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回到明末去當兵 > 第121章 駐兵喜峰口

第121章 駐兵喜峰口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恩怨逍遙錄 荒武開源 這個系統有點費肝 生者靈 劍道承年 真不是我想修仙 大道太乙 遺世仙君 遊天仙傳 滿坤劍 系統加身縱橫諸天 淵魚 陣道長生 天道附身 家族修仙:我能複製萬物 飛星客 修仙從肝廚子開始 炎黃界 錦衣衛:開局三天,簽到百年內力 修仙歸來,從照顧小姨子開始

楊廷麟當場宣讀了聖旨。崇禎皇上在這道旨意中赦免盧象升和林毅的一切罪責,並且加封林毅為遊擊將軍。

這道旨意來的也算及時,也說明崇禎皇帝不是一個十足的昏君,遊擊將軍要說官不算大,大體相當於後世的旅團級幹部,這是明朝官軍中中下級的軍官,屬野戰部隊的編制軍銜,也就是四處打游擊的意思。

功高莫過於救駕,單就京城解圍,也不至於被封一個遊擊將軍。只因林毅起點太低,而且之前還是皇上眼中的戴罪之身,這裡有功過相底的意味。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在明末要想做官,是很不容易的。

但這無疑也是一種無上的榮耀,官職雖不大,皇上親口加封,金口玉言,尤其是在重文輕武的明末,是很難得的。

宣讀完聖旨以後,楊廷麟還捧過來一件袍服給林毅,說這是皇上額外的賞賜。

這是一件麒麟服,按照大明的規定,皇上賞給有功之臣的衣服大概有這幾種,蟒袍,飛魚服,鬥牛服,麒麟服。天子賜服大臣,一般是一品賜蟒服,二品賜飛魚服,三品賜鬥牛服,四五品賜麒麟服。

但這大都是賜給文臣的,賜給武將林毅尚屬例,而且四五品的文官才能賜予麒麟服,林毅被加封后才是一個小小的遊擊將軍,是個排到了正五品之外的武將,距離四五品文官的級別相差甚遠。

皇上賜給臣子衣服是非常隆重的,也是絕世的一種榮耀,崇禎皇上今天無疑想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皇恩浩『蕩』,算是對林毅此前的一種彌補。

以總督楊廷麟為,祖克勇,王建,小穎,張華,王琦等等都向林毅表示祝賀。

林毅謝恩,但是他對這種無上的榮譽看的比較淡,並不是他自命清高,寵辱不驚。而是他知道,這種沒落的王朝,官職的大小已經無所謂了,而且他知道這個崇禎皇帝喜怒無常,高興了是一個樣,翻臉的又是一個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必須得做到這一點。

不過從現在開始,林毅又可以在朝廷的支援下,名正言順的殺韃子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他還是明朝的軍將,與那些山野流賊有本質的區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看似轟轟烈烈,其實難成大器,這一點,林毅心中早有定論,因此絕對不會和他們同流合汙。

撇開功名不論,最起碼不必在山林中隱遁,這是林毅值得欣慰的地方。

林毅接旨謝了恩,楊廷麟又問起來了盧象升。

林毅搖了搖頭,“總督大人,盧公已經看破紅塵,不願復出。我們就成全他吧,好在皇上已經為他正名昭雪,我們只能遙地千里表示對他賀了。”

楊廷麟也嘆了一口氣,“從此人間多了一位高士,朝堂之中少了一位賢臣良將啊。”

在楊廷麟的斡旋之下,林毅和他的本部人馬被暫時編到了總兵官劉肇基的麾下。

劉肇基原來是盧象升手下的總兵,奉命駐守漁陽,皇太極這次縱兵京畿,劉肇基的7ooo人馬只剩下幾百人,漁陽也丟了。楊廷麟又給他補充的人馬,加上林毅的一千人,現在他這個總兵官直接排程指揮的也不過3ooo人。

劉肇基帶著林毅等3ooo人馬駐紮在城外,清掃戰場,打理戰利品,數日之後,各地的勤王,姍姍來遲,湊在一起,也有十多萬。其中還有來自四川石柱的忠貞侯左良玉的三千白桿兵。

這時傳來了皇太極出關回盛京的訊息。十幾萬韃子在京城附近耀武揚威了一個多月,最後這一戰臣前功盡棄,損兵折將,糧草輜重也丟的差不多了,看到明軍勤王之師6續趕來,皇太極只得打道回府。

接下來,劉肇基成了密雲總兵,從這一次戰役之後,崇禎皇帝認識到了密雲一帶防守的薄弱,好幾次,滿清鐵騎都是從這裡突破的,因此又給劉肇基撥付幾千兵馬。

林毅帶著所部人馬,也移居密雲。知道這個劉肇基是盧象升看中的賢臣良將,歷史上的他的確也很有作為,崇禎上吊之後,明朝滅亡了。劉肇基又在南京一帶,隨著南明的幾個短命小朝廷抗擊清軍,從這方面說,他也屬於大明的脊樑了。

因此林毅還把山林之中私家營地的積蓄,全部搬到了密雲,有糧食,有大炮輜重。加上這次,打敗皇太極所得的戰利品,全部裝備了這支軍隊。

劉肇基手下的這支人馬現在已經達到了8ooo人的規模,但是這對一個總兵的編制來說,仍然兵員少的可憐,要知道大明的一個衛就有五六千人馬。

雖然兵員仍然不多,但是他們糧餉充足,除了火槍兵之外,還有一百多門紅衣大炮,彈『藥』充足,堪稱兵強馬壯,實力雄厚。

現在的劉肇基,把林毅當成了參將,甚至副將來使用,絕不是一個小小的遊擊將軍。軍中大事小情,什麼事都跟林毅商量。

不是劉肇基謙虛,而是他知道這個林毅論才論德,論戰功,都在他劉肇基之上,只是他懷才不遇,生不逢時而已。如果此時有盧公相升在,林毅絕不只是一個小小的遊擊將軍,就他的功勳而論,至少得是一個參將或者副總兵,甚至破格就提拔為總兵了。

在明代密雲區地域遼闊,隸屬於昌平州,地處邊塞,境內主要是長城防線,是大明京畿的北疆門戶。但是自明朝萬曆以來,邊防鬆弛,將不修邊,這裡成了防守薄弱地帶,尤其到了崇禎時代,滿清鐵騎,屢屢從這一帶越過長城入侵中原。

劉肇基帶著林毅和祖克勇等人,視察了這一帶的長城,在林毅的建議下,劉肇基撥付林毅3ooo人馬,包括他原來的衛隊和近千名關寧鐵騎駐守喜峰口。

從喜峰口到青子嶺,這一帶的長城綿延2oo裡,都成了林毅的防線。

林毅帶著兵將從東到西一處一處的巡查,對年久失修的地方和韃子們破壞的地方,主要是喜峰口和青子嶺等地進行修繕加固。

修繕加固後之後的喜峰口和青子嶺,成了這一段最重要的兩個要塞,兩處要塞共了設了5o門紅衣大炮,其中喜峰口周邊設了3o門,青子嶺周邊設了2o門,按照十個人一門大炮,共5oo名炮兵,這些大炮主要是放在垛口上,防止韃子前來襲擊。

祖克勇身為林毅的副將,林毅讓他帶著一千人馬包括2oo名炮兵駐守西部的青子嶺,東部的喜峰口離當海關的要塞之一一片石關隘不過2oo裡。

林毅帶著剩餘的2ooo人馬,包括三百炮兵,還有他的一百多名親兵衛隊,駐守喜峰口要塞,林毅的將軍府就設在喜峰口關城,這裡地勢險要,是長城上一座重要的關隘。重新修繕之後的喜峰口關隘分為內城和甕城,雖然比不上天下第一險關山海關的規模,但是也分為四個城門,除了北門和南門之外,北門旁邊和南門旁邊分別還有輔城,裡面則是甕城。

由於這一帶是低山和平原交錯,喜峰口關隘正好坐落在低山上。

登城一望,就像是站在山頂上,林毅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長城內外,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北部遠處遼闊的大草原,像碧波『蕩』漾的大海,令人心曠神怡。

往東曲曲折折的長城,蜿蜒在崇山峻嶺之上,就像一頭巨龍,盤臥在渤海之濱。

喜峰口往北,是一片低谷之地,出了這片低谷,幾里地後便是遼闊的大草原。

林毅看中了這一片水草豐美的地方地方,把訓練場就設在這裡。至於那幾百名炮兵,就在城頭上練兵。

關城上除了炮兵和巡邏放哨的小隊之外,林毅每天帶著他的人馬,包括他的衛隊,到草原上練習騎『射』,練習攻殺戰守,練習單兵作戰等專案。還時不時的指導炮兵,對著長城外面的目標放上幾炮。

日子過得飛快,一轉眼又到了,1637年的11月份。

塞外寒風肆虐,但林毅的人馬,演兵場上熱火朝天,有練習騎馬『射』箭的,火槍手練習騎馬『射』擊,還有練習單兵作戰的。

小穎,張華,二胡,王旗,東勝等等,林毅的親兵衛隊,正在練習對攻。

林毅舞了一陣大刀,直到身上暖乎乎的,要出汗的樣子。

這時有人來報,韃子來了!

林毅趕緊停止『操』練人馬,一千多人馬就做好了戰鬥準備。

這時北部遼闊的草原上就出現了一支人馬,像是在追殺一個人,離得近一些了才看清楚,在前面騎馬奔跑的是一個蒙古族女子,一身蒙古服,潔白的哈達空中飛舞,手裡拿著牛耳彎刀,一邊跑一邊往後面看。

後面幾百米處,一隻蒙古韃子大約有幾百人的樣子,各拿著刀槍,飛馬急急的追趕。

為的一個蒙古王公大喊:“站住!哲哲,別再往前跑了,趕緊給我回去,一切事都好商量,否則,為父可就開弓放箭了……”

喜歡回到明末去當兵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去當兵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輪迴之隋唐得道 使命1941 俠影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