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回到明末去當兵 > 第494章 劉國軒兵敗(上) 一更

第494章 劉國軒兵敗(上) 一更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悟道從獄卒開始 鴻蒙至尊訣 掛機修煉:從山中獵戶開始變強! 修仙之召喚三界諸神 重生之俠客風雲錄 修仙三千年,地球已無敵 重生異界:我靠撩大佬最終成神 浮世榮枯 恩怨逍遙錄 荒武開源 這個系統有點費肝 生者靈 劍道承年 真不是我想修仙 大道太乙 遺世仙君 遊天仙傳 滿坤劍 系統加身縱橫諸天 淵魚

戰場風雲突變,令劉國軒猝不及防,不甘心失敗的他,緊急糾集了上萬兵馬打算扭轉敗局。

他身先士卒,胯下馬手使一對日月雙刀,先登陷陣。

在他的率領下一萬南軍跟登6上岸的數萬明軍,在海灘上海岸邊展開了激戰。

劉國軒的日月雙刀,寒光閃爍,刀光繚繞,只殺得明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但是終因他一人迴天乏力。明軍將士越來越多,南軍的傷亡越來越大,他身邊的兵馬急劇減少。

這時岸上南軍炮臺全部被明軍控制,劉國軒一看,想復奪炮臺根本不可能了。因此又著眼水師戰船,帶著手下的兵將衝下海灘,打算復奪水師戰船。

此時南軍的2萬水師,正在跟明軍展開殊死搏鬥,岸邊,海上到處都是戰場,此時的明軍可不單單是一二百名海軍6戰隊了,還有衝過來的數不清的明軍水師戰船,戰場上的炮火沒有響幾下,雙方就衝到了一塊兒,但這一戰初期火槍和弓箭揮了巨大的威力。

南軍艦船上當然也有火槍和弓箭,但是他們的火槍主要是以火繩槍為主的舊式的火槍,火銃,鳥銃,三眼銃等。

而明軍的火槍則不同,大都是新式的自生燧槍,因此明軍水師稱得上船堅炮利。再加上眾寡懸殊,南軍水師又遭一二百女子特種戰士襲擊,因此被打得稀爛,鮮血染紅了海水,沒持續多久南軍水師大部分投降,只有一少部分在負隅頑抗。

現在明軍正在圍殲這些負隅頑抗的南軍,正在這個時候,劉國軒帶著幾千兵將衝過來。

劉國軒善於兩棲作戰,他訓練的人馬除了2萬名專業的水師隊伍之外,其餘的大部分也都皆是水6兩用。

因此劉國軒這幾千人馬,加入戰群,給瀕臨滅亡之境的南軍水師帶來了一線生機和希望,劉國軒跳上戰船,一頓雙刀,明軍紛紛被斬倒,有的落水,有的倒在了船艙裡,有的橫屍在甲板上,他帶著衛隊一口氣就奪回了數艘船隻。

正在這時小穎衝過來了,擺手中的柳葉刀大戰劉國軒。數合之後站不下劉國軒的雙刀,哲哲上來助戰。一口柳葉刀,一口蒙古彎刀,和一對日月雙刀攪在一塊兒,一男二女殺了個難解難分。

小穎和哲哲的4個貼身侍女,4口蒙古彎刀神出鬼沒,很快把劉國軒身邊的衛隊給殺散,然後過來給小穎和哲哲助戰,6個女子特種戰士,對戰一個劉國軒。

雙拳難敵四手,惡虎尚懼群狼。這下劉國軒吃不消了,被殺得節節敗退。一看不好的他轉身從這個船上跳到另一個船上,小穎和哲哲等人在後面就追。

但是這個船上也全都是明軍將士,劉國軒身子剛站穩,便衝上了一層明軍堵住了劉國軒的去路。

此時的劉國軒渾身是血,頭盔也沒有了,他抖擻精神掄起日月雙刀殺開一條血路。但是這些普通的明軍將士好對付,身後追過來的小穎哲哲等女子特種戰士他對付不了,不一會兒被十幾名女子特種戰士給困住。這時他一看身邊一個兵將都沒有了,心裡一翻絕不能再打下去了,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打定主意後他打著打著,飛身躍上了船蓬,然後,再一縱身上了數丈高的桅杆。然後滑著攬繩凌空躍下,正跳到一支明軍的小船上,這才把明軍將士和數名女子特種戰士給甩開了。

但是這隻小船上也有十幾名明軍將士,各舉刀槍對著劉國軒猛戳過來,劉國軒左手刀,一道弧形刀光擋開了所有的利刃,右手刀一道弧形刀光斬出,四名明軍慘叫著扔了手中的刀槍,從船上栽落水中。

劉國軒趁勝追擊,兩口刀舞得寒光閃爍,風雨不透,眨眼間十幾名明軍將士,除了一名水手被他制住之外,其餘的被他全部趕到海里。

數千米之外,林毅帶著衛隊營站在高處透過望遠鏡,這場大海戰遠近戰場的情況盡收眼底。

“這劉國軒真是名不虛傳,歷史沒有記錯他,果然是驍勇善戰之輩,必須得把他抓住。”

想到這裡林毅放下望遠鏡立即命令“告訴施琅和小穎哲哲他們,生擒劉國軒。”……

劉國軒搶了明軍的一條小船,制住了這名水手,駕著船隻,奪路而逃。

其實劉國軒在威的時候,附近的船上無數的火槍和弓箭都瞄準了他,但是被施琅、哲哲和小穎等將領制止,因為此時他們已經接到了命令,要活的不要死的!

這些劉國軒當然不知道,他只知道拼死力戰,為他的鄭王陛下出力報效,縱身死沙場也在所不惜,他控制了這條小船,用刀逼著這名水手,駕著小船奪路而逃。

揚威號軍艦上的紅衣大炮,早已經鎖定了這條小船,用不了兩炮,劉國軒和他的這隻小船就會灰飛煙滅。但是沒有上峰的指令,誰也不敢擅自開炮。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盛唐小國師 都市修真金仙 南宋末年:幫助呂文煥守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