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漢起 > 第648章 世界最偉大的語言

第648章 世界最偉大的語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從養十兇開始,肝成仙道至尊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青州書院最初招收青、徐、幽學子為主,第一任山長鄭玄乃儒學漢末第一宗師,擁有巨大影響力,加上盧植、蔡邕等碩儒名家時常授課,關東各州學子趨之若鶩。隨著安東控制範圍不斷擴大,招收弟子從最初百人, 擴張到上千人,門類、學科也從主要深耕六經,到囊括算數、天文曆法、律法、兵法、船舶、機械、水利……

近幾年,鄭玄逝去,盧植北上,蔡邕西行,邴原多俗務, 管寧居海東……巨儒名家漸漸離散

劉備不(hen)得gao不xing自兼山長,而令鄭玄獨子鄭益恩擔任副山長主持常務工作。書院除了教學、研究, 也負責對各地書籍進行收集整理,其中就包括雒陽皇家圖書館運來的典籍進行分類整理、修補、儲存、傳授……

徐嶽等人皆要務在身,不可能長期宅著翻書玩,最佳辦法當然是委託同門、弟子與青州書院,以及安東下設的科學院、工程院。

鄭益恩等聽聞事關軍國大事,自然配合兩位二千石兼博士,率領一幫教授、學生合力。經過一個月時間,翻出泛黃、破損的宏觀全圖,和個別河段的施工設計圖。

萬分可惜,平原這段缺漏、破損十分嚴重,並無太多參考價值。可見袁紹、袁術、曹操、董卓對雒陽的破壞,遺禍甚深,影響了文化技術傳承。

鄭益恩屬於特別誠心靜氣的學霸,換句話講,既頭鐵,又智商奇高, 將王景所有著作和書庫中收集的歷代、各家所有水利著作,共計上千卷,全部翻出來,帶著一群博士、子弟、齊墨繼續刻苦專研。

劉備、鄭益恩等師從盧植、鄭玄,以孔融、邴原、管寧、徐嶽等為友,習古文經,融入齊魯士人之中,這即是劉備能得大批讀書人效力或支援,從而以控制青徐的重要原因。

可與龐大的袁氏集團相比,就遠遠不如,士人數量不到其三分之一!

袁紹、袁術四世三公,袁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二人少習家傳《孟氏易》,天然能得大批士人支援。袁紹又團結和營救黨人,反對皇權、宦官,聞名於世,黨人中劉表、何隅、許攸、張邈、孔融、吳巨皆名聞於世……開黨禁開後,袁紹無法再自稱黨人,於是時常將他自己、黨人和支援他計程車人稱為“非常之人”,繼續擴大影響。

整個東土大地,無分南北,無論老幼,皆有袁氏的粉絲和支持者。袁紹振臂一呼,關東皆叛,跟著他一同“清君側”。之後冀州牧韓馥麾下大部分人,竟然勸告韓馥讓冀州與袁紹。相比之下,劉備在起事早期,經常面對同僚反對和背叛,轄區地方地方世家豪族經常做各種小動作甚至逼宮。可知袁氏之強

袁劉雙方的鬥爭,既屬於兩大士人武將集團之軍事、政治鬥爭,亦屬於在思想領域的道統、學派之爭。

袁氏家傳孟氏易,屬今文經學

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大量典籍失傳,儒家口口相傳,以漢代通行的隸書體寫作之書,難免帶上漢代的思潮和傳承者自身私貨,這屬今文經由來。

今文經學本意,既是傳承先秦文化,更屬於配合不同時代的政治需要,提出新建制觀點,揚時代特徵——今文學派長於理論革新,初期不僅沒有錯,還一定程度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然而,被野心家利用之後,就使得西漢末年到東漢末年社會風氣為之一亂

自西漢末到東漢,儒學,尤其是今文經學受到讖緯之說影響極深,從上到下大批人士用讖緯造勢

王莽自稱土德,欲繼漢火德;

光武帝劉秀以昆陽之戰時天降隕石等,宣傳君權神授;

孝明帝夢金人,而引入佛教;

袁紹見“瞻烏爰止,於誰之屋”屯糧食烏巢,

袁術聞“代漢者,當塗高”而生不臣之心……

儒學強調天人感應,走向了神學,嚴重信神拜鬼,就連不信儒的張角,也藉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欲以土德聚集教眾

一個個例子,其實只一句不信六經信鬼神,佔據社會主流的儒學,漸漸走歪了,走火入魔了!

“袁本初能看到後漢末年zz腐朽、思想混亂、階級矛盾突出等問題,故而投身和帶領黨人與皇權鬥爭。

其屬於敏銳之執政者,有才學和理想之革新者,卻不是一名好‘醫師’,沒能開出正確藥方!

四世三公之社會地位太過高貴,使其過分重視世家大族之利益,弄不清黎民百姓才是推動社會向前之滾滾東流水。”

鄭益恩牢記劉備對袁紹評價,招收大批將校和商賈子弟、陣亡士卒子弟

青州書院受馬融學派的鄭玄、盧植影響很深,堅持古文經學為主、兼吸今文經之長,認為六經皆史,對讖緯之說、鬼神之事,雖不完全排斥,總體上卻是牴觸的

例如,《禮記》之《大學》,提出“格物以致知”

鄭益恩主持青州書院後,更加堅決地從思想上、學術上支援劉備,堅持知識、規律從格物中來,從明明德,從親近民眾中來等基本原則——而非所謂虛幻之天道、鬼神。

——誠然,鄭玄、盧植、蔡邕、孔融等大儒目的在抵禦讖緯對主流學術之侵蝕,還六經以本來面目。而實踐中,當劉備等人用大規模雕版印刷本代替口耳相傳,使古文經學在對今文經學道統之爭中取得巨大勝利,也是對以袁紹為今文家的勝利

作為鄭玄之子和學術傳人的鄭益恩,當然無條件支援將鄭學揚光大的劉備。

就連原本屬於黨人的孔融,亦因很快使得文化傳播出現爆性增長、普及,而號召天下人支援劉備。從此,天下讀書人即便政見不合,也都稱讚劉備印刷諸經為興盛文教之壯舉。

鄭益恩、孔融看不到,古文經血對今文經的勝利,又何嘗不是漢字的巨大勝利!

文化和歷史到底用字形狀為基礎?還是以口音、拼音為基礎?

倒不是劉備學術上有多高明,而是從後世穿越而來,多了兩千年知識,能夠從更長的歷史視野來看問題,深感字形遠遠比字音重要得多

——子不聞大毛、二毛皆斯拉夫,而兄弟鬩強。同屬法蘭克幾國,打了兩次世界大戰。

根本在於歐美以字音為語言基礎,導致各地方言紛紛成為文字,不同的文字又各自成為不同的歷史,互相看不懂對方歷史,又豈能互相認同?

今文經學又何嘗不是這樣,口耳相傳,導致流派師承眾多,社會思想形態散亂,各州各郡各自矛盾。若任其展,百年之後,揚州人豈能看懂關西著作,幽州人不會認同交州同屬一國……

相比拼音和口傳,漢文字,才是世界最偉大的語言啊!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明末:來自未來的金手指 本尊真魔 曹魏天子 三俠五義,開局反派小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