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回到明末去當兵 > 第325章 吳三桂之死

第325章 吳三桂之死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從養十兇開始,肝成仙道至尊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在多爾袞的運籌之下,大清的肅親王豪格親自統率鑲藍旗的1萬人馬,繞道向西,為了避開明軍的眼線,他們繞出了2oo多里,然後從西邊,突然向一片石關城殺來。

2oo多里地,如果讓步兵領走,就算是急行軍最少也得一天的時間,但是對於馬背上的民族,這些滿清韃子來說,不消半日便到了。

此時奉命駐守一片是關城的明軍主將是馬鑾,他是鳳陽總督馬士英的兒子。

此人武藝高強,馬上步下,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馬上善使一口三尖兩刃刀,勇冠三軍。

按照原來的歷史展,南明弘光朝廷建立以後,荒『淫』無能的朱由崧很快被架空,朝中大權很快被馬家父子所把持,就是這個馬鑾在朱由崧駕家前任錦衣衛都指揮使,第一屆南明政權特務機構就掌控在此人的手中。

現在由於林毅的穿越,部分改變了歷史的走向,朝政沒有他們馬家父子什麼事兒了,只能夠作為明臣帶兵打仗,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好事,不用揹負罵名,又能夠封妻廕子,建功立業。

他們父子冥冥中當然得感謝林毅,因為林毅的穿越,才成就了他們的英名。

現在的馬鑾為副總兵,林毅離開山海關的時候,命令他們負責鎮守官城。

馬士英讓馬鑾帶六千鳳陽兵駐防一片石關城,剩下的1萬多名鳳陽兵,馬士英親自統領,鎮守山海關的關城。

現在這兩座關城上都設有數十門紅衣大炮,一共2萬多人馬將這兩座珠聯璧合的關城防守的銅牆鐵壁一般。

可是令馬家父子沒有想到的是,林毅帶著1o萬大軍離開山海關還不到一天,韃子果然就從這裡開始下偷手了,他們不得不佩服林毅的料敵如神。

現在肅親王帶著1萬名八旗精銳,突然出現在一片石關城之外,對關城起了猛攻。

滿身鎧甲的馬鑾提著三尖兩刃刀,在城樓上親自指揮戰鬥,數十門紅衣大炮對來犯之敵一齊開火,一炮彈在韃子的騎兵陣營中轟然炸響,地動山搖,一股股火球伴隨著濃煙滾滾,韃子的隊伍人仰馬翻,肢體橫飛。

在一片石東邊,幾十裡處便是山海關,一片石的激戰山海關的守將馬士英當然知道了。

恐怕兒子年輕有失,他立即派兵增援他的兒子,留下一名副將帶兵五千守住關城,他親自統兵一萬前往,但是援兵剛走到半路的時候,山海關又響起了隆隆的炮聲。

“怎麼回事兒?”馬士英命令隊伍停下,驚愕的問部下。

“總督大人,一支韃子從海上來偷襲我們。”

“這些韃子太他媽狡猾了,幸虧太師大人用兵有道。”馬士英罵了一聲,趕緊再次分兵,派名心腹之將,帶兵5ooo趕往一片石關城,支援兒子馬鑾,他親自帶著剩下的5ooo人馬急匆匆回防山海關……

此時大清的一等公爵梅勒章京、護軍統領鰲拜,率領1萬人馬,坐船沿海南下,從海上登岸之後,在炮火轟鳴之中,這位滿洲第一勇士鰲拜身先士卒,率1萬名鑲黃旗的韃子,一個衝鋒就消滅了駐防海岸的明軍,然後向山海關起了猛攻。

但是,這支隊伍在山海關城下遭到了明軍猛烈的炮火襲擊,傷亡慘重。

迫使鰲拜三易戰馬,也沒有攻上山海關。但是鰲拜不死心,整頓人馬之後,再次對山海關動了猛攻……

一時間一片石關城、山海關關城炮響如雷吼,喊殺聲陣陣,2萬名韃子和2萬多名明軍,展開了攻守血戰……

視線再回到山海關外幾十裡地的皇姑屯一帶。

面對這張空弓,高桂英就是一愣,她當然不明白,林毅為什麼要她用這張弓致吳三桂於死地。

如果是不想讓吳三桂受一刀之苦,讓他痛痛快快的死了,而是想讓他受盡折磨,懲治這個大漢『奸』,方法多的是,可以凌遲,扒皮,抽筋,大卸八塊,五馬分屍,火燒水淹,讓這個大漢『奸』怎麼死不可以?緣何要用一張空弓呢?那也只有用弓弦勒死了,難道要用弓背把他砸死不成?

高桂英不明白,在場的成千上萬的明軍將士也都不明白,就胡思『亂』想了。

有的認為這可能是林大人隨意的想法,脫口而出,沒什麼特別的意義,只要懲治了這個大漢『奸』就行,無論怎麼死吧弄死就行了,而用弓勒死他比用刀砍死的更新鮮、更解氣。

有的認為吳三桂投降了韃子,韃子都善於騎馬『射』箭,讓他這種死法,更有意義,讓他死後悔恨,下輩子不做漢『奸』。

但是如果這樣解釋的話,那為什麼不用『亂』箭穿身呢?那豈不是更有意義,更解恨,更能夠震懾他的下輩子嗎?這恐怕連他自己也解釋不了了。

這一點林毅也不做解釋,他當然心裡清楚,也只有他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按照原來的歷史展,吳三桂投降了多爾袞,當了滿清韃子的奴才以後,大開關門,讓韃子入關。

從此滿清韃子的鐵蹄正式叩開了山海關的大門,肆意踐踏中原之地,滿清韃子入主中原,開始了對漢人的血腥統治,奴役和鎮壓。

因為滿清韃子入關,殘死在他們鐵蹄之下的無辜生命,何止千萬?

還不只是如此,吳三桂為滿清韃子統治奴役和鎮壓漢人,甘當馬前卒,如果說他衝冠一怒為紅顏,為了報復李自成和劉宗敏,做清軍的急先鋒追殺大順軍,這還有情可原的話。

但是他大肆屠殺抗清扶明武裝,幫助滿清韃子屠殺漢人,尤其是他一路追殺南明永曆帝,永曆帝地跑到緬甸,他還是不罷休,『逼』迫緬甸王交出永曆帝,用弓弦把南明永曆帝給活活勒死了。

身為漢人,卻背叛了漢人,投降了韃子,忘記了祖宗,賣國求榮,罪大惡極,世所難容!

身為大明的朝臣武將,他忘記了初心,忘記了他的伯爵和軍將都是大明朝給予他的,卻反過來殺害他主子的家族,趕盡殺絕,手段殘忍,忘本成仇,不忠不義,罪行滔天,死有餘辜。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章懷太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