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回到明末去當兵 > 第406章 兵發成都

第406章 兵發成都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從養十兇開始,肝成仙道至尊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成都現在已經不是大西的京師了。

去年也就是1646年,張獻忠中了林毅的妙計,被誘出成都到了均州一帶,被高桂英和李巖設計擒住,連同他的乾兒子李定國押送到了大明的京師,現在張獻忠在北京被打入死牢。

大西少了張獻忠群龍無,但實力仍然很強大。

畢竟張獻忠跟李自成齊名,論實力張獻忠的大西一點也不次於李自成的大順。

只是張獻忠被抓,手下還有幾十萬人馬,能征慣戰的大將比比皆是,林毅最清楚信口就能說出幾個,而且在穿越之前林毅對有關張獻忠的連環畫小說影視沒少看。

為了瓦解大西的殘餘勢力,林毅運籌帷幄再施妙計,下令在張獻忠和李定國被押送往京師的途中,將李定國巧妙施放,讓他天衣無縫地找到機會逃脫。

李定國回到大西之後,果然與孫可望鬧翻。

皇上被抓,大西群龍無,其殘餘又分化為兩派,孫可望作為皇長子,國不可一日無主,主張先登基後伐明。但是這畢竟太『露』骨,因此狡猾的孫可望不好直說,而是找代言人,這就是他的心腹艾能奇等人。

但是李定國不同意,因為他看出了孫可望的不可告人之野心,他主張先拯救父皇,然後再說登基之事,父皇現在在大明手裡,他們不去解救卻忙於登基坐殿之事,實屬大逆不道。作為二哥他把四弟艾能奇罵了一頓。

李定國義正詞嚴,佔據了仁義道德的制高點,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

孫可望的登基明顯是懷有私心,將來即便是把張獻忠在救回來,他還能當得了皇帝嗎?這是傻子用腳趾頭想一想都能想起來的事情,因此誰會相信孫可望登記之後會全力以赴的解救張獻忠呢?

但是文武百官心裡清清楚楚,但是很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李定國敢說話。

李定國當著文武的面把艾能奇罵了一頓,實際上李定國這是含沙『射』影,矛頭指向是孫可望。

孫可望心裡當然清楚,登基夢被阻,他狠透了李定國。

其實他和李定國的矛盾由來已經久,孫可望為人『奸』狡。

張獻忠好收乾兒子,這些年遇到有出息的就收到麾下,他的乾兒子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但是最有出息的就是四個,孫可望是老大,李定國是老二,老三劉文秀,老四是艾能奇。

大西建國之後,這四個乾兒都封了王。但是孫可望是王中之王,作為皇上的幹長子,這是他比那三王的優勢,而且論文論武論戰功,孫可望也當之無愧。

因此張獻忠又給他加上監軍職銜,讓他節制文武,這樣孫可望就成了大西集團中除張獻忠之外的頭號權臣,包括李定國在內的三大王都得受孫可望的節制。

但是大西建國前後這幾年孫可望明顯感到了一些壓力,原因是李定國的崛起。

以前的李定國『乳』名張玉兒,在孫可望眼中是小『毛』孩子,但是後來不一樣了,李定國出落成了少年英雄,1o歲就參軍的他,十五歲就喬裝改扮深入敵後立下大功,十七歲就能率領兩萬大軍獨擋一面,深受張獻忠的器重和喜愛。

特別是這兩年,李定國屢立奇功,先後被張獻忠擢升為安西大將軍、安西王。

張獻忠對李定國的寵愛讓孫可望心存芥蒂,他們哥倆從那時就有了隔閡。

李定國地位飆升,而且李定國長得也好,少年英俊,而孫可望長得像一口地缸。李定國為直爽,『性』格開朗,待人謙和,有君子之風。孫可望為人『奸』詐,因此支援李定國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以前是孫可望的人,也倒向李定國這邊。

孫可望大為惱火,就覺得這個李定國遲早對他是個威脅,因此就暗中拉幫結派,排擠李定國,對此李定國早有覺察,心中也有數。

但是有張獻忠在,孫可望和李定國誰也不敢太過份,只敢暗中相鬥,有一次兩個人以狩獵為名,還進行了一場小規模的較量,為了一頭梅花鹿,論箭術孫可望不佔上風,最後兩個人還直接較手了,論馬上拼殺,孫可望的兩隻大雞爪也幹不過李定國的方天戟。

懷狠在心的孫可望後來又給李定國暗中下套,但是李定國計高一籌沒上當,兄弟二人積怨愈深。

這次李定國病倒在軍營,張獻忠親自帶著御醫離開成都到千里之外的均州大營探望李定國,孫可望就不贊成,心中也極不痛快,他覺得父皇心中的天平已經倒向李定國了。

沒想到這次張獻忠一去不復返,李定國病倒是假,高桂英和李巖等人來投也是假,這都是林毅之計,李定國和張獻忠雙雙被明軍擒住,孫可望得到噩耗後表面上著急,其實他內心裡有幸災樂禍的成份。

但是現在張獻忠出事了,兩個人的矛盾就捂不住了。因此李定國死裡逃生,從明軍的囚車裡好不容易回到了成都,如龍回大海,但是孫可望見面就要殺他,罪名是莫須有,多虧劉文秀捨命相救,那一次又加深了二人的矛盾。

李定國和劉文透拉走一部分人馬佔據宜昌,成都只剩下孫可望,趕走了李定國,並把李定國和劉文秀定為反叛,然後孫可望繼續打算在成都稱帝。

但這時大批的明軍殺到了,領兵督師的當然是高桂英,軍師是李巖,一二十萬明軍來勢洶洶,而此時大西軍鬧分裂,雙方開戰,孫可望連吃敗仗。

眼看明軍就打到成都了,狡猾的孫可望就想到了李定國,覺得必須得聯合李定國才能對抗明軍,因此他親自修書一封,派人送到宜昌李定國之手,賠禮道歉,痛陣利害,兄弟之情躍然紙上,李定國以大局為重果然不計前嫌出兵了,兩股大西軍合在一起,這哥倆聯手果然讓高桂英和李巖吃了敗仗。

但是好景不長,明軍這一敗走,孫可望和李定國的矛盾又尖銳了,他們兩個就像沙土和粘土一樣捏不到一塊兒。

原因是他們還得商議下一步的打算,孫可望又要登基,李定國主張繼續進兵追殲明軍,兩派毫不退讓,勢同水火,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但是論實力孫可望相對雄厚,這些年孫可望作為張獻忠最信任的皇長子,雖然這個皇長子是乾的,但是張獻忠沒有親兒子,這就相當於他的親兒子,這些年的浴血奮戰,共進共退,張獻忠早就把這四個兒子視為了親生兒子。

孫可望這些拉幫結派,除了艾能奇,手下有十幾萬人追隨者,實力非常雄厚,李定國這邊除了劉文秀外,現在手下也有十多萬擁護者,這樣大西京師城都就成了他們兩派的一爭高下之地。

一場大戰互有傷亡,消耗的當然是大西軍的勢力。

正在這時,高桂英和李巖率領明軍捲土重來,一下把大西軍殺得大敗,這次連大西軍的老巢都都丟了。

這哥倆分裂之後,實力大減,根本不是明軍的對手,高桂英和李巖節節勝利,一直把大西軍的殘餘趕出了四川。

最後李定國帶著一支殘兵敗將佔據了貴州,仍然打著大西的旗號,要與大明決戰到底,挽救大西,拯救他的父皇張獻忠,因此他在貴州招兵買馬,積草屯糧,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孫可望帶著一支殘兵敗將,跑進了雲南,想佔據雲南跟明軍糾纏,但是當時雲南王沐天波不答應,帶著當地的好幾萬土司軍隊又跟孫可望幹上了,哪知道受到重創的孫可望連沐天波也打不過,想再去聯合李定國,也沒臉了。

孫可望只好鑽了山林,走投無路,瀕臨滅亡之際,突然得到訊息,緬甸王莽達和莽白也開始爭皇位了,雙方兵戎相見,莽白實力不抵,孫可望就派人聯絡莽白,表示全力支援莽白,殺敗了莽達奪得了皇位,莽白繼位後全力支援孫可望,與沐天波再次對陣。

緬甸王從中周旋,人單勢孤的雲南王沐天波覺得鬥不過孫可望和緬甸軍,明朝軍隊又鞭長莫及,而且現在更關鍵的是老主崇禎皇上不在了,少主人也就是崇禎皇上太子才十五六歲翩翩少年,並沒有掌握實權,據說在宮中跟個傻子一樣,天天只知道讀書,主動把位子讓出來了,林毅成了監國。

如果這裡面沒有貓膩的話,這個太子的確大腦有『毛』病,他能重新興大明嗎?很明顯大名大權旁落。

這個經過林毅對他這個雲南王態度究竟如何,他心裡也沒有數。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青河魔師 奪嫡:瘋癲王爺竟是絕世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