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徵兵令 > 堂前之謀

堂前之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天一大帝尊 修仙除魔的世界裡做閻王 從凡人開始修習魔功 修仙,我撿到一顆小世界 叄笙界 我,開掛飛昇! 凡人之劍仙 我在神詭大明肝經驗 來自無有之間,追尋遺失過往 萬時之秋 通靈術拯救世界 重生之不打工修仙 玩個遊戲而已,怎麼成真了 雲山默行 靈氣復甦我能模擬武俠人物 綜武:典獄司神捕,妖女別跑! 劍道九洲 魚魚我啊,真的是龍 從練拳開始成神 太平天道記

秦王宮政事廳。

秦王嬴稷起身走到那張長一丈寬五尺的羊皮地圖前,一本正經道“秦,自開國以來,歷經三十四位君王六百餘年經營,從遊牧到農耕,從弱小到強大,一步一腳印的才走到今天。丞相,寡人慾橫掃天下,一統中原,可有方略?”

“啟稟我王,方今天下唯有秦國具備橫掃六合之基礎,無論在國力還是戰力,皆非山東六國所能睥睨,眼下諸侯好似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想要一統大業,唯有各個擊破,

臣的治國方略就四個字——遠交近攻。”範睢上前一步,指著地圖繼續解釋道,“遠交近攻,顧名思義交好趙國、齊國這樣的大國強國遠國,吞併與我國接壤的韓國、魏國這樣的小國弱國近國,以確保利益最大化,吃席嘛,先吃嘴邊的。總之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逐步蠶食列國,此乃臣之得地之上上策。”

“近者主攻,遠者主謀;大國伐交,小國伐兵,好一個遠交近攻。”秦王饒有興趣問道,“武安君以為丞相如何?”

“丞相之策,便是把得地之精髓講得淋漓盡致,蠶食之法可行,臣無異議。”白起附和道。

“既然如此,那武安君思謀近攻,丞相謀劃遠交,雙管齊下,即刻準備。只是眼下如何近攻,如何遠交?是攻韓伐魏,可有頭緒?”秦王踱步到門前,看著門外的大片江山說道。範睢笑眯眯的回答道,“遠交自然是許以些許恩惠,穩住陣腳令弱國小國近國無所依靠,破壞合縱,使其孤立。具體細節睢自會呈於我王,只是難題在於近攻,攻韓伐魏還是弱楚?”範睢使了個眼色給白起,白起自然會意上前一步道,“啟稟我王,臣認為攻韓乃是我大秦東出的要!”白起停頓了下,在地圖上指出,“韓國,當屬列國最弱之國,地處四戰之地,國力民力兵力都遠不及他國。大王請看,如今的韓國領土南北狹長,就像一塊臘肉擺在我們面前,只要我們攔腰斬斷,拿下野王,韓國一分為二,上黨唾手可得,韓國失了上黨,本土納入我國版圖的日子就不遠矣。”“武安君,滅韓你是早有謀劃啊!哈哈,不愧是寡人的武安君,秦國的擎天柱。”“王上謬讚,為王分憂乃是臣子分內之事,滅韓之舉茲事體大,臣之規劃,一年之內拿下野王佔領上黨,至於新鄭政權,還需靜觀諸侯動向,由我王裁決。”“武安君,此次野王之戰,主帥可有合適人選舉薦出征?”“啟稟我王,左庶長王齕大將軍蒙驁皆可勝任,臣舉薦。”“命令丞相遊說齊趙,表示我秦國示好結盟之意;武安君坐鎮咸陽統籌軍務,著(zhuo)左庶長王齕統兵十萬,討伐韓國,意在奪取野王,謀取上黨郡,武安君代為轉述,商定進軍謀略。”秦王當即下達命令,二人領命退出大堂,各自準備。

秦昭王四十二年,伐韓,取少曲、高平。四十三年攻取韓的陘。四十四年攻取韓太行山以南的南陽地,企圖截斷韓的上黨與本土的聯絡。四十五年陳兵野王。

新鄭朝堂一片死氣沉沉,文不文,武不武,君不君,臣不臣。多年來面對秦國的攻城略地,諸國視而不見,韓國兵微將寡,敢怒不敢言,朝堂文武除了搖頭晃腦沒對策,便是昏昏欲睡不相干。韓桓惠王面色煞白,看著這些不爭氣的臣子,無奈說道“何人願為寡人分憂?”群臣不言。“何人願為寡人分憂?!”韓桓惠王雙眼充血,略帶憤怒,群臣依舊不言。

“如今國家危難,爾等不思進取,文無退敵之策,武無殺敵之勇,枉食國家俸祿,還知羞與不羞?不如脫掉官服,早早另謀生路!”韓桓惠王的憤怒彷彿震得宮殿都在顫抖,群臣好像排練好一樣齊刷刷跪拜,口稱,“臣罪該萬死!罪該萬萬死!”

朝堂繼續死寂,韓桓惠王看著這群毫無生機的群臣,萬般無奈,面臨國破家亡的生死時刻,卻沒有一人可以站出來力挽狂瀾,韓桓惠王感到滿堂都是人,卻眼前卻無人。心裡無比失落歷代先王厲兵秣馬打下來的江山,倘若韓國覆滅,那韓然便是千古罪人,有何顏面面對黃泉下列祖列宗?!韓桓惠王整了整衣冠,正襟危坐,平靜的說“都起來吧,諸位議一議,是和還是戰?丞相你先說說吧。”

“啟稟我王,秦軍取少曲、高平,劍鋒直指野王,野王一旦丟失,韓國一分為二,上黨郡十數座城池就任由秦國糟蹋,韓國失去上黨就等於丟了半條命,秦國定然會在一年之內入侵我新鄭本土,亡國之危不遠矣。老臣認為我韓國存亡,關係三晉存亡,山東六國存亡!現如今秦國大出天下,戰韓國,當派遣使者遊說趙魏,如果合縱,三晉可抵禦秦軍來犯,如若失敗,我韓國只能....”“繼續說下去!”“只有暫避鋒芒,放棄上黨郡,求和秦國,尊秦國為宗主國朝拜秦君,苟延殘喘保宗廟社稷之完存。”“丞相之意是乞和秦國?”“老臣以為,三晉向來面和心不和,合縱不會帶給趙魏任何好處,他們是不會捨身救韓的,韓國想要自保,只能退避三舍,另圖展。”“韓大夫你說。”

“啟稟我王,臣的觀點和丞相所說大體一致,臣以為三晉即使合縱,固然與秦一戰,卻也無任何勝算。”

群臣議論,朝堂譁然。

“何以見得?”“諸位可還記得伊闕之戰否?”韓大夫見群臣面如草灰,不敢言語,繼續說,“伊闕之戰,聯軍三十萬,不敵秦軍十萬,名將喜被俘梟,全軍潰敗覆沒,今日之秦軍強於昔日之秦軍,昔日之聯軍未必弱於今日之聯軍,一旦戰敗,我韓國將面臨覆國之危,請我王三思,效仿越王,臥薪嚐膽,保留實力,待天下大變,收復失地。”

“臣等複議,請我王三思。”幾個大臣出列附和贊同。“大將軍你說呢?”“啟稟我王,對戰戰神白起,末將毫無勝算,山東諸國可抗衡者,鳳毛麟角,末將複議丞相,韓大夫之提議,從長計議。”“好好好,退避三舍。”韓桓惠王走到丞相跟前,拍了拍肩膀,相繼拍了拍韓大夫和大將軍,說,“臥薪嚐膽......從長計議,是吧。”三人不明韓王心意,尷尬的點頭示意。“寡人要說的是——爾等懼戰,寡人不懼,爾等不去,寡人去!不成功,便成仁!”群臣跪拜,異口同聲道,“我王息怒,臣等罪過。”“爾等無罪,寡人之過也!”

“啟稟我王,野王兇險,可派一通曉兵理之重臣督戰,請我王三思!”“太子,代表寡人前往,即刻率禁衛軍五萬馳援野王,配合作戰,不得有誤!”

太子安聞訊,如晴天霹靂,昏厥堂下。

“報——,啟稟左庶長,武安君八百里加急,請審閱!”王齕接過信筒,開啟錦帛,仔細閱讀。

“王齕將軍啟

孤聞將軍捷報,倍感欣慰。連戰三載,斬獲頗豐。如今對戰野王,需萬分謹慎,戒驕戒躁,細作傳報韓太子安增兵五萬,協同地方官兵作戰,稍添麻煩。韓安者,紈絝子弟也,不足為慮,韓之守軍,倍與我軍,不可正面強攻,必要分而攻之,巧攻為上,攻心為上。

野王倚水而建,欲下此城,必借水力。野王之戰,干係上黨歸屬,韓國存亡,將軍且要縝密部署,確保萬無一失。韓國羸弱,朝廷昏暗,將弱兵寡,非將軍之對手,兩軍對陣,務必消滅對方生力軍,斷其四肢,免生後患,切記切記!

此戰,將軍可揚名天下,滅韓將軍當記功,將軍珍重。書不盡懷,靜候凱旋。

白起書”

王齕手書答覆道

“回稟武安君啟

齕拜君言,甚感慚愧,野王強攻數日未見成效,確如武安君所料,韓軍擅長弩守,不易強攻。末將謹記武安君箴言,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齕定當萬死報效。

王齕回稟”

“回咸陽將此書信送達武安君手中。”“諾!”“糧秣官,軍糧所剩幾何?”“啟稟將軍,尚可維持十日,下官已派人催糧,不日便回。”“副將,各營傷亡如何?”“啟稟將軍,各營傷亡不等,合計傷兩千四百五十二人,死六百七十一人。”“好,武安君書信提到分而攻之,巧攻為上,攻心為上。我軍停止強攻,前線隊伍暫且待命。另外,韓太子安五萬援兵應該在增援的路上,儘快探知路徑報與我處,本將軍自有安排。”王齕胸有成竹道,擺手示意眾將退下。“喏!”眾將領命依次退出。

喜歡徵兵令請大家收藏徵兵令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永曆三年 超維解析器 倚天:開局魂穿謝無忌,舉世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