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漢起 > 第491章 董卓的軍政府

第491章 董卓的軍政府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從養十兇開始,肝成仙道至尊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十一月,

隨著一批又一批州郡上計的錢糧入雒

董卓撕下謙虛的偽裝,就任相國,軍政大權一把抓,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司徒黃琬接任太尉,司空楊彪轉為司徒,光祿勳荀爽為司空,陳紀為五官中郎將,韓融為大鴻臚。

官到頂峰,董卓失去了進取心,變得愛惜身命,鑑於因何進死於陰謀、袁紹橫刀當庭抗禮之教訓,董卓嚴令求見的大小官員不得帶武器入內。

侍御史擾龍宗未解劍入內稟告事情,被董卓呵斥後,振振有詞“解劍是拜見皇帝的禮節,屬下與明公都是國家大臣,何須解劍?

侍御史有監察之職,明公違僭越禮制,下臣自要直斥其非!”

董卓常在行伍,向來說一是一說二說,沒想到一個小小的侍御史敢用違反他的命令刷名譽,大怒“我,大漢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是什麼東西竟敢違反將令。來人,拉下去打一百棍!”

水火棒,棒棒入肉。慘叫聲,聲聲入耳。

當時蔡邕在側,心懷不忍,百般勸告,董卓只是不許,擾龍宗被生生打死。

此後,董卓威信大大震,號令無人敢不從。

董卓卻不知道,直來直去、令行禁止、唯上級是從的軍人作風,很快就讓他背上了殘忍暴虐的名聲。

。。。

蔡邕既怒且懼,拂袖而去,過了幾天向上門拜訪的劉備講述經過,依然心有餘悸“董公殘忍,激起眾怒,或未易輔,如之奈何?”

一旁蔡昭姬坐著彈奏舒緩的音樂,只是聲音錯亂,嫩臉通紅。五步外,一個青年痴痴的盯著她看。

蔡邕順著劉備的眼睛看過去,頗為惱怒,私下對劉備說“陳群這小子,好不知羞,又來打擾我女兒。”

劉備“之前陳家貧困,如今陳叔父(陳紀)做了五官中朗將,他處事公允,善於侍奉上級,對下級也多加包容,得到了一致的稱讚,蔡陳兩家也算門當戶對。”

陳群入宮當了郎官,這次郎官多,上到三公,下到六百石的議郎、黃門侍郎皆有子弟徵辟入朝堂為郎,陳群博學多才、通習儒法,在其中就顯得出挑。

“哼!”只是蔡邕不太喜歡陳群,認為陳家基礎薄弱,陳群在文學音樂方面造詣不高,不類己,“你過來就說這事?那還不如別來。”

劉備“蔡師想知道如何曲奉董卓,又能加以勸諫?不如答應小侄一個條件。”

蔡邕扭頭看天“你愛說不說。”

劉備“蔡師稍歇,是不是感覺董公有時候明明說得是錯的,卻要下級服從,明明可以更柔和,他卻要直接。”

蔡邕大感興趣“你知道?”

劉備“董公行伍出生,我也做過伍長,軍隊中凡事講究令行禁止,麾左則左,麾右則右,擂鼓則進,鳴金則退,違令者斬!”

蔡邕恍然大悟“以軍法治官吏,士人必視之如暴秦!”

劉備雙手一攤“這可是蔡君說的,不是我說的。”

蔡邕“後漢法令廢弛已久,糾之以猛並非沒有道理,只是士人官吏習慣了寬鬆,習慣了上下級如同父子兄弟,忽然嚴起來當然。。唉!”

董卓把政府軍事化、精準化,把法律和規則嚴格化,當然對提高政府效率有好處,同時讓講究名士風度、凡事協商、做事迂迴、考慮名聲策略計程車族官僚階層無法適應,一致認為與嚴刑峻法的秦代一樣暴虐。

不僅如此,社會遠比軍隊複雜,治政的工作和目標許多時候多樣化、模糊化,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如大徵財產稅與就搞不好世家豪族的關係,如加快工程進度與少死人、不死人矛盾,如平抑物價會讓商人不滿意;還有的幾個事情連在一起,邊疆多事,導致兵征伐,導致加稅,導致民亂或世家豪族變亂,一個方面處理不好,就會帶來連鎖反應。

在時間、目的、統籌兼顧等方面,處理政務不可能如同軍隊指揮那樣精準,法律過分嚴酷、執行過分機械都會導致各級官員缺乏靈活性,而董卓缺乏政務經驗和能力又進一步加劇了問題。

蔡邕“這些問題我也清楚,可是難以說服董公,反覆嘮叨,董公又會厭倦,如之奈何?”

劉備“蔡師把董公的大多數命令當做軍令好了,切勿在眾人面前反駁,他要怎麼做就怎麼做。”

蔡邕“可要壞事、出錯怎麼辦?”

劉備“把初步結果給他看,事實勝於雄辯,然後再提出意見,多半可以改弦更張!”

蔡邕思索良久,向劉備一拜“多謝賢侄,今日的建議利國利民。賢侄有什麼要求儘管提。”

劉備伸出兩個指頭,指了指陳群和昭姬“這事也行?”

蔡邕“滾出去!”

。。。

袁紹擔任渤海太守不到十天即接到改為濟北相的詔書,氣得吐出一口老血,委頓在地。他不是不想將使者當場斬殺,立即起兵,實在是董卓早做了準備。

袁紹也根本沒想到下來宣詔人竟然是侍中甄儼和2oo精銳士卒,此外,還有牽招統帥的3oo於何苗舊部。牽招的師傅樂隱是何苗的長史,為袁紹指示吳匡、張璋所殺,牽招前些日子送葬回冀州,之後在師傅墳前結廬而居,

聽聞要找袁紹麻煩,牽招立即起身招募士卒,冤有頭、債有主,牽招右手按劍,狠狠地盯著袁紹,巴不得袁紹有意外。

袁紹無奈,只好接受濟北相職務,濟北只有五城、人口二十餘萬,比渤海近百萬完全沒法相比。

。。。

董卓雖有較強的軍事能力,在政治上並不老道,滿以為袁紹、劉岱等人一定會對他的大肚能容投桃報李。

實際上,與孔融、盧植等溫和的中間派不同,黨人是有著領、有隱秘組織、有政治信仰、有政治追求的一群人,在長時間的黨錮中習慣於秘密互相聯絡、習慣於不懼生死、習慣於暴力反抗、習慣於逆勢而動。

或許,他們中一部分人會投效董卓,但這群‘高尚’的人,又豈能輕易被外人所用,所分化?二十年恩怨,豈是說放下就能放下!

尤其是袁紹,數千宦官都敢殺,豈會因為小利而與董卓低頭?達到濟北後,袁紹將出奔和改為小郡太守都當做自己遭受的恥辱,再也不願忍耐,立即將鮑信招來,令他招募附近的泰山兵。

起事,迫在眉睫!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大唐:開局邀請李二造反 造化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