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漢末之天下 > 第29章 太尉楊賜預言黃巾

第29章 太尉楊賜預言黃巾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師兄!師傅又不見啦! 長生:從佈局人道開始 一人,一馬,一座山 俠客時代中,我靠木劍走江湖 凡人之魔焰滔天 第二條法則 凡修仙實錄 在下從不主動惹事 尋心問劍 小乾坤界風雲錄 雪中:加錢居士,開局刺殺徐龍像 我自破劫登仙 永恆瑩月二 綜武:魅力滿值,開局邀月淪陷 家族修仙:南溪仙族 說好種田,你憑什麼工業化修仙 成仙從天工擬造開始 悟道從獄卒開始 重生修仙:我乃誅仙劍轉世 穿越大唐:斬妖除咒成天子

劉凡和荀彧一起騎馬來到軍營,士兵們的訓練氣氛高漲,熱火朝天,看得荀彧頻頻點頭。

“文若兄覺得吾計程車兵怎麼樣?他們進吾軍營最多也不過一個月。”劉凡對荀彧問道。

劉凡和荀彧在回來的路上,互相熟絡,雙方心中赤誠,又都有為國為民的抱負。劉凡對荀彧又客氣又尊敬,每每話語都說道荀彧的心頭上,荀彧感覺劉凡就是他的知己。

慢慢的,雙方規定以兄弟相稱。並且劉凡還把前兩天自己給自己起的表字告訴荀彧。

劉凡給自己起字為劉世民,寓意世世為民。雖然有佔後世唐太宗李世民氣運的意思,但更多的是真心為國為民。

“好!雖是新兵,但鬥志昂揚,假以時日,必是精兵,世民兄當真的練兵有方。”荀彧欽佩的說道。

“哪裡,哪裡,都是下面將領的功勞。”劉凡謙虛的說道。

“稟司馬,將士們在營帳內等候您教授兵法戰策。”一名士兵跑過來對劉凡道。

“這……”劉凡為難的看了荀彧一眼。

“世民兄不必為難,吾也去聽聽世民兄對兵法有何高見。”荀彧擺手說道。

寬闊的大營內,此刻坐的滿滿的,劉凡和荀彧一起進帳,眾人拜禮。

劉凡到大營最前方的桌案前跪坐下,而荀彧在最後面找個空位坐下。

“吾今日不講戰例,與諸位論論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有十三篇,乃兵聖孫武著,只要掌握領悟了孫子兵法的精華,統帥萬軍,揮之如臂也!”

“今日吾給大家講解第一篇,計篇。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為將者,道、天、地、將、法。凡此五者,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道者……”

劉凡講得繪聲繪色,不知不覺,日落西山。

劉凡的講解通俗易懂,並多舉案例。軍官們都或多或少有些領悟,其中徐晃聽的最專心,徐晃好學,不時還反問劉凡。荀彧則是佩服劉凡對兵法的領悟,孫子兵法他也讀過,也和許多人討論過,但無見一人有劉凡這樣的領悟。

翌日,洛陽城,天子行宮。

洛陽皇宮有宮殿五座,南宮、北宮、永樂宮、東宮和西宮。南宮是皇帝大臣朝會議政的場所,北宮的面積最大,是接待各地宗室王室用的,永樂宮為太后寢宮,東宮和西宮在恆靈二帝時建設,現東宮為太子宮,西宮為妃子宮。

南宮之中,此時正是朝會的時間。

寬闊的大殿之上,無數的王公大臣跪坐在宮殿兩旁。

在宮殿的最深處,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側臥在白玉榻上。男子身披赤紅色的龍袍,頭戴十二旒冠冕,他的身份毋庸置疑,當今天子劉宏也。

按照陰陽五行學說,夏朝崇尚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秦始皇取代周朝,認為水克火,所以崇尚水德。五行之中,東方青木,西方白金,南方赤火,北方黑水,中部黃土。水德為黑,所以秦朝軍隊和君主的龍袍都為黑色,西漢初期大多沿襲秦制,以水德居,服黑色。到了漢文帝時期,劉恆認為漢朝應該協於火德,服紅色,這也是劉宏為什麼龍袍是紅色的原因。

劉宏所坐的榻和後世的椅子很像,因為劉宏喜好胡服,做胡床,所以令工匠模仿胡床做出榻,設在朝堂上。

靈帝好胡服,京師坐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劉宏能坐上這個皇位也是因為運氣好的緣故,漢恆帝劉志年紀不過中年就縱慾過度,一病不起,無子遺留。皇后竇妙在眾多宗室子弟中選中當時家境落魄,無父無母的解瀆亭侯劉宏。劉宏和劉志同為東漢第三位皇帝漢章帝后裔,宦官曹節等人和外戚竇武、陳番皆同意立劉宏為帝,那一年,僅十一歲的劉宏稀裡糊塗的成為東漢第十二位皇帝。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中常侍張讓扯著尖細的嗓門喊道。

仰臥在榻上的劉宏打了個哈欠,就要起身回寢。自從盧植、朱雋、臧旻平定蠻族和偏遠地區的叛亂;段熲在射虎塞外谷大破東羌以後,劉宏便認為天下穩固泰山,只顧安心享樂,賣官鬻爵,鮮問政事。

“稟陛下,臣有本奏。”一名老者起身,來到大殿中央。他名楊賜,字子獻,官至太尉,乃三公之一。

劉宏一臉掃興,看到是楊賜後,臉色稍微緩和,因為楊賜曾教導過他儒學和禮學,也算是他的老師。

“愛卿請講!”劉宏又側臥在榻上,語氣中有些不耐。

“時鉅鹿人張角,創立太平道,利用自身的醫術和旁門左道煽動誘惑百姓,天下間無數流民紛紛攜老扶幼前去歸附,另外他的弟子也在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廣泛活躍,宣傳太平道,老臣推斷,張角有謀反嫌疑。懇請陛下令各州郡刺使,太守,國相等兩千石官員簡選流民,派人送回原籍,趁機剪除張角黨羽,然後再誅其領,方可避免禍端。”楊賜中肯的說道,語氣並你沒有因為劉宏的不耐而產生波動。

楊賜出自弘農楊氏,是一個研習儒學的隱士,起初不應州郡禮命。因恆帝時權臣梁冀強行徵辟,才走上仕途。

劉宏不明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目光望向張讓,張讓察言觀色,立刻下臺階對劉宏拜道:“此事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人早已查明,張角不過一醫匠,創立太平道是為了更好的醫治百姓,陛下不可光憑太尉的推斷,否則民心將失!”

“愛卿可有證據證明那張角謀反?”劉宏向楊賜問道。

“老臣沒有!”楊賜搖頭回道。

“退朝!”劉宏一揮衣袍,起身離去,張讓等人趕緊跟在劉宏後面。

眾官員都慢慢退出大殿,楊賜依舊站在原地,嘴中喃喃自語道:“國家多災,天子又如此輕佻,宦官擾亂社稷,根基動搖矣。”

“楊太尉,不要小題大做了!”這時,同為三公的司空張溫上前對楊賜說道。

“哼!”楊賜的看了張溫一眼,冷哼一聲,拂袖離去。

楊賜卓爾倫,德亞聖人,張溫在位司空雖然有些功勤名譽,但他這個司空位置是花一千錢向劉宏買來的,楊賜這種有氣節的人當然不屑與他為伍。

看著楊賜離去,張溫臉色陰沉,他也是個有志之人,被楊賜這麼輕視,自然不悅。

本章完

喜歡漢末之天下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英雄聯盟之明星召喚師 凡亦是仙 三國之冠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