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回到明末去當兵 > 第168章 太淺薄了

第168章 太淺薄了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剩三個月壽命配修仙不 仙界俠客行 紫曦 超維解析器 翻書風 異界幻線 沉霞 刻石記 自卑大俠 太極修仙錄 山海夢仙緣 伐善 福瑞山村大學 我的師父竟是魔宗臥底 凌雲神域 九轉成尊 大師兄的自我修仙指南 玄天2:魔玄亂天 燁都卯神司 洪荒成道,我逆練長生

崇禎皇帝來了這道旨意,主要有兩層意思。

一是犒賞劉肇基和林毅。兩個月前林毅只帶8oo勇士大破大清偽肅親王豪格的大軍,劉肇基這個奏摺,傳到了兵部,兵部又交給了內閣,透過司禮監然後又傳到了皇上那裡,大明朝野再次震動,崇禎皇帝龍顏大悅。

林毅的功勞還不止於此,先後策反了八個蒙古部落,把他們從大清的那一邊拉回了大明這一邊,戰略意義更為重大,北部邊疆地區多了一道屏障,而且還是林毅自己掏腰包,開啟了這些蒙古部落的大門,崇禎皇帝感念其忠勇,數功累加,擢升林毅為密雲總兵。

這是林毅沒有料到的,一年之內從副將又弄成了總兵,從他穿越過來到現在,還不滿三年的時間,就由一個邊軍小兵,成為朝廷依仗的總兵大人,密雲這幾年因為滿清韃子屢次從這邊入侵,在大明的地位一直攀升,現在成為朝廷所倚仗的邊北重鎮,密雲總兵論職級也是堂堂的正二品武官了,封疆大吏,相當於後世某地的軍區或者軍分割槽司令員,對林毅來說這種升遷絕對是火箭度。

但是密雲地區不可能有兩個總兵,這就意味著劉肇基要升遷了,林毅靜靜的聽著,鄭崇儉繼續宣讀旨意,補償林毅白銀兩,獎賞林毅白銀5ooo兩。

唸到此處旨意的時候,鄭崇儉暫停了一下,還小聲地對林毅解釋了幾句,說這是聖意,大明朝內外交困,國庫窮困潦倒,點滴雨『露』皆是隆恩。

其實不解釋林毅也知道,大明朝廷真的是沒錢了,否則堂堂的大明皇上,獎賞如此勳臣,5ooo兩銀子怎麼拿得出手?國庫內帑如果要有錢,死了都要面子的崇禎皇帝絕對不止出這個數,太掉他大國天子的身價了。

鄭崇儉還說,林毅這趟蒙古之行,功在千秋,澤被後世,很快奉旨的吳牲吳大人就會出使蒙古那八個部落,代表大明朝廷正式跟這些蒙古部落簽訂結盟協議。

林毅對聖旨磕頭,感念皇恩浩『蕩』。

這道旨意的第二層意思,是褒揚劉肇基統兵有方,指揮得當,戰績非凡,也是累功並加,擢升其為永平都督,提升兩級俸祿,統轄永平府,遷西,漁陽,遵化四地軍務。

明末,這四地除了漁陽之外,都是永平府下屬的州縣。明末時期永平府所轄的地方非常大,包括秦皇島大部,唐山大部和遼陽西的部分地區。

因此劉肇基的這次提升相當於一個小總督。

劉肇基趕緊磕頭,再次謝恩。旨意宣讀完之後,劉肇基傳令,擺下酒宴,款待天使官。

酒席宴前,劉肇基和林毅從鄭崇儉口中得到朝廷的很多訊息,不禁感嘆,這幾個月朝野的變化太大了,因為這段時間裡林毅駐守邊塞,有幾個月還在塞外的蒙古地區,大明朝滄海桑田,關外訊息閉塞,林毅現在才知道詳細。

現在的兵部尚書仍然是楊嗣昌,陳新甲只當了三個月的兵部尚書便掛了個虛職,以督師的身份下去掛職鍛鍊去了。

要說陳新甲的確有些本事,也有一番作為。一上任就給崇禎皇帝提了不少積極的建議和意見,企圖重振大明,如加緊修邊練兵,改革軍制,鑄練火器,大力反腐,等等,崇禎皇帝也都採納了。

但是好景不長,彈劾陳尚書的人紛至沓來。先是順天府巡按劉呈瑞彈劾陳新甲逗留不前,干擾作戰。緊接著是兵科給事中戴明說彈劾陳新甲用人不明,偏聽偏信。接下來陳新甲部將又生了譁變,崇禎皇帝終於不能容忍了,更為關鍵的是,楊嗣昌下獄之後,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計劃,進度緩慢,成效顯著下降,總理熊文燦剿賊也不理想。

崇禎皇帝立即作出決定,讓陳新甲掛個兵部尚書的虛銜,以督師的身份,給了他一把尚方寶劍,讓他下去督師平『亂』去了。

崇禎皇帝又把在獄中的楊嗣昌提溜出來,讓他官復原職,仍然推行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計劃,全力剿賊。

楊嗣昌瞭解了情況之後,不敢在京師待著了,必須得下去督師,他知道,別看崇禎皇帝,現在又重新啟用了他,這未必是好事。如果剿賊再次失利,崇禎皇帝會毫不留情的再把它投入監獄,甚至直接殺掉,他對這位狐『性』多疑,剛愎自用的主子太瞭解了。

崇貞皇帝准奏,又賜給了他一把尚方寶劍,反正崇禎皇帝的寶劍多,隨便拿一把就是尚方劍,以至於這幾年兵部尚書更替頻繁,尚方寶劍滿天飛。

楊嗣昌親自督師,帶著洪承,疇孫傳庭,還有熊文燦,調集天下兵馬,重點圍剿張獻忠和李自成去了,驚世之中兵部尚書又換了一個人,就是傅宗龍。

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外加一個熊文燦,這一戰略組合太厲害了,幾個月後,張獻忠終於戰敗投降了,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李自成也是連吃敗仗,最後在潼關南原遭到埋伏,全軍覆沒,僅剩下18騎逃往商洛山中,其他的幾大家起義軍被官軍打的煙消雲散,偃旗息鼓,噤若寒蟬,只能天天潛水度日。楊嗣昌班師回朝,崇禎皇帝終於『露』出了笑臉。

但是崇禎皇帝的笑臉並不燦爛,笑容的背後還有很多愁苦和擔憂,因為流賊雖然平的差不多了,但是邊患並未消除。一年之內,皇太極兵分兩路犯兵長城邊境,豪格親自出馬兵困翁牛特,其實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雖然這些都被林毅所粉碎,但是以崇禎皇帝對皇太極的瞭解,他們肯定還會變本加厲,動更大規模的軍事南侵。

因此崇禎皇帝仍然徹夜難眠,這時邊關傳來訊息,清軍在義州大規模屯兵,皇太極親臨,因為義州離錦州很近,在錦州的西北部,清軍在這裡屯聚重兵,其用意不言而喻。

現在皮島也被清軍拿下了,蒙古和朝鮮也都化敵為友,皇太極他們沒有了後顧之憂,清軍大規模南下的戰意更濃了。

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皇帝不得不做兩手準備。第一立即調集精兵強將守衛京畿。現在明末的三大軍,寧遠軍在關寧防線當然不能動,天雄軍也因為盧像升的下野名存實亡,現在就剩下一個秦軍,而且孫傳庭剿匪剛剛立下大功。

因此崇禎皇帝就把孫傳庭的秦軍從剿滅流賊的前線調到了京畿附近,並且打算親自召見他。

同時調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調任劉肇基駐守永平,讓林毅守密雲,虎大為守宣府,王樸守大同,擢吳三桂為寧遠總兵,馬克為山海關總兵。

但就在崇禎皇帝要親自召見孫傳庭的時候,楊嗣昌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是主和派的典型代表,對滿清韃子,他認為宜和不以宜戰,阻撓崇禎皇帝召見楊孫傳庭,因為孫傳庭跟盧像升一樣也是主戰派,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皇帝只召見了楊嗣昌,訊息傳到孫傳庭的耳朵裡,孫傳庭大為不悅,認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從此孫傳庭與楊嗣昌也有了隔閡。

崇禎皇帝的第二手準備就是與大清議和,當然這得暗中,在絕密的情況下,悄悄地進行。否則訊息傳出去,他堂堂的大明帝王,竟然打算要與北方的邊夷和談,成何體統,顏面何在?

在這種情況下,巡撫遼東的方一藻進京了,言說曾經到錦州試探過皇太極的底線,只要大明朝願意議和,皇太極非常樂意接受議和,協議達成之後願意立即退兵遼東。

鄭崇儉在酒席宴上,也沒把劉肇基和林毅當外人,這是皇上倚重的守邊大將,當然是朝廷的心腹愛將,要不然也不會命他親自來傳旨,升賞力度這麼大,因此這位兵部侍郎毫不隱瞞的把這些事情講了一遍。

林毅一邊聽,一邊與後世的歷史記載進行對照,基本上能夠對上號,大概的主線就是這樣。

劉肇基聽完不無擔憂道:“鄭大人,滿清韃子一向驕狂彪悍,和談恐怕未必會奏效。”

“噓,這件事千萬不敢『亂』說,楊閣老極力斡旋,相必會有效果的,如果能夠達成協議,滿清韃子退兵了,從此和睦相處,老百姓免受了戰『亂』之苦,豈不更好?”

“大人說的是,但願如此。”劉肇基不再多說了。

林毅心中冷冷一笑,淺薄太淺薄了,想跟皇太極和談,無異於與虎謀皮,除非崇禎皇帝把龍椅讓給他,否則他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喜歡回到明末去當兵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去當兵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從九龍奪嫡開始 我在修仙界摸魚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