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ww.duxsw.com,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讀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秦之帝國再起 > 第八百章 他們的時代

第八百章 他們的時代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從仙雲山開始日常修仙 西遊:我是六耳,不做悟空 凡人修仙之莫簡離 無慾無仙 貧道 凡人修仙:科技種田 我從科學修仙成道祖 從小小仙吏到掌天聖人 一介武夫,也能舉世無敵 長生:從魔眼開始 修仙:從系統面板開局 蜀陵 歸源祁仙路 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 惹金枝 大鎮師 仙俠世界大善人 祭空輪迴 朝承 西遊:垂釣諸天,猴子證道混元

一個國家在武力上鼎盛也要在文化上有所展,鼎盛的武力會隨著時間和歷史階段的變動變得虛弱,文化卻是展起來了就能成為一個民族的底蘊,國家或許無法千秋萬世,但是文化一旦形成就會流傳萬世。

呂哲比較抓緊的是武力上的強大,大多數時間是在為了增強國家武力在操作在奮鬥,隨著華夏大地上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掌握手中,也就是僅剩秦地還沒有納入統治,軍隊又在不斷向外擴張,他突然意識到國家武力固然重要,但是文化也不能缺少。

一個國家僅是武力強盛會像是一個長短腳的巨人,向前邁步的時候腳步不平穩是其一,缺少必要的豐富文化則是會出現精神上的空缺,齊頭並進才是正確的治國之道。

意識到不能光有強大的武力之後,呂哲也抽出精力在思考文化的進步。

華夏族群從來都不缺乏藝術上的天分,對於一些文化上的研究也有著足夠的底蘊,不過相對起國家的軍隊向外急擴張,文化的展上面確實出現了停滯不前的現狀。

文化泛指的概括非常多,包括但不限制於詩、詞、歌、賦……文化所指的其實就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說起來,文化就是一種必不可缺的精神食糧。在人的物質生活上得到滿足的同時,也要有足夠的娛樂,如此能夠使人覺得安定和快樂。

體現在華夏文明文化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關於文治。而所謂的文治可不是什麼國家的治理,是指因為國家穩定或強盛所衍生出來的一些文學上的展。像是兩漢的文治除開民眾生活日漸富裕之外,關於“賦”的創新和展就是文治的一部分。到了唐宋時期的“詩”和“詞”上面所取得的成就,那也是屬於文治的一部分。

文化越是豐富的國度,從某一些方面來說也更能體現出那個國家是不是強大,畢竟只有國家在不受到威脅的時候才有展文化的基礎,若是國家時刻面臨威脅。乃至於是面臨壓迫或是即將亡國,誰又有什麼心思去朝著享樂的方向思考呢?

別談什麼有宋一朝面臨北方西夏和契丹的威脅也能展出那麼繁榮的文化。有宋一朝自“澶淵之盟”之後。宋遼之間除了邊境小磨擦之外根本就沒有爆國戰級別的戰爭,西夏那邊雖然有威脅卻也能夠抵禦,其實是保持相對的平穩社會。

當然,事情都有兩面化。既是一旦某個國家或是民族遭遇到最危險的時刻,文化上的展也會出現井噴期,不過這種情況下所誕生出來的文化基本是帶有強烈的悲憤色彩。

呂哲治下目前的文化十分特殊,這從行走在街上的民眾打扮和一些行為上就能看得出來。

漢國有義務兵制,只要是年齡和體格符合,每年的夏季和冬季都需要進行訓練,造成的是民眾有著一種軍隊性質的習慣,一旦是人多的時候總會習慣性地形成一種幾人列隊而走的姿態,至於是多少人就要看那個小圈子有多少人數了。

因為尚武的關係。也是因為義務兵制和戰事多的關係,漢國有資格佩戴兵器的人基本上是會隨身攜帶兵器,若是沒有下達什麼樣的行政命令臨時約束。像是文人的佩劍和悍勇壯士的帶刀就成為一個普遍行為。

當然了,南陵城內平時並不禁止攜帶兵器傍身,今天卻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不可攜帶兵器傍身的行政條文早早已經頒佈,居住在南陵城的居民沒有誰會和律法過不去,自然是不會明知不能攜帶兵器偏偏帶著。而從各處縣鄉趕來南陵的那些人。他們在進城的時候兵器被城門尉帶人進行暫時性的收繳保管,屬於自己的物品會貼上字條證明所屬。等待出城的時候再去領取。

“那可是祖上傳下來的寶劍啊,希望不要被損壞才好。”

“哈?祖上的寶劍,那就是全面落後的青銅劍咯?”

“怎麼了?”

“你想啊,那個寶劍除了有收藏上的經濟價值,現在誰還使用青銅劍?”

可不是嘛,炫耀也要改個方向,富足且有能力又喜歡炫耀的人,現在誰還會拿青銅劍顯擺?要顯擺也是花大代價購買新一代的鐵質兵器,在鐵質兵器連軍方都沒有完全普及的現在,不是更有顯擺的資格麼!

那一刻,說被保管的是祖上寶劍的小夥子,他臉紅得跟猴子的屁股一樣。

經濟蓬勃展,商業展迅,只要是本來就有財富底蘊又腦子好使的家庭,誰不是趕潮流多多在新佔領區買地,不過成為一名地主也不是多麼受歡迎的事情了,現在最為有前途的是向官府購買相關技術自己開辦作坊或是工廠。

官府的技術來源是民間,只要是有人認為自己的技術有價值或是得到什麼創新,他們就可以到當地的官府申請技術考核,這個考核的過程一般是看種類,時間上也不是那麼快,畢竟現在可沒有網路連線,官府的工作人員確認技術得到創新或是完全新的,還要向南陵城那邊查詢是不是有人註冊,若是沒有人進行註冊才會被採納,納入國家大範圍體系的紅利工程。

開創新技術的稽核是來自於現代的專利相關方案,呂哲的本意是鼓勵族群一些腦筋靈活的人多多創新,為時代的進步添磚加瓦,後面延伸出來的是專利明人可以將明創造自己開辦作坊或是工廠,沒有資本也能向國家申請展基金。更加可以將專利進行租借或是最為乾脆的販賣。

有人有技術沒錢,有人有技術有錢沒有管理才能或是興趣,各種各種的原因可能會致使一樣原本有用的明被埋沒。那麼就用國家行為和信用來建立一套互相互利互惠的體系,那還是看個人意願。

專利明人哪怕是一輩子專注於明,他也能從各項明中獲得資金,這不是一件極其美好的事情嗎?用時,若真的是人才,哪怕是沒有被國家聘請於某一個專業,民間有的是高薪聘請的商家。甚至是國家和商家也能以投資入股形式來進行參與。

世界一直都是在進步中展,呂哲所希望的是開創一個能夠持續展的國度。因此也一直努力著經營需要的環境,期望那種每隔多少年來一場“起義”“革命”“造反”之類讓展斷層的事情不再生。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飛昇之旅 嘉靖餘福