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漢起 > 第425章 魚入大海化龍蛇

第425章 魚入大海化龍蛇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從養十兇開始,肝成仙道至尊 詭愛 重生之我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劍弒仙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臺柱身邊那些年 大無限神戒 仙子別鬧 紅樓主沉浮 意氣小書生 盛唐太師 聊齋仙志 雲仙君 血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在王者峽谷做大俠 凡世高手 仙衫

五月中旬,蔚藍的海中,星羅棋佈,冒著再次暴雨、巨浪、風暴的危險,數百艘船從靜海港駛出。

因為渤海沿岸洋流為逆時針方向,也為了免為沿海之人知曉,船隊藉著烈烈東南風,浮海而東,因為擔心颶風,每船隻半滿,船艙底部裝著厚厚的糧食和壓艙磚石。

五日後到達同緯度沓氏縣(大連市金州區)附近。

沓氏縣長乃是劉繇從兄弟劉政,對蔓延數里長寬的龐大跨海艦隊十分驚訝“恐怕這是我見到的規模最大的艦隊,百舸爭流不過如此!

我們宗族也有幾十艘海船,不少比劉校尉的船更大,卻沒有這種規模。”

劉備當然也也沒有這麼多船,艦隊隸屬於劉家、耿家、田家、公孫家、麋家、夏侯家等共同財產,平時在環渤海,黃海運輸、貿易,這次緊急抽調在一起,倒不是為了故意招搖。

沓氏縣位於渤海口,分割控遏渤海、黃海,得沓氏北可入東北、南可望青州,西可遮蔽廣陽、靜海(北京、天津),東可往朝鮮半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由於黃海洋流也是逆時針方向,從徐州、樂浪、耽羅北上的船隊,都要經過沓氏或廟山群島。這個時代,只有少數人掌握了同緯度跨海直航技術,青州船隊並沒有多少敢於不經過廟山群島、沓氏,直接開往樂浪,從青州臨淄、黃縣、芝罘等渡過渤海海峽的船隊也要經過沓氏。

沓氏縣西南有一處山石嶙峋、少有田地、水深浪大的海灣,這裡十分不適合耕種,只有一個漁村和數十戶漁民居住,依靠打魚和向來往船隻兜售海產、食物,補充淡水,擔當水手過活。

二年前,王榮買下了數十頃地,建設港口、倉庫、堡塢。

當時縣長劉政以為她瘋了“如此荒蕪貧瘠、海風巨大的之地,竟然有人買?”

就連糜竺也十分意外,未有跟進“荒蕪若此,買之何益?”

王榮笑了笑,也不知道劉備為什麼買這塊地,但她有信心。這麼些年過下來,她還真沒現夫君在投資上吃過大虧。按照劉備的想法,將之取名為――旅順港!

寄希望於海上旅途一帆風順。

很快,旅順港就讓劉政、糜竺等人大跌眼鏡,港口外確實風浪不小,只要透過老虎尾、黃金山之間寬不足1裡的水門,旅順灣內就風平浪靜。其肚大口小的特點,也使得周邊的海盜難以入侵。旅順港與正東面的樂浪郡朝鮮(平壤)、正西面靜海距離相當,都為7oo餘里,同處於北緯39度。與東北玄菟郡治高句驪(瀋陽)、西南的東萊郡膠州、齊國臨淄、東南的樂浪郡海冥亦約7oo裡。距離遼東郡治襄平(遼陽)、遼西屬國昌黎(義縣)約6oo裡。

旅順港是名副其實的渤海黃海之分界,處於遼東半島、朝鮮半島、遼西烏桓、山東半島、漁陽渤海郡的戰略中心點上!相比於沓氏位於的金州,旅順港距離半島南端更近,從平壤到靜海,從青州到襄平以旅順作為中繼站,能夠減少繞行半島南端的路途,比沓氏作為中繼站能節省一天時間。

旅順比沓氏更適合海運,過境的船隊更喜歡停靠旅順;沓氏比旅順更適合6海聯運,平原、山上的百姓更樂意到較近的沓氏買賣毛皮、野味、山參、草藥、木材、糧食、漆器、鹽巴。旅順和沓氏(旅大)就像一對雙子星,一雙東珠,在大漢北方貿易上熠熠生輝。

。。。

休息一夜,補充了淡水、蔬菜,繼續北上,繼而北上。由於順風,一天一夜便行到目的地,趁海水倒灌徒河(錦州)旁邊的小淩河,數十支船蔣帆並用,衝到徒河城下。數千人放下小船、木板,興奮地衝上岸。

烏桓屬國靠海背山,地勢低窪,水澤密佈,加上剛剛糟了洪災、爆風、巨浪不久,海邊一片泥濘,踩上去能夠末過小腿,正常情況下難以迅登6。圍城的烏桓鮮卑放鬆了警惕,根本沒有料到漢軍能借著海潮湧入徒河從徒河碼頭登6,沒能夠迅調動大量部隊。

守城士卒士氣大振,在田楷指揮士卒衝殺出來,與劉備裡應外合,打敗周邊烏桓人,也將許多烏桓克部落壓制在小淩河以西以南的區域,為繼續登岸,被蜂擁而來上萬漢卒擊敗或投降。

一天下來,獲得馬匹三千餘匹,牛羊二萬頭。以馬武裝漢卒,以牛拉車,以羊為食物餉士卒。第二日,沿著淺丘陵地帶,約3萬漢軍北上百餘里,擊潰昌黎城外之敵,營救出城裡的公孫越。

一路上如此順利,既是因為暴風海嘯讓丘力居放鬆警惕,也因為鮮于輔、公孫範從盧龍道進逼,吸引了丘力居主力。等到五日後,丘力居回過神來,與劉備戰與柳城外,訝然現劉備軍騎兵比例竟然有一半。原來公孫氏在遼西屬國極有威勢,不少烏桓部落投效,劉備軍竟然越大越強,過3萬5千人,其中騎兵1萬5餘,俘虜2萬餘,至此,再也不怕烏桓鮮卑騎兵。

連戰兩場,丘力居、蹋頓不能勝,便引兵而退,意圖北上草原,以避漢軍鋒芒。公孫瓚部原本五千人,被圍困了四個多月,早就到了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殺馬、粥皮甲、甚至吃死人肉的狀態,只剩下三千多點,再不能繼續作戰。劉備於是建議修整一日,退回昌黎。

吃好喝好睡個安穩覺,公孫瓚早上起來,恢復力氣,怒衝冠“死了這許多人,怎能退?我有餘勇,當帶隊追敵。”騎上新配備的馬,衝殺向北。

“兄長”劉備急忙拉住。

公孫瓚“你要攔我?懷疑我身體受不了?”

“自然不懷疑。”與公孫瓚一起作戰時,劉備往往尊公孫瓚為主。論鼓舞士氣,踐若機,決勝於兩陣之間,劉備自問不如公孫瓚。尤其是親帥騎兵,身先士卒,陷鋒突陣,公孫瓚更是厲害。

劉備“還請兄長率領騎兵,以三十里為限,不要深入追敵,步卒不能沒有騎兵遮蔽。”

公孫瓚見周邊騎兵有的是公孫續般力氣未養成的少年,有的是滿臉皺紋的老臉,也是驚訝“罷了,還打什麼,退吧,我斷後。”

。。。

五月底,回到遼東屬國昌黎,公孫瓚、劉備即抓緊時間屯田種粟,爭取搶一點收成。

從雒陽又傳來了壞訊息——青州、徐州黃巾復起,攻沒郡縣。

皇帝急忙下詔,讓各地善將兵之士自薦,大漢帝國,急迫需要能斗的鷹犬。

劉備知道,機會來了,逆風而行,趁浪而起,魚入大海,蛻皮化龍蛇!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