著。

“尾不變,依舊是北起通縣,南至臨安,主要以修復改道,取直疏通為主,貫通之後以其特有的溝通功能將全國政治中心上京與經濟中心連線,更重要的將不同江河流域的生產區域聯絡在一起,可改善沿河的農田水利,確定農產提高……”

“重新規劃的瀾滄大運河共分為七段,分別為……”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