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回到明末去當兵 > 第403章 班師還京

第403章 班師還京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救贖:緣起紅日,立名神眷 行俠:啟程篇 長生仙族從拘妖入體開始 凡人:我一劍斬魂,修三千大道 新時代修仙好廚師 末日時代:無限天災 煉個金丹做地仙 劍起雲夢 筆墨映象 我在仙域做丞相 龍興俠影:我年輕時的江湖遊俠史 武道酒歌最江湖 綜武:請叫我改命大師 成聖:從複製貼上開始 重生的我繼承元嬰大佬洞府 綜西遊僵約九叔:捕捉紅眼殭屍 道觀奇緣錄 宿命仙途 悟道從獄卒開始 鴻蒙至尊訣

賀人龍和甘寶、姜興元奉命帶著十萬明軍,拉著二百門紅衣大炮,浩浩『蕩』『蕩』殺奔郝圖阿拉城而來。

戰報傳來,在郝圖阿拉城屁股還沒坐穩的孝莊太后和多爾袞聚眾商議之後,決定再度遷都。因為他們現在早已經沒有力量和大明對抗了,只得打游擊了。否則,盛京他們可不會輕易放棄。

這次多爾袞很有自知之明,只剩下一萬多軍隊和一百多門大炮,而且赫圖阿拉是土城,根本談上城高池深,與固若金湯的盛京城的城防根本沒法比,十萬對一萬,他們覺得肯定守不住,盛京都放棄了,何況一個赫圖阿拉焉?

因此明軍兵鋒未到,多爾袞和孝莊就帶著小順治再次遷都,具體遷到哪兒這次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方向當然是遼闊的東北,到哪裡算哪裡,越遠越好,免得屁股還沒暖熱,討厭的明軍又來『騷』擾。

這次他們帶上了蒙古包,走到哪裡就把蒙古包安扎在哪裡,果真又重『操』舊業,過起了遊牧民族的生活。

這次他們下決心要遠離大明的影響,這一次他們出去的真是遠了,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也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遠,就到了黑龍江流域,這裡是野人女真活動的地帶,但是野人女真也早歸附了大清,因此,這裡還是他們的家,野人女真照樣歡迎他們,或者說不敢與他們為敵,因為大清旗幟未倒,太祖太宗雖然都不在了,但餘威尚存。

但是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再看他們的隊伍,與在赫圖阿拉時又大附度縮水,除了一萬多軍隊和一百多門紅衣大炮仍舊在以外,文武百官的隊伍也減少了不少,能夠屈指可數了,再看跟過來的族人連同蒙古人和滿洲人等算上也才五萬多人。

這些蒙古人主要是科爾沁部落的博爾濟吉特家族,也就是孝莊皇太后的孃家人,其餘的佔大多數的科爾沁部落沒有來,另外還有扎齎特部和扎魯特部。跟來的漢族人除了軍隊以外一個沒有,在赫圖阿拉還有沒少漢人追隨,現在看來了他們對大清徹底失望了,不得不掉隊。

范文程、寧完我、耿仲明和尚可喜等這些漢臣之所以還死心踏地地追隨大清,是因為他們知道林毅容不下漢『奸』,寧可讓韃子投降,也不能接受漢『奸』,因此他們不得不把漢『奸』進行到底。

大清遷過來的這些人,從皇上到臣民,從軍到百姓,從太監到宮女,拍拍腦袋都算一個,加起來都算上還沒有一個大遊牧民族部落的人口多。

不過這裡雖然偏遠,但人口並不少,主要是野人女真、達斡爾人、赫哲人、烏拉人、鄂溫克人、費雅克人、鄂倫春人等。這些人主要分佈興安嶺一帶的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中下游地區,加起來也有十幾萬人。

因此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雄心仍在,一是他們覺得這裡安全了,大明山高皇帝遠,鞭長莫及,短時間內肯定觸及不到他們,二是他們既然奴役不了漢人,奴役這些人也不錯,因此在黑龍河流域選了一塊地方,開始大興土木,築城修堡,建立根據地。

遊牧民族出身的他們,一旦愛上了城堡生活,便一不可收拾了。漢人的城高池深、集中而達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對他們的吸引力可以秒殺一切,特別是想想仿製漢人城池構築的盛京城,櫛次鱗比的亭臺樓閣和人間天堂般的紅牆大內,他們蒙古包是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他們帶來的軍民是主力,動當地的女真人、鄂溫克人,選好地址以後,讓范文程和寧遠我設計,圖紙定下來以後,找來能工巧匠,挖土的挖土,十多萬人給他們打下手,伐木的伐木,採石的採石,人多好乾活,沒出一年,一座大型的現代化(相對17世紀四十年代來說)土城便拔地而起了。

這座城池就坐落在鄂霍次克海岸,離庫頁島二百里多里的地方。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把這裡命名為新京,意為大清新的京師。

這座城雖然比不上盛京,但在規模和豪華城度上要遠遠赫圖阿拉,而且城防上也是城高池深,多爾袞和孝莊帶著小順治又住進了金壁輝煌的宮殿。

城市主體起來以後,為了加強城防,開始修建輔城和翁城,另外在城外設定了一批堡壘,派駐軍隊,成為新京的屏障。

其實他們選的地方也屬於大明的國土,這裡曾經是奴爾幹都司的屬地,建州三衛對家裡進行了行政管轄,庫頁鳥上還建有過衛所,但這都是明朝中期以前的事了,到了天啟皇帝和崇禎時代,這裡早就廢了,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之後,這裡成了後金的領土,即後來大清版圖的一部分。

多爾袞在這裡站穩腳跟以後,就開始對這裡居民進行統治,讓他們朝貢,強迫他們服徭役和兵役,有不服的就武力解決,八旗軍在這裡還是無敵的,而且誰不怕紅衣大炮呀,加上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影響,還真沒有敢反抗的,很快方圓千里成了他們的勢力範圍,西至大興嶺、小興安嶺及外興安嶺,東部至庫頁島,島上的居民也是附附貼貼的願作大清的順民。

范文程和寧完我仍然建議推行以前的漢化政策,對這裡居民不止鎮壓和壓迫,推行一系列的惠民親民措施,鼓勵農耕,幫助他們展生產,展商貿,公買公賣,另外願意進城居住的可以搬進來,凡正這麼大一座城基本空著呢,以此緩和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休養生息,以圖再次做大做強。

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都欣然接受,很快城居民增加到十幾萬,這些遊牧民族一聽有城有房可以住,誰還願意過居無定所的野遊生活呀?紛紛湧進城中,過起了城裡人的生活。

就這樣城中的住戶多了起來,商店鋪戶多了起來,小商小販叫買叫賣,車水馬龍也熱鬧起來。

這時戰報傳來,沙俄的商人和武裝開始在黑龍江流域活動,他們殘酷地驅趕當地居民,達斡爾人已經開始抵抗,多爾袞一聽,勃然大怒一拍桌子媽的,這些大鼻子你們是哪的,敢來這裡撒野?

大清的攝政王多爾袞立即出兵援助,派出貝子博洛和懷順王耿仲明帶著五千兵馬拉著5o門紅衣大炮,離開新京西進,收拾沙俄侵略者……

賀人龍督師十萬,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赫圖阿拉城,一面向林毅報捷,一面繼續驅趕多爾袞,直到追出千里之外,追到後世的松花江和牡丹江流域,直到這些韃子跑進深山老林無影無蹤了,他們才收兵勝利班師。

此時林毅在盛京已經住了好幾個月了,從夏初已經住到了秋末了,其實這裡早避暑勝地,沒有中原一帶的炎熱,而且風景也好。

這期間除了朝鮮遣使來示好之外,很多蒙古部落的領也紛紛來拜見林毅,表示願意作大明的順民,年年朝貢,歲歲稱臣。這些部落以前都是大清的邦眾,主要是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的一些部落,包括科爾沁部也派來了使者。

林毅當然非常高興,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全都來者不拒,現在博爾濟吉特家族也就是孝莊皇太后的孃家人已經被科爾沁部開除了,科爾沁現在一致推舉蘇沫爾的親族哈郎扎裡為部落酋長,並奏請林毅同意,林毅問蘇沫爾這個扎裡如何,蘇沫爾點點頭,林毅就慨然應允。

現在大清已經完了,蒙古除了漠西蒙古外,也全都歸附了大明,對於漠西蒙古林毅已經派人出使,讓使者去問問他們班禪究竟何意?如果不識時務,繼續武力解決。原則就是一條,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時從北京傳來訊息,內閣和兵部的聯合奏摺,說江陰三公不負監國大人所望,率南直隸一帶的兵馬已經將鄭芝龍的叛軍阻在鎮江一帶,6上鄭芝龍的叛軍則被阻止在湖南南部。

但是西南部戰事吃緊,雖然大西王張獻忠被抓進京師投入死牢,大林毅的運籌之下,大西集團現在分為李定國和孫可望兩派,這兩派誰也不服誰,各自都有一批死黨,都有十幾萬軍隊,這大大分裂了大西的殘餘勢力。

使得高桂英和李巖率部能夠長驅直入,趁他們分裂之機,明軍一度端了大西的老巢西京,也就是後世的四川省成都市,大西賊軍被趕出了四川,但是李定國現在佔據貴州,仍然是打著大西軍旗號召兵買馬,打算重振大西。

孫可望則佔據雲南,特別是這個孫可望現在與雲南王沐天波化敵為友,與大明勢不兩立,他們打出的旗號也變了,不再是什麼建立大西,推翻大明瞭,而是要清君側,目標直指林毅。

而且他們還得到了緬甸的支援,緬甸王已經出兵了,現在孫可望手下兵馬過二十萬,且不說孫可望驍勇善戰,沐天波的走線銅錘無人能敵,更有緬甸的大象軍助勢,因此高桂英和李巖屢吃敗仗,已經退守成都,現在半個四川已經被都孫可望的人馬奪去了。

四川告急,內閣和兵部奏請聖裁。

林毅一看勃然大怒,“媽的,這些年老子轉戰北疆,沒暇顧及南方,磚頭瓦塊都要成精了?孫可望、沐天波、緬甸王、鄭芝龍,你們都我等著!”

對於李定國林毅沒放在眼裡,因為這是林毅放出的一棋子,思忖之後,林毅決定必須班師還京了。

喜歡回到明末去當兵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去當兵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 抗戰鐵血路:八千里路鐵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