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回到明末去當兵 > 第275章 試槍

第275章 試槍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人仙無敵 南宋豪俠傳 聖主仙穹 修仙:我的詞條全是神通 帝隕十四洲 綜武:父親沒了,獎勵滿級神功 西北有神州 人字頂天 從嬰兒開始悟道修行 花開劍起,猛虎下山 綜武,大宋皇子的我總想闖江湖 綜武:人在丐幫,掛機就能變強 潑刀行 長門山 殭屍:九叔的記名師侄 琵琶劍歌 斬魔,我是認真的 修不了仙那我可就修武了 反派逼我成仙 武俠世界行

在回去的路上,林毅利用休息的時間,把這本來之不易的《軍器圖說》這本書拿出來翻看。

這是一本坊刻書,在明代出書跟後世不一樣,主要有官刻,坊刻和家刻三種。這本書排版也很整齊,散著古『色』古香,成書時間是在3o年代,裡面有很多古體字。

這應該是畢老的儲存本,上面還有他的篆字印戳,瀏覽裡邊還可以看到畢老親筆的圈點之處,有些地方他用手筆還加上註釋,可能是出版以後有些細微的地方需要更加完善。

另外這本書的可貴之處是圖文並茂,這是對古體字和文言文是最好的注說。林毅穿越過來幾年了,穿越之前,他有一些明清時期文化知識,加上這幾年環境的薰陶,雖然是淨打仗了,但是對文化人也有不少接觸,比如說跟盧象升在一起的一段時間,盧總督還贈給了他幾本書,因此林毅對這種圖文並茂的書,領會起來很是流暢自然。

從安徽的歙縣到荊州就是走水路也需要十多天,這幾天林毅把這本書翻開了兩遍。書中記載了多種軍器,重點是兩種火器,一個就是自生遂槍,另一種是梨花槍,並附有這兩種火器的製造方法、使用方法及威力等。

自生遂槍取代了火繩槍,颳風下雨都沒有影響,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槍能夠為『射』擊贏得時間。火繩槍火繩的燃燒需要時間,而這種槍只需要扣動扳機,能夠自然打火,引燃火『藥』,顯然提高了效率,到了戰場上,持槍者只需瞄準,然後放槍即可,根本不需要再去點燃火繩,從而就提高了士兵的『射』擊精準度,也就是提高了戰鬥力。

從火繩到遂就這一步,中國用了好幾百年,也就是說,從明代末期都有了這種技術,但是真正推廣使用要到清末及民國的時候。

這期間主要還是用大刀和長矛來戰鬥,火槍以及紅衣大炮至多是個輔助或者點綴。

林毅想想這些,覺得這些古人既聰明又愚昧,要說聰明能夠聰明到世界巔峰狀態,但是要說愚昧,也能夠愚昧到令人可笑的地步。

有新技術,不去推廣和應用,反而被歐洲列強領了先,難怪落後要捱打了。再看看太平天國、義和團,以及列強進犯中國是的戰爭場面,放著武器不用,甚至是蔑視西洋火器,只是一味的標榜自己勇敢和武功,甚至是仗著人多勢眾,更有甚者是大搞封建『迷』信,結果兩軍遭遇,血肉之軀,在火器面前真的是不堪一擊。

現在的崇禎朝廷不就是如此嗎?這麼好的先進技術明,3o年代就有了,崇禎皇帝卻視而不見,說他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一點也沒冤枉他。

回到荊州之後,這一個往返就是2o多天,祖克勇得報後帶著眾將出城接出多遠,在迎接的隊伍中,還有幾朵鮮花,這便是全副武裝的哲哲帶著兩個貼身丫鬟等幾個女營兵,個個英姿颯爽,特別是哲哲打扮的花枝招展不亞於月宮仙子下凡一般,祖克勇還命人鳴放了九響的紅衣大炮,城門口還擺滿了鮮花,以示隆重。

整個荊州城淨水潑街,黃土墊道那架勢跟迎接天子差不多,林毅在荊州城駐兵的時間可不算短,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而且對城中的老百姓能幫則幫,特別是對那些窮苦百姓,還開粥廠進行正賑濟,賞飯賞衣,深得民心,老百姓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軍隊。

因此一聽說今天要迎接他們林大人回城,紛紛湧上街頭,萬人空巷,都想一睹林大人的風采。

面對老百姓的熱情,林毅不停的招手示意,有的地方走不動,他就下馬牽著步行。

回到他的太師府,或者叫總兵府衙門,祖克勇、郝搖旗紛紛回報這期間各營的情況,林毅很是滿意。

這將近一個月期間,朝廷果然又給他撥來了2o萬兩白銀和1o萬擔糧草,並催促他加緊出兵剿賊,這些銀子和糧食王健都已經全部上賬入庫。

2o萬兩白銀用於改造火槍,完全夠了。

林毅傳令,各營繼續加緊練兵,然後命張華在荊州城招募能工巧匠主要是鐵匠,利用這個時機,林毅命人照著這本書的樣子,又複製了幾本書,這是必須的備份,如果就一本,萬一損壞了,再到安徽去,見了畢家兄弟不好張嘴,而且那就費大事了。

只要願意出錢出糧,這麼大的荊州城,找這樣的人很容易,很快就招募了一批。

林毅驗明瞭他們的身份之後,這些人絕不能是流賊的臥底,或者是韃子的『奸』細,就是朝廷的目的也不行,必須得有清白之身,是真真正正的老百姓才行。

然後找了一個絕密的場所,從這一天開始,這些人吃住全都在這裡,外面軍兵嚴加防守,沒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所需要的鐵器,煤炭,火槍,以及打鐵用的風箱爐子等等,全都準備齊全了,這裡就變成了一個軍工作坊,或者乾脆就叫兵工廠。

在這裡具體負責的當然是火槍營的統領東勝,然後把這本書交給了東勝,東勝又教給了具體幹活的能工巧匠,林毅把他們這些頭頭腦腦召集在一起,給他們提出了要求,讓他們先吃透這個圖譜,然後研究改進方案,具體『操』作等等。

從這一天開始,林毅除了每天堅持練功之外,然後是到各營的訓練場上督查各人的訓練情況,再就是一個重點工作,到軍工廠看新式火槍的進度。

數日之後,喜訊傳來,第一把自生燧槍終於問世了。

東勝興沖沖的讓林林毅試槍,李接過了這杆槍,沉甸甸的,槍的總長度在一米左右,後面是槍托,上面是放火『藥』的地方,下面有扳機,這造型跟後世的步槍有些像了。

為了近距離拼鬥的需要,根據林毅的要求,這槍上面都帶有刺刀,不用的時候刺刀可以下下來,或者是摺疊在槍上。

林毅一看這些基本的造型功能都可以,關鍵是看改進以後的燧究竟怎麼樣。

他把子彈放進去,把火『藥』壓好,然後舉槍瞄準,2oo米外有事先放置好的靶子。

林毅看了看這個槍桿和準星,對於後世的一個特種兵的精英來說,玩槍他太熟悉不過了,只要東西沒有『毛』病,他根本不需要怎麼瞄,舉槍就能『射』擊。

但是前提是他必須得熟悉這種槍,這畢竟不是後世的那種先進的槍支,區別太大了。

因此林毅沒有冒失,提前瞄了那麼兩三秒鐘,然後摳了下扳機,彈簧撞擊裡面的燧石時啪的一聲輕響,便引燃了火『藥』,然後出一聲尖銳的鳴響,把子彈噴『射』出館外,那響動跟放了一個鞭炮一樣,一股白煙消散,那邊報靶的軍將大喊:“擊中靶心,林大人神『射』!”

在場的小穎和哲哲,祖克勇,張華,東勝等人也跟著鼓掌。

林毅覺得沒過癮,上彈裝『藥』又打了三,而且這三個全都命中目標不說,而且瞄準明顯快了,明顯一槍比槍熟練,一槍比一槍快捷,最後一槍他甚至是舉槍就『射』擊,根本沒有瞄準的停頓。

這下在場的人全都靜了下來,好一會兒才爆出雷鳴般的掌聲與喝彩聲。

都知道他們大人武藝高強,論功夫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無敵。以前也打過火繩槍,雖然打中了都覺得那只是不過是一次巧合,但是現在這幾槍,一槍比一槍精彩。這可不能再用,巧合來解釋了,就他們林大人這打槍的水平,無人能比,就是火槍營中多年用火槍的神槍手也不能及。

因此包括火槍營的統領東勝在內,頓時都感到驚愕,他們不知道大人這些本事是從哪兒學來的,從過人的武藝到打槍,武藝吧還天天練習,但是打槍沒見他怎麼練過,看來他們林大人真是天生的戰神。可是他們以前在一塊當邊軍的時候怎麼沒看出來呢?

東勝,張華,王建,王琦這些林毅曾經當邊軍的老戰友,想不明白,但是現在也不去想那個了,現在是使勁的拍巴掌與喝彩。

自生燧槍終於成功了,比歐洲人的還早,這是天大的喜事,意義更是非同一般,林毅的內心也很興奮和激動,等掌聲和喝彩聲下去之後。

林毅對這杆槍又指出了一些瑕眥,比如說槍托需要再重一些,不能頭重腳輕,然後槍管再加厚一點,以免連續『射』擊,溫度過高而炸膛。另外還有一點是安全方面的措施,就是為了防止走火,必須得給槍上一道保險,用的時候開啟保險,然後才能『射』擊,就像後世開始設計前先拉一下槍栓子彈才能上膛一樣。

東勝和在場的能工巧匠,把林毅的意見全都一一記了下來,然後又用了十來天,改進之後的燧槍又造出來了,林毅這次再試槍的時候非常滿意,一連打了十幾子彈,然後『摸』了『摸』槍管,只是微微有點燙手,又把刺刀裝上去舞動了幾下,很是滿意道:“就這樣吧,開始批次生產,第一批5oo支!”

喜歡回到明末去當兵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去當兵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莽在神詭肉身成聖 壞壞女友別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