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流華錄 > 第二十一章 餓殍

第二十一章 餓殍 (第1/4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從養十兇開始,肝成仙道至尊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孫原等人離開潁川,許靖將藏書閣託交荀彧荀文若代掌,便囑咐其子好生照看夫人,便孤身一人隨魏郡一眾安然上路了。

“怎麼不見奉孝先生?”

一見路上寥寥幾騎,荀攸很是不解,郭嘉本當隨孫原行動,卻並未出現在此。

“他去了汝南,有讓直相隨。”孫原解釋道。他本是安頓好了林紫夜和心然的車馬,便要和郭嘉、6允同往神兵山莊,不過他實在不放心二女安危,袁渙等人又都不善武功,便是武功出眾的虞翻也被趙空騙去了南陽,一路無人護持甚是可怕,許靖本打算以他的名望借潁川郡的郡兵一路護送,荀攸卻不同意。

目前知道追殺孫原和刺殺鄭玄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郭嘉,另一個就是荀攸。當初孫宇替孫原清理了暗中埋伏的追兵,必是做得乾淨,孫原不至於暴露目標。而潁川的危機有兩個,張角不會對孫原下暗手,且張寶的目標是鄭玄,也不會對孫原下手。一旦許靖用潁川郡兵保護諸人,即便是打著潁川許家的名聲也必然會暴露目標。所以荀攸建議孫原一路小心謹慎些,即使有些危機,也總好過明目張膽地離開潁川。更何況,潁川郡也不會派遣多少護衛,見過孫宇的武功,荀攸便知道,一兩百人的護衛當真敵不過一個武林高手。至於袁渙等人,也不必讓他們知道這些自亂陣腳。

“文休先生,潁川必將大亂,何必留妻子在此。”

荀攸不解,他已經和荀彧交代過,讓他多勸勸慈明伯父早日攜荀家離開潁川,是非之地不能長留。許靖本通達之士,應該知曉安危大事,他既已隨孫原北上,本應該舉家搬遷河北,即使魏郡同樣太平道眾眾多,卻不似潁川這般危險。

許靖搖搖頭,笑而不語。

荀攸一時語塞,身邊孫原見了這般情景,不禁拍拍荀攸的肩膀,眼角盡是笑意。荀攸一見這般情景,更是啞然,卻是不再過問了。

孫原等人所選的路線並非直接向北,而是先行轉東,直奔豫州的陳國,從陳國的郡治陳縣登船,沿浪蕩渠北上,穿過兗州的陳留郡抵達大河。雖然路程上折返較遠,但陽翟到陳縣也不過多出一百四五十里,以目前的行程度,不過十天左右的時間而已。

“公子,來得及麼?”袁渙很是頭疼,他不知道孫原的計劃,身為一郡太守,久不上任,即使他已經派遣華歆、張範先行前往魏郡,這在律法上已屬於嚴重違律了。孫原這擺明是要知法犯法。

荀攸笑笑,解釋道“曜卿有所不知,公子現在正在一個‘拖’字上。”

“何意?”袁渙隱約覺得孫原如此輕鬆地心思多半和太平道有關係,卻實在想不出究竟有什麼事能讓孫原連朝廷律法都顧不得了。

荀攸反問道“太平道不日即會造反,曜卿以為,公子是在太平道反前抵達魏郡還是太平道反後抵達魏郡適宜?”

“自然是造反前。”袁渙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公子早一日到魏郡,便能早一日掌握魏郡,或可早日彌平此亂……”

原本極為自信的聲音卻在瞧見荀攸搖頭之後漸弱了下去,袁渙眉頭不由地皺將起來了“公達兄……可是渙說的有不妥之處麼?”

“兵者趨急,當得先機。”荀攸附和了一句,卻緊跟著又搖搖頭,笑道“可是如今要得先機的不是公子,而是張角。”

袁渙眉頭又緊鎖了幾分,卻不再說話,他知道荀攸尚未說完。

“張角要得先機,是因為他知道太平道之內必然有出了叛徒。而且,這個叛徒曾經是他極為相信的人。”

“這個人知道的太多,可是……如今他已不在張角的控制之下。所以,張角很急,他已經失去了先手的機會。”

“既然如此,公子為何不急?”袁渙忍不住反問,依照荀攸所說,張角已經急於造反,可是孫原仍是不緊不慢,難道此時不正是搶張角先手之時麼?

“公子為何要急?”荀攸也是反問,卻讓袁渙一愣,“天子已經拜何進為大將軍,這個先機已經被朝廷所得,公子急或不急已無區別。”

袁渙啞然,無話可說——他根本不會從“拜何進為大將軍”這條昭告天下的訊息中得知何進就是那個控制了太平道叛徒的人。

“其實推測不難。”荀攸解釋道,“早在數年前便有人上奏朝廷張角已有反心,但是天子置之不理。唯一的理由便是證據不足。”

“大將軍之職本戰時所置,一旦有人出任,天下兵戈必起。即便是遠征鮮卑的大軍,其最高統帥亦不過‘護鮮卑中郎將’而已,大將軍這個位子,尋常是碰不得的。王莽、竇憲、粱冀……但凡碰過的,皆非善終。”

袁渙似是聽出了些什麼,眉頭輕舒幾分“公達兄的意思是……何進本不想出任大將軍?”

“不是不想,是不敢。”荀攸又道“粱冀死了多久?只怕尤是歷歷在目,何進雖然是個屠夫,現在卻是朝中第一外戚,他需要權柄,卻不敢拿這個權柄。除非他……”

“除非他有足夠的功勳。”袁渙猶如醍醐灌頂,介面道“所以他已經掌握了太平道造反的計劃,已經有信心平定彼此叛亂。”

“此乃其一。”荀攸道“其二,朝廷若設大將軍,除了三公之外,有資格出任的推光祿勳張溫、衛尉劉虞,何進能夠擋住他們,唯一的理由就是他擁有平叛的實力,這個實力便是那個太平道的叛徒。”

袁渙頻頻點頭,荀攸的推測絲絲入扣,毫無破綻。

“其三,當今天子需要權柄,需要更多的權柄。”

“外朝和中朝的爭鬥如火如荼,天子想擁有更多的力量,便只能從外朝和中朝各奪一部分,而這個部分就是兵權,足夠穩固的兵權。

“朝中兵權只有衛尉和光祿勳的宮廷宿衛,還有北軍五校的兵力,這遠遠不夠。

“北軍五校各自統屬,而且兩萬五千的兵力對於天子而言遠遠不夠,在太平道叛亂之後,朝廷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北軍平亂。太平道遍佈八州,信徒百萬計,兩萬五千人平叛夠麼?即使夠,還能剩下多少?何進這個大將軍,莫非去北軍做一個統兵五千的校尉?”

“天子需要兵權,何進需要權柄。天子需要信得過的外戚代掌兵權,何進現在只是河南尹,自然可以用,他這個大將軍,沒有了天子的支援做不了幾天。何進需要天子的支援才能從已經飽和的中朝和外朝搶奪權柄,而這個權柄必然是中朝和外朝都迫切需要的,只有兵權,是中朝和外朝都碰不得卻又需要的。所以,何進出任大將軍,將成為中朝和外朝必然拉攏的物件,天子如此為他鋪路,此後三足鼎立,天子坐享其成。”

袁渙看著這個年紀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青年儒士,身心震撼。

如此推理,絲絲入扣,天衣無縫,何其可怕。

他終於知道,為何潁川藏書閣能成為豫州士子嚮往的聖地,荀公達為何能成為潁川藏書閣當今第二奇才,天下局勢朗若掌上觀文,當真可怕、可怖之極。

“我們都老了,天子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

原來父親、蒯越這些多年前便名震一時的人物為何近來已多感慨,英雄本輩出,轉瞬華時。

荀攸看著他呆滯模樣,不禁拿手在他面前晃了一晃,叫道“曜卿?曜卿?”

“公達兄……”袁渙猛然驚醒,搖了搖腦袋,在馬上拱手而拜,“高見所至,渙不可及。”

見他這般推崇佩服模樣,荀攸不禁笑道“曜卿過譽了。攸想到的,公子自然也想到了,不然,何至於如此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袁渙眼前一亮,追問道“願聞其詳。”

荀攸笑道“公子是現任魏郡太守,若是在他任上太平道謀反,自然少不了他的責任。若是在太平道已謀反的情況下,公子仍能到任,且以過人手段平定本郡叛亂,便不僅無過反而有功了。”

“難怪公子一路上談笑風生。”袁渙失笑。他在太學呆久了,自然沒有荀攸看得這般透徹,一路上倒是很為這位太守大人擔心,現在想想倒有幾分杞人憂天的意思了。

“攸看,是醉倒溫柔鄉罷?”荀攸眼神瞟向那座馬車,滿臉微笑。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大明打工人 刀尖上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