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烈虎軍 > 第八十六回生死關頭援兵從天降,為救摯友僧道闖天寧

第八十六回生死關頭援兵從天降,為救摯友僧道闖天寧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就造幾把槍,真沒想過造反啊 朝堂狂飆:開局女帝臣服 抗戰:從土八路到元帥 逍遙極品駙馬爺 兵錄 從當嬴政師父開始 戍邊三年,皇帝跪求登基 震驚!我的嬌妻居然是女帝 替身皇帝:朕要做千古一帝 無名三國志 天崩開局:無敵廢皇子 開局刺殺皇帝:你趕緊滅我九族吧! 無敵大昏君 大炎極品九皇子 穿越三巔之群英薈萃 史上第一豪橫 無敵敗家子 九龍奪嫡:陛下,三皇子他扮豬吃虎! 王朝徵霸 廢太子回京,滿朝文武被嚇傻了

書接前文,前文書正說到,北遼軍攻破大齊都城天寧。禁軍大統領王華奉命解救大皇子範毅。不料,半路被遼軍所困,手下軍兵死傷殆盡,自己也身負重傷,命在旦夕。

王華渾身浴血,右手提著一柄滿是鮮血的大刀,兩眼寒光閃閃盯著揮刀挺槍殺向自己的一眾北遼軍卒,準備做最後的殊死搏鬥。

就在這麼個時候,就聽得遼軍的後頭是一陣大亂,人喊馬嘶,殺聲四起。有遼兵高喊:“哥哥兄弟啊,不好了,有人把我們後路給抄了!”一眾遼兵是四散奔逃。

遼軍這一亂,王華和遼軍的主將勒爾古皆是一愣。兩個心中都很納悶:“這是怎麼回事,究竟是什麼人從後面殺來了?”

勒爾古衝著身旁的一名遼軍小校吩咐道:“快去看看生何事,報我知。”遼軍小校連忙拱手道:“得令......”

他這得令二字尚未說完,勒爾古就聽見身邊背後,有兩道怒喝聲響起:“無量天尊,番兵少要逞兇,貧道來也!”“阿彌陀佛,貧僧在此,爾等番兵來領死!”

隨著這兩道大喝聲落下,就見一眾遼軍紛紛避讓,往兩旁一閃,遼軍大陣被生生撕開了一道大口子。緊接著,有兩道身影手持兵器從遼軍陣中殺出,大步來到王華這邊將王華與範毅護在身後,與兩軍展開對峙。

勒爾古連忙定睛觀瞧,這回他看清楚了,來的這兩個人是一道一僧。兩人手裡都拿著一般兵器,兩眼射出兩道精。兩人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淡淡的殺氣,一看就是武藝絕倫的頂尖高手。

左邊這位是一個道人。此人身長八尺是個大高個子,年紀在五十左右。雖然年邁,但是面板白皙,雙目炯炯有神,這般容貌和二十多歲的青年差不多少,不見絲毫老態。由此觀之,此人內功練得非常好。

這道人頭戴九蓮道冠,身穿一件八卦仙衣,斜披著一領青色的道袍,道袍上有著點點血跡好似梅花一般,腰裡繫著水火絲絛,足蹬一雙雲履,手裡提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劍尖處也有著點點鮮血流淌。此人單手提劍,仙風道骨中夾雜別樣的凌厲。

右邊這位是一個高大的僧人。此人身高九尺掛零,長得膀大腰圓,身強體壯。此人年紀也有五十出頭,長著一張四方臉,濃眉大眼,眼中射出兩道兇光令人了不寒而慄。

此人頭上戴著一個鐵戒箍,身穿一件月白色僧衣,外罩一領月白色僧袍。足蹬一雙布鞋。手裡提著一根酒碗粗細的鑌鐵九環杖。

這和尚雖然穿著一身白衣。但這身白衣幾乎被鮮血給染了個透,手中的這一根鑌鐵九環杖上也滿是鮮血,不知道殺了能有多少人。此人渾身浴血,滿面兇光真好像從地獄裡爬出的修羅一般,看不到半分慈悲之色。

這一道一僧兩個人來到兩軍陣前,一眾遼兵全都被他們震住了。遼兵們心說:“我滴媽耶,這兩個凶神是從哪冒出來的?頃刻之間殺了我們那麼多人,當真可怕!”遼軍被這二人所震懾,都不敢上前動手。

這一僧一道並未理會一旁的大批遼兵,而是轉頭看向身後那身負重傷,揹著範毅的大統領王華。兩人臉上都露出了敬佩之色。

那位身材魁梧的白衣僧人,衝著王華咧嘴一笑,臉上的兇相如潮水般退去,露出慈和的笑容:“王將軍忠肝義膽,寧死不屈,果然是好樣的。接下來,還請將軍暫歇,我與師兄來會會這幫遼狗!”

一旁的道人也說道:“將軍還請暫歇,貧道師兄弟二人定保將軍與這孩子平安無事,順利突圍。”

王華聞言,這才定睛觀看這一道一僧。王華不看便罷,一看見這一道一僧兩位高人頓時是喜出望外:“哎呀,真是蒼天保佑,有您二位高人在此,皇子可算有救了,天不絕我大齊!”

那位要問了這一道一僧兩個人究竟都是誰啊,他們從何處而來,為何會甘冒奇險來獨闖這天寧城?書中交代,這兩位可了不得,都是本部書當中十分有名的武林前輩高人。

這位提著寶劍的道長其實諸位都不陌生,他就是趙忠兄弟四人的授業恩師天玄真人。

老真人姓張名昆,道號天玄,出家在天玄山天玄觀。是天玄派的掌教。天玄真人闖蕩江湖多年,憑藉一把太乙混元劍和一手三十六路的天玄劍法縱橫江湖擊敗了無數高手,人送綽號混元劍聖。

這位張昆道長不僅劍法高,而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馬上步下長拳短打都十分精湛,同時他的天玄訣已然練到了第十重境界,內力十分渾厚。更重要的是,張道長還熟讀兵書戰策,精通兵法是一位有名的兵法大家。

另一位身材魁梧,手提九環杖的和尚也是一位在中原武林之中有名的高手。此人出家在寶鼎山上的寶鼎寺,法號叫慧覺,乃是天玄真人張昆的親師弟。

這位慧覺禪師的武藝在武林中也是名列前茅,他與師兄天玄真人走得是兩條截然不同的武學路子。天玄真人的武功中正平和,源遠流長,綿延不斷,劍法走的也是靈動的路數。

而慧覺禪師所修習的禹王功乃是極為剛猛霸道的內功心法,內力剛猛無比。老禪師掌中一根鑌鐵九環杖和一套二十四路的伏魔杖法更是威力驚人有著裂石開碑是,石破天驚之力。

因為慧覺禪師的武功路數極為剛猛霸道,而且此人性情十分豪爽且嫉惡如仇,江湖上給慧覺禪師送了個外號名叫伏魔羅漢。

別看這位慧覺禪師長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看著像個莽漢。其實他與他師兄天玄真人一樣也是精通兵法之人,什麼排兵佈陣,攻殺戰守,逗引埋伏慧覺禪師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

而且,慧覺禪師還有著一項長處,那就是老禪師深諳治國安民之道,對大齊各地的民十分熟悉,這一點天玄真人是遠遠比不上的。

天玄真人和慧覺禪師師兄弟二人年輕的時候都在大齊軍中任職,奈何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們二位沒當兩年兵就被人陷害,險些掉了腦袋。

幸好當時和他們一同參軍的王華暗中相助,才使他們洗清了冤屈。後來,天玄真人和慧覺禪師離開了軍隊拜在一位高人門下習學武藝十年。藝成之後,兩人結伴闖蕩江湖。

二人闖蕩江湖二十年漸漸闖出了一番名頭。後來天玄真人在天玄山出家為道並創立了天玄教。而慧覺禪師則在寶鼎山寶鼎寺落為僧。

二人雖然脫離紅塵成了方外之人,但對國家大事還是時刻關心。兩人與已經成為禁軍大統領的王華交情深厚,常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當師兄弟二人聽說安帝昏庸無道心裡都很是氣憤,但卻毫無辦法。

這一次,師兄弟二人聽說遼軍南下,大軍已兵臨天寧城。兩人心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二人雖勢單力薄,但值此國家存亡之際也當盡一份力。”因此兩人趕往天寧城想要殺敵護國。

不料,等他們趕到天寧城卻為時已晚。天寧城已被遼軍攻破,大隊遼軍正不斷衝進城內,不少大齊的殘兵、百姓是是四散奔逃。

慧覺禪師抓了幾個潰兵一打聽才知道,皇上和一眾文武已經逃往江南。似乎禁軍統領王華還被困在城內,好像是為了救什麼人。

天玄真人和慧覺禪師一合計,王華是我們過命的朋友,不能見死不救。乾脆殺進城裡救出王華,然後再積蓄力量抵抗遼軍。想到這,二人才殺進天寧城去尋找王華。

這二位都是頂尖高手,武藝群,遼軍哪裡是他們的對手?二人一個使劍,一個用杖如兩隻猛虎一般衝進城中。遼軍碰上就死,捱上就亡,被打得哭爹喊娘死傷無數。

兩人奮力廝殺,邊殺邊找王華。找了好半天,終於現王華被大隊遼軍圍在當中,力不能支。兩人這才殺散遼軍,暫時救下了王華。

且說,天玄真人和慧覺大師震住了一眾遼軍暫時將王華救下。師兄弟二人架起王華就想往外突圍。其實他們二人有些著急失智,兩個想帶一個重傷員和一個五歲幼童從千軍萬馬中突圍,無疑是勢比登天。

這時候,遼軍也反應過來了。勒爾古大喝一聲:“都給我上,別讓這幾個南蠻跑了!”一眾遼兵見主將令,紛紛手持刀槍往上就闖。

天玄真人和慧覺禪師各伸出一隻手架著王華,另一手提著各自的兵器往外闖。那哪裡出得去,帶著一個重傷的王華前行對二人來說是舉步維艱,根本無法廝殺。

王華在一旁看著心如刀絞:“如果沒有我,憑兩位高人的武藝要殺出去那是輕而易舉,現在為了帶上我,他們動起手來十分不便,這樣下去一個也走不了。

我已是重傷瀕死之人何必再拖累他們,嗨,乾脆我如此這般,送他們出去,也可完成陛下所託!”

想到這,王華對天玄真人和慧覺大師道:“二位少待,在下有話要講!”

欲知王華說出何言,且聽下回分解。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從四行倉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