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鎮北王 > 第815章 從根源上改變

第815章 從根源上改變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女帝:開局奉旨抄家,哪有百萬髒銀 大乾第一敗家子 棄子成皇 馭君 堂前燕 史上最強寒門 大秦:這皇子能處,有事他真上 貴妃 靜春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國美利堅 探墓驚遇霍去病,重回三國起風雲 重生諸葛亮誰還鞠躬盡瘁呀 香江往事 三國:我,漢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 扶不起的弱宋 大明首輔從庶吉士開始 大明:我想擺爛,你讓我當皇帝 大明桃花堡外,白馬銀櫻颯踏萬疆 星漢遺章 大明:一月後穿越,線上等,急!

“你有什麼想法可以直接說出來。”

趙南星可不是普通官員,他之前是蓮閣閣,就屬於清流中的一員。

也最能明白這其中之事。

“那臣可就直言了?”

趙南星說了一句。

“說吧,你應該知道的,朕雖然有暴君之稱,外人都言朕阻言路,不能納諫如流,但那是因為那些人本身就目的不純,若出點是好的,朕自然能聽得進去。”

趙南星暗自點頭。

陛下在南方六州時,他跟接觸過很長時間。

他很清楚,陛下絕不是外界所傳的那樣。

其智慧卓著,非常人能及。

就陛下在南方所做之事,人們只看到了他大肆殺戮,卻不知內涵幾何。

先是以二桃殺三士之計破壞地方勾結,令其自相殘殺,隨即一系列手段都相當高明,可謂是一箭多雕。

思緒閃過,趙南星開口道:“臣自內心的敬佩陛下的魄力,敢於下如此決心,改變原有弊端,這是很多皇帝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這第一句話,就讓關寧知道趙南星的水平不一般,他是同道中人。

“臣曾也認真思考過該如何改變,也曾查閱過歷代有志改變此道的皇帝所行之事,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什麼結論?可行還是不可行?”

“不可行!”

趙南星開口道:“這件事情真正的阻力並非來源於考生罷考,或是其他什麼抵制,而是新政對於科舉制度本身的破壞!”

關寧眼睛一亮。

他說到點子上了。

官紳一體納糧,是前世雍正皇帝推行的改革。

事實上,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並未真正執行下去,當時更是引得各地考生大規模罷考,迫不得已之下,雍正還把當時負責推行新政的主官推出來處置,以平息節奏。

那時,這項政令實際上已經夭折。

而到乾隆即位後,更是直接取締。

為何?

根源其實就是趙南星所說的。

科舉制是朝廷選拔官員的根本制度,再進一步說,是對千年科舉制度傳統的挑戰,是損害以儒治國的政治思想體系。

權力階層的科舉考試以儒家為基本內容,所以儒家和權力的關聯是透過科舉來實現的;

科舉對於從事儒業的人來說是一條“利祿之途”,如果科舉制度被破壞,也就是切斷了儒家和權力之間的內在聯絡。

那麼儒業之無人問津也就自然而然了。那麼,朝廷以儒家思想構建的統治體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整個社會喪失了制度體系運轉的基石。

這便是治天下再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矣。

其意為,治理天下的關鍵在於民心,想要治理好天下就要得到民心,讀書人是優秀的百姓,得到讀書人的支援,就相當於得到民心。

而官紳一體納糧,就是取消讀書人的特權,只要推行,必然不會支援,那便得不到民心。

這是永遠不可能調和的矛盾。

“您可能不太清楚。”

趙南星開口道:“有很多寧願不做官也要反制的,您離開南方後,不少官員都這樣做了,空缺職位很多,臣可真的是想盡辦法找人來當官。”

“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最終朕找來的,都是出身貧寒清苦之家的讀書人來做官,因為他們寒窗苦讀,沒有別的選擇,否則就白白付出,可這樣的人又有多少?”

趙南星顯然是有準備來的。

他接著道:“事實上,寒門貴子的依舊是少數。”

“古話常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套用在此同樣恰當。”

這說的又是大實話。

門閥世家一直便掌握著大量優質資源,他們有充足的能力培養後輩。

可窮苦的人又有什麼?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三國之魏延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