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漢起 > 第590章 吳王千歲,千千歲

第590章 吳王千歲,千千歲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從養十兇開始,肝成仙道至尊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建安二年,春

安東軍於淮安缽池山,以山勢設壇布場,壇上遍設旌旗儀仗,壇周環繞前後左右中步騎水八軍,內圓外方,周長九里,形如八卦陣。

劉備、盧植、蔡邕、鄭玄等立於壇頂,眾臣眾軍依照品級,自上而下,肅穆站立。

盧植捧一表,向當眾宣讀:

司空涿侯盧植,太傅都亭侯蔡邕,博士鄭玄,振東將軍、揚州刺史都亭侯劉繇,兗州刺史射陽侯臧洪,徐州刺史溧陽侯陶商……

安東將軍長史、軍師中郎將臣荀攸,安東將軍司馬臣趙雲,青州牧長史臣邴原,護東夷校尉臣夏侯博,帶方太守臣劉洪,徵虜中郎將、廣陵太守臣張飛、……呂宋都尉臣徐弈……

武猛校尉臣典韋、蕩寇校尉臣關羽、河渠校尉臣徐嶽、長水校尉臣管承、山嶽校尉臣昌霸、威虜校尉臣臧霸……等五百二十人上奏

昔日唐堯至聖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賢而四國作難,始皇登極而北胡不未靖,孝昭幼衝而上官逆謀,皆叛逆竊國權,亂百姓,危社稷。若無大舜、周公、扶蘇、霍光,則不能驅逐不臣,安危定傾。

陛下天姿聖德,統理萬邦,而遭厄運不造之艱。先帝早夭,幼年喪父。二袁難,雒陽一炬。曹操階禍,竊執天衡……二袁曹等逆亂豪強,皆欲盜神器,剝亂東西,殘毀南北。久令陛下蒙塵處厄,堵塞貢路,枉曲皇命,使吏民常年無主,宗廟經年乏祭。

安東將軍、青州牧、統護海東,都督徐、揚、兗、豫等州,靜海侯劉備,受朝爵秩,念在匡正,赫然憤,與司空盧植、太傅蔡邕、將軍公孫瓚……同謀誅袁,以安國家、寧舊都。

我等以為,劉備,高祖之枝葉,本宗之藩幹,心存國家,念在弭亂。

從戎廿載,北驅鮮卑、東平三韓、南開呂宋,繼而救徐州、走曹操,破袁術、安揚州,驅袁譚、拒袁紹,三分天下定其一,海內英雄望風蟻附。

開運河,通南北之漕運。修海堤,馴東海之巨嘯。安百姓,移北人安居南國,造大艦,繁衍漢人於海外。親烏桓、降倭人,得異族之來降。倡農耕、引良種,增田地之產出。造紙張、印書籍,促文教之大興…

論備之功勞,當世無比,而爵號不顯,九錫未加,非所以衛社稷、鎮國家,昭萬世、獎有功、勵來者之法也。

然,皇帝遭劫,驛路斷絕,奉辭在外而不得入(朝)。

昔日,河西五郡,孤懸西北,諸郡位同權均,不能相率,皆推竇融以為元帥、大司馬,終助光武帝摧破隗囂、平定公孫述。

當今,袁氏世受漢恩,不思回報,反仗其四世三公之資,外吞州郡,內殘群臣,下屠宦官,上挾皇帝。

論今日社稷之難,難於隴西、蜀地,朝廷之危,危於王莽篡漢。而州郡無人號令,各自為戰,恐為二袁等所趁。

故,我等範法舊典,共推備吳王,拜安東大將軍,督齊各軍,統合同盟,共掃凶逆。以廣陵、吳、丹陽、新都、建安、臨海……為吳國。依漢初諸侯王故典,刻制印綬,分設屬官,都管州郡,統帥軍民……

此誠權宜之制,謗必隨之,禍福難料。然苟利社稷,必死生以之。豈沽釣名譽,避趨禍福哉?

待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矯詔之罪,雖死無恨!

盧植幾字一頓,顫巍巍讀罷眾臣的上表

雖早已決定支援劉備為王以贖罪,雖天氣尚寒,可真到這萬人見證之時,也使得他整個人倒如同從水中撈出來,汗流浹背,心裡更是被帶頭“矯詔”“雖死無恨”等詞冷得慌

若非一旁魯肅扶著,怕早就站不住。

盧植拿起王冠,欲給劉備戴上,卻現一向力大的雙臂抖,抬不起來。

反倒是年紀更老、虛歲7o的鄭玄,接過王冠,迅給劉備帶上,高吼道“眾臣賀拜吳王殿下。”

鄭玄年老,本可作揖就是,卻帶頭跪拜於地。

關東儒學巨匠、士人領袖、年高德昭、桃李滿天下之鄭玄都跪拜了,荀攸、劉洪、邴原等嫡系也帶頭跪拜於地,高呼“拜見吳王殿下。”

壇上眾臣見此,皆跪拜於地“拜見吳王殿下。”

壇下八軍將士,皆跪拜於地“拜見吳王殿下。”

聲音由近及遠,又由遠及近,響徹四野,如多重奏,震天動地。

唯有盧植、蔡邕等三公之匹,於禮儀不應跪拜,只是作揖為禮,這時候反而顯得頗為突兀。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向勝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